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高中语文任意选修课体系

小编: :admin

一、高中语文学科开设任选课的背景阐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及新课程方案的逐步推广,人们在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思考与反复实践中发现,新课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学习方式的更新,更多的是包括学生、教师、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创新”。①因此,如何认识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的精神,从教师自己现有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及客观条件出发,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将新课程的精神贯彻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具体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最终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其个性的充分发展。这无疑是当前基础教育如何真正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个亟待理清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作为一种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被提了出来,作为对这一理念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活动形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与实践。

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实践和实验的比重,必然要求课程的设置要有必修课、活动课、任选课等课程形式;新课程标准关注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不同学科教育的不同期待,必然要求高中语文课程体现出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特点;新课程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遍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必然要求语文课程的结构应体现出多样性、层次性发展性的特点;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要求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要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注意和现代生活相联系,体现出现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要使学生能够从现代观念的角度出发,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去感受和思考传统的经典作品。可以说,新课程标准是以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主要着眼点的,是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它必然要求课程的设置要与之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与要求相适应。然而,反观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却仍存在着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地方:课程的设置仍未能突破统一化、单一化和机械化的局限;作为教学内容重要载体的语文教材,无论是旧编还是新编,都未能很好地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来展示教育内容。因此,语文教育呼唤与生活领域相衔接、相融合的教学素材;呼唤一种生命化、创新化与信息化环境、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能够突现个体成长、个性发展的多元课程体系。《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送审稿)》在前言部分特别强调,要适应时代发展对高中语文的新要求新需要,应该调整好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一个展示个人才华、探寻适合个性发展方向的大舞台。②为此,改变原有的只由国家设置课程、决定课程内容的状况,转而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构建一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开发语文校本任意选修课程,使高中语文的课程设置更符合新课程标准,这将是推动新课改的很有意义的尝试。

二、高中语文任选课体系的基本构建思路

(一)围绕普通高中语文的学科培养目标,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建立一整套全新的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相配套的任选课教学体系。

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③与这一强调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相适应,新教材的编写是以能力点为依据的,但是如何落实这些能力的培养,却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怎样使用新教材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尽管新课程标准在阐释语文能力比原有的教学大纲相关内容来得详细,但由于它是以三年为总目标的,在落实时难免会有遗漏。在从重知识到重能力的转变过程中,片面追求哪一点都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但新教材在编著时“有意淡化技术操作层面的训练,改变了某些纯工具性的做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④从这点上看,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在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的基础上,似乎也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知识点的传授,知识点的落实在常规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架空基础知识大谈语文能力或语文素养的提高,无异于舍本逐末,再完美的目标也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

有鉴于此,参照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体例,建立一整套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相配套的任选课教学体系,把能力目标细分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可以使教与学都做到循序渐进、梯级进行,较好地实现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双重目标。比如,高一新教材在阅读方面的内容编排上以现代散文和古代散文为主,“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⑤在文言文阅读的教学中,可将新大纲规定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15个文言虚词全部分解到具体的课文中,以保证知识点的落实;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则根据新教材的编排内容,按照整体感知、揣摩语言到分析评价、鉴赏吸收的过程,将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分解到具体的单元中,构建一个完整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体系。在确定落实教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可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能对教材内容起到拓宽加深的选修科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可开设以下内容的选修课:《常用语文工具书的使用》、《中国传统文化》、《训诂学入门》、《汉语的演变》、《文言文语法示例》、《先秦散文选讲》、《中国古代散文史》、《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骈文概论》、《现代散文名家代表作赏析》、《现代散文的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简介》、《鲁迅与国民性批判》、《杂文大家名篇赏析》、《当代女性作家散文》、《闽籍作家的成名作》等。这样,通过建立一整套与新教材相配套的任选课教学体系,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加深,能够在落实好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树立信息化社会的知识观和课程观,注重对知识的重新筛选和横向组合。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学校教育中那些企图通过必修课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知识训练已经不再可行,也难以适应新的社会要求。有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的设置“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⑥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树立信息化社会的知识观和课程观,注重对知识的重新筛选和横向组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过去那种一味增加知识量的做法,转而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从而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变革学习方式、重新筛选和横向组合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那些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具有“生产性”的、适应信息时代学习需要的知识,从而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因此,根据知识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知识越来越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整合现有课程、参照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发挥语文教师的专业特长和能动创造精神的基础上,可以开设诸如《生活中的逻辑思维》、《农村实用文体写作》、《网络时代的写作》、《修辞例谈》、《美学入门》、《中外文学比较》、《西方文学纵横谈》、《影视欣赏》、《三国谋略》、《泉州文化名人》、《泉州地方戏剧》等任选课目。这样既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能力特长的发展,又能充分尊重教师和学校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也有利于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使学校课程具有更强的主动变革的机制和能力。(三)确立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学习观,加强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正如未来学家所说的:“将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确立,必然要求人们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学习快速吸收新的知识,以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知识的更新和发展是飞速的,而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却是有限的。如果基础教育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没能注意培养其获取知识的能力,将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因此,着眼于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善于主动更新知识、紧跟时代脉搏的研究型人才,必须是基础教育的首要目标。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让学生“在执着的探索中,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既能尊重他人的成果,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领异标新,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6的培养目标。在这个目标中,高中语文对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性的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一致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则基础教育应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目光,高中语文学科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更应如此。

