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编:

【教材分析】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生于浙江绍兴。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接着陆续发表了《孔乙已》《药》《祝福》等,为我国现代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1921年12月发表著名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丰碑。在儿童文学评论、理论研究、翻译介绍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全部著作,充实了世界文学宝库,被誉为世界文坛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本文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文章。文章所记的几个片断,都是日常生活小事,却很生动地反映了鲁迅高尚人格的若干侧面。由于是以小孩的口吻叙述的,更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伯父”是侄女对鲁迅的亲切称呼,“先生”则是对鲁迅的崇敬与爱戴,因此,题目就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无比热爱与敬仰之情。

下面重点分析文中的句子:

“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

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来,或忘掉了自己的风度而嚎啕大哭。据当时的报纸记载,鲁迅遗体在殡仪馆停放期间,第一天签名瞻仰遗容的就达四千四百余人,三天共超过万人。还有若干无身份、地位不签名的人,可见人民大众对鲁迅的爱戴和敬仰。一层,讲来追悼的人多。数不清的挽联用“对联”形式写成的表示悼念的文字。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二层,讲花圈、挽联多。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当时参加吊唁的人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老人,有小学生;有工人,也有知识分子;还有盲人。表明国籍不同、肤色不同、职业不同,但都十分崇敬鲁迅先生,下面回忆的鲁迅关心下一代、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等也足以说明这一点。三层,讲来追悼的人各色各样。

“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敬爱并且拥护。孩子幼小的心灵自然无法理解自己的伯父在广大群众中的地位,因而感到“惊异”。讲产生疑问,引起深思。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

成语。囫囵:浑然一体,形容整个儿东西。把整个枣子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学习是生吞活剥,对所学的并不理解。地看一遍,下面具体讲如何“囫囵吞枣”读书,“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水浒传》所写人物众多,事件繁杂,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确实难以搞清、记住。下面讲“囫囵吞枣”读书的结果。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就是下面“张冠李戴”的意思。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按理年岁大的人记性不如小孩子,但记性好坏要看看书的态度,态度认真,记性就好;态度马虎,记性就不好。这句话表面上是自夸记性好,实际上是婉转地批评作者读书囫囵吞枣,在轻松谈笑中教育作者要认真读书,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表面看,因为四周围黑洞洞的,走路很容易不小心碰墙壁。实际上鲁迅是讲当时社会黑暗,像鲁迅那样关心劳苦大众,宣传革命真理,揭露反动派的罪恶的人到处受到限制、迫害,如反动派查封他的书店、禁止发表他的文章。

“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

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严寒的天气里,却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让鲁迅再次看到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这种对旧社会憎恶的思想感情,因此,脸上“变得那么严肃”。无言的动作,无声的叹息,表露了鲁迅当时当地的复杂思绪,自己同情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却不能救助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自己写文来揭露社会黑暗,唤起工农,可又势单力薄……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从女佣的话引发议论,是本段的总结,也是全文的总结,并且呼应开头,直接回答“伯父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真是“点睛之笔”。

文章的结构活泼而又严谨。从外在的叙事线索看,文章从鲁迅逝世,万众哀悼这件事写起,然后回忆鲁迅生前的几个生活片断,最后写到鲁迅逝世后一个普通女佣工对他的赞美,大体上是按近期──远期──近期的时间安排的,而且首尾呼应;从内在的思想感情线索看,是按自身──身边──身外(他人)的体验来反映“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个中心上。“为别人”即文中提到的作者及下一代少年儿童、车夫、女佣及劳苦大众;“为自己想得少”,即为揭露社会黑暗,抨击反动派的罪恶,同情救助劳动人民,不怕“碰壁”“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病,也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几个片断,看似并无紧密联系,实际结构相当完整,并非东拉西扯。

【教学目标】

1、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专心致志,边读边想,做好记号和学以致用。

2、学习课文二到六段,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

3、理解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4、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反动势力,深受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感受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二到六段,理解文中的重点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对鲁迅的爱戴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并掌握通过几件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

关于鲁迅,学生都有耳闻,但并不了解,极少有学生读过鲁迅的文章。所以,学习本文,应让学生充分了解鲁迅这个人,也多少接触一下他的文章。然后再来学文,必然会益处多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初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为人,今天,我们再次以沉痛的心情走进万国殡仪馆的礼堂,吊唁这位伟人。请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生:齐读。

师:(顺着生的朗读),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伯父在世时的情景重又浮现在我的脑海。

二、学习第五段

1、这是“我”回忆的哪件事?

(救护车夫。)

2、下面请听“救护车夫”的课文录音,边听边想,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同情人民。)

3、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同情关心劳动人民的人?

重点学习: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⑴ 老师请一位同学把它读一遍。

⑵ 想想这段话是从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

⑶ 请大家在书本上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⑷ 我们一起把这段话朗读一遍,体会这一连串动词的用法。

⑸ 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品质。

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同情、关心劳苦大众的人?

① 学习“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② 你准备抓住哪些重点词语来理解?说说你的理解。

③ 这一段话是从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人物神情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

④ 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遍:

师(小结):这样一位关心、同情劳动人民的伯父去世了,我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请同学们回到现实,再来读一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生齐读。

三、学习第三段

1、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想,“谈碰壁”这件事反映了鲁迅怎样的品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⑴ 生:憎恨黑暗。

⑵ 重点学习: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① 四周围黑洞洞的是指什么?碰壁指什么?

② 你能把整句话的含义连起来说吗?

③ 生齐读。

2、这一段,是通过什么来描写人物的品质的?

3、请各自找一位同学进行分角色的对话朗读,待会儿请两位读得最好的同学来表演。

4、师:可是现在,这样一位风趣、幽默的伯父不在了,我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我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请大家再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把你此时的感受通过声音表达出来。

齐读。

四、学习二、六段

1、鲁迅的感人事例,何止这两个。下面请采用刚才学习三、四段的方面来学习二、五段。

⑴ 读悟品质;

⑵ 读学写法;

⑶ 读抒情感。

2、请喜欢第二段的精读第二段,喜欢第五段的精读第五段。

3、小结。

4、“谈碰壁”中哪句话值得大家进行研读?

⑴ 出示: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⑵ 说说你是怎样来理解这句话的?

⑶ 齐读。

5、我们一起把他人转述的那部分内容朗读一遍。

6、感情升华:

师:是啊,就是这样一位伯父,可是他总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现在他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我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我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我再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我的眼泪不断地大颗颗地掉下来。我们再来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把你现在的感受再次通过声音表达出来。

生:齐读。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这篇课文,以表达我们对鲁迅先生的纪念和对伟人鲁迅的深切哀悼。

【课后反思】

鲁迅,一个被人咒骂也被人利用的符号,一个被人敬仰也被人遗忘的精神之父,在如今这个被异化的年代里,如何解读他,怎样走近他?成为一个难题。

鲁迅的孙子问:“鲁迅是谁?”我要问:“我们是谁?”我们很难认清自己,更遑论了解鲁迅了。

所以,让学生初步感知鲁迅的人格魅力与文章特点成为这篇文章教学的目的。由此文章此堂课,引发学生的一些思考,启蒙一下日渐衰退的思想,铺一段若隐若现的路径。仅此而已。

不过,在教学时,时代背景的铺陈不够,所以对文中一些难点句子的理解就成了问题。但是,当时的社会背景,鲁迅本就复杂的身份及一

    相关推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08(第二课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说课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1教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07(第二课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09(第二课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 我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 19《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 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9《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