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朱慕菊谈实验区课程改革热点问题

小编: :admin

>课程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最主要的任务,也是我们向实施素质教育迈出的重要一步。这场改革规模宏大,其结果将直接决定我国基础教育在未来几十年内的基本面貌和水平。应读者要求,我们从今天起,在《教育周刊》推出新栏目《课程改革进行时》,密切关注课程改革进程。

不久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估团,对分布在全国27个省(区、市)的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调研督导。记者在随团采访中深深为实验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改革热情和积极探索精神所感动,为他们创造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而兴奋,同时也深为他们的困难、困惑和担忧而挂心。带着他们的嘱托与期盼,回到北京后,记者走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

记:一些实验区的教育行政领导反映,目前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各种矛盾会暴露得更充分,困难和阻力也将更大。既然要攻坚,就要摆出攻坚的阵势,各省市都应有主要领导负责。以中国的现行体制,领导是否重视,往往决定着改革的成败,而38个国家实验区改革的成功与否,又直接关系着2002年9月上马的400多个省级实验区的进展和2005年全国所有地区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命运。

朱: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中国基础教育在进入21世纪时采取的重要行动,它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这次课程改革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支持。财政部拨专款用于本次课程改革,教育部党组一直在指导这次改革,并在不同阶段作出明确而具体的指示。

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地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十分重视改革的推进工作,在组织、经费、政策和制度等各方面都为实验区的工作提供了保障,在教师培训、社会宣传和教学研究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新课程实验启动几个月来,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可喜的变化。

当然,也应该看到,各实验区的工作开展情况并不平衡。个别地方的工作还不够深入和扎实,与新课程发展的需要之间不相适应。随着课改的深入和省级实验区工作的启动,实验工作的任务和责任会大大增加,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会暴露得更加充分,所以需要各级政府对课程改革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投入。

记:实验区的家长一方面为孩子减轻了负担而高兴,另一方面又怕改革降低了课程的难度,将来中考、高考吃亏。有的家长白天让孩子学新教材,晚上让孩子学旧教材,认为这样可以“双保险”。当然,担心改革会不会削弱我国基础教育知识扎实这一优势的人还不止家长。

朱: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这些担心会逐渐消除。

首先,这里有一个如何看待知识扎实的问题。我们过去的基础教育的知识体系中,有很多看似高深、高雅的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不仅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也难以面对社会、科技的发展,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没有多少价值。

本次课程改革就是要力图改变这种局面,特别是要把课程功能从单一地传授知识,转变成全方位地培养人。比如,新课程在内容上不是不要基础知识,而是强调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教育内容应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动手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哪些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内容应成为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着力于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不会降低教育的质量,反而会使教育的质量得到本质的提高。简单地用难或易来描述教育质量是不恰当的,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

记:有的教师提出,过去对数学学习好的孩子,我们就给他做奥林匹克竞赛题,课改后,对有这方面天赋的学生怎么办?

朱:如果学生自己有数学方面的天赋和兴趣,他们愿意在这个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应该得到尊重。但必须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来看待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不能在义务教育阶段就选拔学生、淘汰学生、培养精英,更不能把这类竞赛功利化。这种做法往往是拔苗助长,弊远大于利。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是“数奥”能手。

记:在课改实验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老师的不适应。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素养、组织能力、思想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海一位督导员认为,目前实验区的教师可以分为三类:原来是好老师的,现在适应了;原来是好老师的,现在不适应了;原来本身就是比较差的,现在更差了。有些教研员和老师感到,培训时弄明白的问题,一干起来又糊涂了。

朱: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教师的评价、专业发展的内涵等都出现一些偏向,往往是谁的升学率高,谁就是好教师。在这样的指挥棒下,许多优秀教师的创造能力都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或及时的肯定,教师的专业能力被忽视。要有效地解决教师的适应性问题,课程改革必须对大纲、教材、教法、管理,以及评价制度等进行一揽子的变革,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会继续束缚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课程改革的确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了一种新的课程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在预料之中的。关键是如何使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相关推荐

    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看点 朱佩玲:为高中课程改革鼓与呼 课程改革误了高考,还是高考误了课程改革 高考改革课程改革殊途同归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中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深化课程改革与更新教育观念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冷”思考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正确理解新课标,课堂教学求实效——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实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课改实验识字教学的问题及分析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浅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 课程改革与语文高考 温儒敏: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做实课程改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语文高考试卷改革问题 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下)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上) “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言摘要 课程改革中的“过于”现象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新课改实验中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作文评语改革实验报告 谈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意见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李其龙〗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及实施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资料 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李其龙〗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的改革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 课程改革强调开放式教学 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存在问题的思考 课程改革要突破“三个瓶颈” 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的实践 探寻教研蹊径引领课程改革——新课程背景下县区语文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课程改革的十大关系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的历史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李镇西: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是关键 课程改革:在实施中异变的原因与对策*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_语文论文 新课程试验过程中我们需要常常自问的几个问题 河北省0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课改实验区)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喜和忧 高考制度是课程改革的瓶颈 贯彻课程标准 改革语文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策略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二 新世纪初期的语文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学研究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上)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下) 立足校本培训,推进课程改革 从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看改革的紧迫性 切实加强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课程改革300案例点击 (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 加快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中)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喜和忧 趣谈语文教育改革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 走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研讨观摩课《海燕》说课稿 课程改革下,让全体教师共成长 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两难问题”浅析 [高中语文]谈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意见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 2008年中考语文热点十大问题 激活美术新课堂适应新课程改革----浅谈对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认写分开 及早阅读 加强写字──课程改革中“识字与写字”问题解答 从科举看今天的高考与课程改革 突出重点,优化过程──浅淡阅读教学的改革 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素质结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后记———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改革方面的几点尝试 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积极审慎推进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 让新课程高考成为高考改革“领头羊” 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考察 加强教育科研,推进课程改革——课题研究系列辅导 语文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四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