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立足学生发展 构建体验作文体系

小编: :admin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而作文教学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认识世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当前学生习作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存在着这样的共性问题:空话、套话、假话连篇,内容雷同,千人一面,缺乏独特的思想和个性感受。正因如此,几年来,我们学校在作文教学改革上构建了“体验作文”体系,即引导学生从枯燥的课本中融入多姿多彩的生活,亲身感受生活的每一棵草,每一朵花,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在独特的体验和个性感受中记录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

一、积累素材,丰富情感体验。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这种综合性要求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平衡,要求学生有足够的积累。课标也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还规定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可见新课程标准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这里的积累包括语言积累和表达方式的积累,也包括生活情感和思想的积累。为了让学生找到作文的感觉,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表达的更好,在素材的积累上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博览群书,增强文化底蕴;二是留心生活,丰富个性体验。前者是间接经验的积累,主要来源于阅读。后者是直接经验的积累,主要来源于实践。

对于间接经验素材的积累,我们要求学生除了背诵课标和教材上的指定篇目,还把学校的图书室、走廊的图书角全天开放,每天中午还给学生1小时的上网时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阅读天地。同时为了避免盲目阅读,根据不同的年级,由学校教导处每月向学生推荐一定数量的参考书目,班级教师还可以有选择的介绍一些精美的诗文,并经常召开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使书中的优美句段、经典篇章内化为学生记忆中永恒的素材。

对于直接素材的积累,我们以实践为载体,尽可能的创造和利用条件,丰富学生内心体验,开阔学生视野。

1、用眼观察。教师用平时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周围的人、事、物,使学生获取生活的第一手素材。

2、用心体验。有目的的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增强内心体验。如学校常常结合重大节日举办游艺会、联欢会、演讲会、技能擂台赛、综合知识大赛。班级也利用班队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辩论赛、畅想未来、文化沙龙等活动。另外,在学生实践生活中我们还结合自然、思品、社会等学科进行综合性尝试。如结合自然学科通过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结合思品学科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乐趣。结合社会学科通过考察家乡生态环境变化,从而懂得环保。这些综合性尝试活动让学生的表现意识和参与意识在实践中得以培养,才华在生活中得以展示。可以说是真实的生活唤起了学生真实的感受和无限的遐想。

由此可见,阅读和实践的积累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为我们的习作训练提供了源头活水。正如叶老在《作文论》中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的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才会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这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

二、体验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我们都知道,真实是个性和创造的基础,对真实的外部世界的真实感悟,定能产生真实的内心体验,真实的表达出来,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内容、构思和个性语言,形成有个性的习作。

1、阅读和写作结合

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我们教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文章或是结构清晰,或是语言优美,或是构思独特,对学生的习作都有极大的指导价值。为此在广泛摄取素材的基础上,我们首先以这些范文为对象,对学生进行写作基础训练,如各种动植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等。然后再结合阅读教学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如如何写人记事,如何写景状物,都可以让学生在范文中找到联系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习作实践。

2、性情和需要结合

学生习作的需要有两种,一种是实际需要,如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二是性情需要,如倾诉喜怒哀乐、记录所思所感。其中学生的性情需要完全是从内心出发,更自然,更真实,更富于情感和个性,它所带来的是学生习作时的真情流露,个性展示。为了让学生对习作保持持久的热情,自如的运用语言表露自己的天性,我们每学期的习作训练摆脱了课本的束缚,更不受教师的限制,文章的题目学生自己拟定,内容自己选择,形式自己裁定,力求从学生本能的性情出发,让学生自由倾吐,自然成文。这样一来,习作就真正成为了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写作也真正成为了学生生活的切实需要。