所以高中语文应充分发挥本学科的课程优势,在落实好必修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任选课对必修课内容的拓展深化作用。以生动的、开放的、丰富的、创造的、实践的、发展的、科学的任选课内容,帮助学生确立面向“学习社会”的学习观,变适应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注重学生对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强调基础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由此,可以开设诸如《如何有效获取网上信息》、《网络时代的语文学习》、《现代文阅读指要》、《语文学习心理探索》、《文学创作入门》、《演讲与辩论》、《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语言表达》、《广告写作》、《武侠世界中的情与义》、《儒、释、道与中国古代文人》、《现当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等任选课。通过开设带有研究性学习性质的任选课,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可以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和活动余地,能够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吸纳相关知识多途径地获得信息,进行积极的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促进其探究精神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体系对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三、开设语文学科任选课应处理好的几个相关问题

语文学科任选课的开设,既照顾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的要求,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又能够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才能;对教材内容也起到了积极的辅助补充作用,将促使高中语文的课程设置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给学生提供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环境,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设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舞台。可以说,构建合理、科学、系统的任选课体系能够有助于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能够促进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对国家课程的开发也将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但是在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高中语文任选课体系的同时,也应注意处理好开发过程中的几个相关问题。

问题一:如何处理好高考语文的冲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家长最担心的就是怕新方案的实施会影响教学秩序和升学率,因而,学校就有可能把任选课当作高考科目的附庸,将任选课上成必修课,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新课程标准的全面贯彻和执行,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不利于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

问题二:如何处理好校本课程与“任选课”的关系。开设任选课并不等于开发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师生活动和交流的形态,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不是随意开设几门任选课所能包容的。而不少中学现有的任选课程在设置上的随意性、课程资源的重复或浪费、科目设置的缺乏有机整合和系统性,都使得任选课在教学上难以和新课程标准相契合。

问题三:如何构建合理的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各中学目前现有任选课的设置往往从学生或开课教师的兴趣爱好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教材的编写和教学都显得比较随意和盲目,不符合科学性和教育性的原则。另外任选课在评价标准上的模糊性,难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出合理的评价,也难以对学生能力做出正确的发展性的评价,教与学都缺乏足够的信度。

当然,在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语文任选课体系的实践过程中,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这都需要我们从新课程的理念和角度去解决好,才能让现有的课程资源与新课程相契合,使任选课的开设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充分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相关推荐

    积极稳妥地构建语文课程评价新体系 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选修课设置的思索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模块理论 《语文课程标准》的好载体 构建富有生命力的“选修”课程 构建富有生命力的“选修”课程 体验语文新课程(系列) 体验语文新课程(系列)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程的特点及实施困难 对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性质的解读与思考 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试析高中语文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新课程改革中学教师应注意的几种关系 一些国家的高中母语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上) 一些国家的高中母语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下) 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备课也要适应新课程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 实践美术课程新标准的几点体会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对“体验”的定位与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三) 课程实施理解、对话与意义建构—— 一种建构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五)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一)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变革、困惑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四)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二)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浅谈新《课程标准》与识字教学 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上)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下) 聚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聚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素质 高中“诗歌与散文”选修课目标的问答 新课程标准下谈拓展 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构建“生活作文”体系 人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 对高中语文开设选修课程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开设选修课程的思考 找回语文课程标准对“体验”的定位与教学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标题] 构建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的哲学思考_语文论文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修四)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修一) 新课程标准下的识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观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模式语文教学课堂 高中课标语文选修教材选用指导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修二)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修三)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修五) 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 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标准和理念(下) 课程标准对话 课程标准对话 耗散结构和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的构建_语文论文 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 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二) 构建新型的初中语文课堂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新课程语文高考应对策略 谈语文课程标准的综合性 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_语文论文 课本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 以新课标作指导,为新课程做准备 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上)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问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4(必修)》编写说明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试论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感”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编写说明 我国大陆与台湾高中语文“文化类”选修课程的比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新教材述评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编写说明 新课程教学中的关系学 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构建隐性课程 高中选修课的“三多”与“三少”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必修)》编写说明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3(必修)》编写说明 对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反思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报任安书》学案 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点异议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随笔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思考 构建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的哲学思考_语文论文 让绿色充盈心灵——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