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学贵有疑

小编: :admin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就是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合作性的学习,可以说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较之以往的语文改革是一种创新的理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它是语文新课标的精髓,学生会问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那么在自主性学习中怎样养成会问的习惯呢?

一、尊重情感,使学生有“疑”敢“问”。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学生有着无穷的想象力,充满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应该说,课堂上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是老师培养的。要学生自主学习,就要保护他们的这种可贵精神。欢迎学生提问,不因他们的问题幼稚可笑或不合时宜而呵斥。消除孩子的心理负担,积极鼓励表扬。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例如教《峨眉道上》时,有位学生问:峨眉山路有什么特点?我就让全班同学为他的敢于提问进行热烈的鼓掌,并请其他同学帮其解决问题。这位学生见自己一炮打红,自然洋洋得意,他学习的自信风帆高高扬起。

二、授其方法,使学生有“疑”善“问”。

学生兴趣激发后,往往会产生极大的热情,思维也进一步活跃。但有时由于方法不对或方向不正确,使得提出的问题价值不大。甚至可能为了提问而提问。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问题问正确,提出的问题要鲜明,指向准确。并教给质疑的方法,提高问题质量,问对问好。

(1)对预习提示进行质疑。现行教材四年级以上的课文都有预习提示,这对学生学好课文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在预习中充分寻找有疑惑的地方,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自学前明确要求,并在阅读时用铅笔在有疑、难的地方提出问题,也可以写在预习本上。

(2)对课题进行质疑。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对于课题的质疑必不可少,更要养成习惯,经常推敲进行研究,寻找规律,从而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如教学《和时间赛跑》我首先引导学生在课题处质疑:“和时间赛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它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合作,积极研究,各抒己见。最终,学生理解了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如教《小珊迪》,我直接引导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谁读了这个故事也不能不被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所感动。”一个学生读后产生疑问:“小珊迪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什么美好的品质让人家不能不被感动?”这个问题贯穿了文章的线索,起到了“画龙点晴”之作用,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对文中貌似矛盾的内容进行质疑。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在教《趵突泉》这一课时,有位学生在自学中对“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美”时,提出质疑:“济南有三大名胜,为什么说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美呢?应该是三分之一呀!”针对这个问题,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合作,积极研究,各抒己见。有的说趵突泉太美了,就应该占一半;有的说既然是三大名胜就应该是三分之一,因为它们各有各的作用。通过讨论,明确了趵突泉在济南这个泉城中的地位。学生的思考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竭动力。

此外,还有多种质疑方法,像对重点词,语句重复处,打比方处......要求学生提有价值,有思考性的问题,值得分析、推敲甚至触及中心的问题。不仅仅问词的意思(求解释),更要问为什么用这个词、这个段(探究性)。从浅显的表层的疑问间向较深层次的探究。

三、扩展空间,使学生有“疑”必“问”。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课本以内的生活,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它是求异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就更加强烈了,于是也就更加好问了。

学习《太阳》一课,当学到太阳的三大特点:远、大、热时,学生提出“如果太阳消失了地球将会怎样?”这个有价值的问题,单凭课文内容是难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于是我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课后自己去查阅资料,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解决疑难。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满怀探求之心埋头读文,纷纷开始了主动而积极地阅读实践活动,第二节课,他们竟相上讲台!把从《少儿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中查阅到有关资料,给同学们做了生动、有趣的自我介绍,这样,主动地获得了远比教师讲授要来得深刻的知识,而这一知识正是来自于课堂上浓彩重墨的自主学习活动。

可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越是敢于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提问题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善不善于提出和思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才能的重要尺度,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问”,教学生怎样问,在“怎样思考分析问题”上下功夫。应该鼓励学生不要囿于现在答案,而要多方位独立思考,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哪怕学生的问题稀奇古怪,不着边际,也不要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应循循善诱,逐步教会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渐培养和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自力学习,进而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相关推荐

    学贵有疑──听《月球之谜》有感 “张秉贵”糖遭质疑 “张秉贵”糖遭质疑 作文贵在有情有识 阅读有路疑为径 《我有一个梦想》疑难解析 有疑无疑——漫议02高考语文全国卷和北京卷 教材答疑:黄盖的船有没有把帆扬足 学贵在生疑——苏教版第四册《“黑板”跑了》教学片段品评 引疑,生疑,质疑,解疑──《金色的鱼钩》课后反思 以读代讲,以疑促思——教学《村居》有感 置疑解疑自读法 质疑 设疑 释疑──《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谈 有趣的汉字绝对宝贵教案教学设计A 曹操为何不用“火”箭——《草船借箭》学而有疑 学问与怀疑 怀疑与学问 怀疑与学问 怀疑与学问 怀疑与学问 张秉贵——胸中有一团火,温暖顾客的心 张秉贵——胸中有一团火,温暖顾客的心 有“疑”才会求“异”──教学感悟系列之《鸟的天堂》 《劝学》疑难解析 读中感悟,思中质疑──《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怀疑与学问 怀疑与学问 初二语文议论文:贵在有恒训练(附答案) 《凡卡》解疑 教会学生质疑 以质疑解疑为主线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孔孟》之疑 疑邻窃斧 感知质疑 以疑促疑 读中悟理──《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感知质疑 以疑促疑 读中悟理——《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狼》疑难解析 扣题生疑 以疑促读 导探导创──《画风》教学谈 在疑中读、学、悟 《马》疑难解析 《民为贵》导学案4 可贵的沉默学案 《民为贵》导学案3 《劝学》疑难词语解析 以疑导学,自主探究 珍贵的纪念 可贵的沉默 可贵的沉默 可贵的沉默 傍晚还有启明星?语文教科书接受小学生质疑改错 要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疑--《草船借箭》片断 《可贵的沉默》 可贵的沉默* 可贵的沉默 珍贵的纪念 《雪》疑难解析 冷眼看质疑 《香菱学诗》疑难解析 《纸团疑云》教学设计 珍贵的友谊 珍贵的纪念 可贵的沉默 “结发”注释质疑 《口技》标点质疑 《竹影》疑难解析 亮点·疑点·原点 珍贵的纪念 《可贵的沉默》 珍贵的礼物 珍贵的纪念 可贵的沉默* 珍贵的礼物 设疑质问和表情朗读的有机融合──《小石潭记》教学琐谈 设疑质问和表情朗读的有机融合——《小石潭记》教学琐谈 多读疑自现,多读疑自消──《詹天佑》课堂教学评析 施教之功,贵在导学 引导学生 学会质疑 《静夜思》中的“疑” 《马说》疑难解析 《祝福》疑难解析 《蜡烛》疑难解析 《春酒》疑难解析 《竹影》疑难解析 “暗问”词义质疑 质疑江枫渔火 亮点·疑点·原点 《变脸》疑难解析 《枣儿》疑难解析 《公输》疑难解析 《白杨》疑点解析 《智子疑邻》译文 《竹影》疑难解析 《斑羚飞渡》质疑 生疑 感悟 和谐 可贵的沉默 可贵的沉默 珍贵的纪念 珍贵的记忆 冷眼看质疑 《可贵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