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苍生之生,在我心兮──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的人文关怀

小编:

战国时期,一段流离的苦难岁月。皇族,士人,武夫,书生,无不为一己生存,用尽心机,费用口舌。茫茫中原,处处是无助的流民,随战事四处奔波,饥饿、寒冷、疾病、惶恐终日相伴,苦不堪言。他们没有可以炫耀的学识,没有一搏沙场的武艺,他们只有原始的农耕技术,只会在贫瘠的土地上谋求贫困的生活,就这些,也极其难得。

但是,一些自视修养极深,学问极高的文人雅士,却视百姓疾苦而不见,为摆脱一己之贫困,游说诸侯,获取高位,静享富贵。孟子,这个出生于山东的汉子泪下了。匆忙远去的流民让他心痛,彷徨无助的流民间让他伤怀。肥沃的中原,你原是能够赋予百姓幸福,就因为战争,你比流离百姓更加贫苦。在游说诸侯,谋取富贵的言论里,艰难的仕途生涯中,孟子时时关注民生疾苦,关心百姓的生活,尤其是农民的生存状况。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中。

是百姓的生活和汗水,养育了一个个国君的生命和权力,一个个国君却没有反思这些微小生命的小小愿望。即使是孔子这所说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清苦生活也不得啊!

梁惠王知晓百姓疾苦,于是,“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然而,这种治表不治本的办法,只能解一时之困,何况移民的艰难,只会对百姓造成更多更大的伤害。

梁惠王无助了!

孟子关乎苍生,就在于他能从百姓的生存实际出发,将对百姓的关怀转变成向诸候进献良策的理论根据,阐述维护百姓生存的基本要求。

“不违农时,谷子不可胜食也。”这是对统治者的棒喝,不要在农忙时节征调百姓,保证他们有劳动的时间,否则,没有粮食生产,一切政治理想都是虚构。“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这是对百姓的忠告。难道,百姓不知道吗?他们违心做这些,肯定是统治者胡乱要求。谷、鱼鳖、林木,是百姓生存的最低物质需求,只有最低的物质需求保证了,才能确保百姓有生存的可能,强大国家才有可能。

孟子目睹了战争对生态环境的严酷破坏,他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因为,维护生态环境,“材木不可胜用也”,对百姓生存,国家延续,异常重视的。

进而,孟子说,给“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于民,这是对百姓占用土地的一个确指(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虚数)。这里,孟子鲜明地主张分田土,主张将土地分给农民,允许他们有少量的房屋和土地。其实,“五亩之宅”相当于现在的一亩二分多,八口之家的“百亩”,人均也只有两亩多,在人口稀少,物产极低的战国时期,这点土地是非常少的。如果连如许少的土地也没有,那百姓的生活如何延续?这是孟子对周朝奴隶制的果断决裂,这是有时代进步性的。

显然,实现这些要求的百姓,也不过是一个个处于平均生活水平之下的普通百姓。但是,就这样一种生存状况,都还要由孟子在国君面前小心地劝谏,那百姓生存现状之严峻,可想而知了。为百姓说话的,又有多少?

孟子关怀天下苍生,关心他们最细微的物质生存之艰难,是真正在用心爱百姓。有观点说,孟子关心天下黎民,不是真正的民,是有土地资源的地主阶级的民,孟子关心民,是为统治者的仁政服务的。但是,分析孟子提出的这些微薄的要求,那是一个地主生存的现实吗?如果孟子走在田间关怀慰问百姓叫关怀苍生,孟子在国君前适时以百姓生存为理阐述治国方略,就不是为百姓分忧了?显然,这是单一、片面地理解孟子。

更难能可贵的是,孟子深刻地意识到对百姓教化的重要性。“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学校教育应该能为民办,这是多好的想法。尊敬父母,敬爱兄长,这样,“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黎民不饥不寒”,百姓在物质上安宁,在精神上的安乐,民无怨愤,安居乐业。孟子深情地畅想黎民百姓理想的安居状态。

雪中送碳,扶危济困,是一时之人文关怀,那么,为百姓谋求土地,谋求正常生产秩序,谋求百姓的“庠序”,是孟子为百姓谋求的可持续的人文关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相关推荐

    《寡人之于国也》生字注音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2 寡人之于国也(2) 寡人之于国也1 寡人之于国也5 寡人之于国也3 寡人之于国也4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论辩技巧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三)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1 以三寸不烂之舌尽显雄辩风采──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题解 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二)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3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0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 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三)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一)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2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评点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0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3 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一)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4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4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8 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二)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6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9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2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 《寡人之于国也》的课例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一等奖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内容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5 谈谈孟子的论辩艺术──《寡人之于国也》语言辨析 《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附全文翻译] 高三语文寡人之于国也4 《寡人之于国也》疑难解析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内容提要 《寡人之于国也》词类活用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实录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3 高三语文寡人之于国也1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之五 《寡人之于国也》固定句式 《寡人之于国也》诵读建议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诵读建议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偶得 高三语文寡人之于国也2 《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