3、个性和创造结合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所以我们非常尊重学生的个性感受,为他们创造契机,让他们自己尝试设计生活,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让学生自办小报——《语文知识报》《文学萌芽报》《电脑报》《环保知识报》。自创活动——建立“红领巾广播站”、成立“春芽电视台”。这些活动都由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大胆想象,无论从主题到形式,从内容到过程,一份份活动方案新颖别致,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展示。我们还尝试让学生设计未来的学校:他们认为未来学校的操场可以升降,教室可以旋转,黑板可以透视,书桌可以监控……在他们眼里,大千世界,变换莫测,无所不能。正所谓:“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再如六年级有一篇习作训练《……我想对您说》,学生倾诉的对象不再局限于老师同学爸爸妈妈,而是把视角转向了李洪志、本拉登、李登辉、萨达姆、布什……他们想说的内容可想而知。这样通过学生用富有个性的双眼去观察,用富有个性的耳朵去聆听,用富有个性的大脑去思考,用富有个性的心灵去感受,最终形成了富有个性的习作。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体验是作文的生命。学生从生活中学会了作文,张扬了个性,又从作文中学会了做人,品味了人生。那么未来社会需要的就是这样活生生有个性的、有思想的人,这也正是我们构建“体验作文”体系的真谛所在。

    相关推荐

    构建“生活作文”体系 构建“生活作文”体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语文“乐学”课堂结构 主体回归 语境重构 心灵体验 互动发展_语文论文 建立课外阅读的评价体系 评语互动,构建特殊的作文语言体系 建立习作档案 记录成功 体验快乐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语文“乐学”课堂结构_语文论文 建立习作档案 记录成功 体验快乐 立足体验,提升体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心得谈 发挥电教优势,足进语文教学整体发展 论证:“当代语文学”学科体系的建构 构建一基两翼的大语文教育体系 构建开放式口语交际训练体系 建立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实施作文教学过程的优化 引发·体验·转化 引发·体验·转化 立足“基础”求“发展”——高考作文备考浅谈 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_语文论文 立体优化课堂提问 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联系生活体验 学习汉语拼音 体验语文新课程(系列) 体验语文新课程(系列) 联系生活体验 学习汉语拼音 大成全语文教育——建立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 耗散结构和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的构建_语文论文 以“三老”教育思想为指导建立高中作文训练体系 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语文教学内容新体系初构 体验赏识与表达体验作文设计 积极稳妥地构建语文课程评价新体系 用五个W学习体系构建学习主题例说 立足生活,真实作文 以读为主注重创新立足发展 体验概括积累拓展 体验 概括 积累 拓展 移情体验,引发想象 构建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的哲学思考_语文论文 语文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策略 体验——情感——生命 构建师生互动关系展现语文课堂魅力 体验生活,融情于教,激发兴趣 《人生》反思体验 《人生》反思体验 体验——情感——生命 创建学生作文多媒体演示文稿 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在体验中感受成功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开展课堂开放型教学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谈生命》反思体验 立体开拓作文教学的空间 [标题] 构建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的哲学思考_语文论文 《谈生命》反思体验 语文“三维立体”教学目标建立的理论与方法 引领学生在作文体验中学会做人 让学生用心去体验 “活动发展”阅读教学模式构建 引领学生在作文体验中学会做人 在体验中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 引领学生在作文体验中学会做人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年级教案:联系生活体验 学习汉语拼音 让学生体验造字之乐 体验生活,融情于教,激发兴趣论文精品 如何建立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强化教师持续发展模式建构 发挥主体作用 注重实践体验——《莫高窟》教学设计及评析 阅读的主体间对话和陌生感体验 体验之思 体验——写作的内驱力 体验快乐 对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痛感”与“重构”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例谈 构建没有教师的课堂拓宽学生的发展时空 快乐体验快乐作文——活动体验型作文教学的感受 教案教学设计 构建“没有教师的课堂”拓宽学生的发展时空 在生命的体验中升华 以活动为载体,体验学语文之乐 录像指导作文教学整体构思 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高中语文任意选修课体系 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高中语文任意选修课体系 关于建设语用学语文教材体系的思考 一堂“体验式”作文课教学实录 丰富作文内容 完善评价体系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注重全面体验,拓展语文能力_语文论文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 构建中国教育科学繁荣发展新平台 构筑“对话平台” 构建平等师生关系小学语文论文 开放习作教学 体验习作乐趣 体验、情感、生命──《桥》教学案例 凸现主体 发展创新──《长城》教学设计 魏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激发全体学生写字的兴趣 联系生活体验 学习汉语拼音──拼音ai ei ui 教学反思 构建一基两翼的大语文教育体系——朱学清等《大语文教育研究》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