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萃取和分液》

小编:

一、课标要求

化学新教材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激发的,尊重和促进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的所必需的化学、技能和,提高学生的各项;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 高中政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⒈ 知道什么是分液,初步学会分液的基本操作,理解其适用范围。

⒉ 知道分液漏斗与三角漏斗、长颈漏斗的区别,了解分液漏斗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学会使用分液漏斗。

⒊ 知道什么是萃取、萃取剂,初步学会萃取的基本操作。

⒋ 学会应用萃取和分液操作从碘水中提取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化学学习和实验过程中,逐渐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逐渐形成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分液、萃取

(二)教学难点:萃取

四、设计思路

教材“萃取”这部分内容实际包含萃取和分液,另外教材是通过从碘水中提取碘实验来介绍萃取和分液。以往我们都是按照教材这种编排来介绍萃取和分液,最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二者还是不能理解,经常混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也不会将它们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现改为通过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学习新知识,先学习分液,再学习萃取,最后学习从碘水中提取碘。这样就使得难点得以分解,而且学生能将新旧知实很好的联系起来。在学习每个知识点时,先让学生做探究性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再由实验上升到知识点的学习。这样就更加便于学生学习,学生也因此更加容易理解每个知识点。

五、仪器、药品

铁架台、烧杯、铁圈、分液漏斗(球形、锥形)、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四氯化碳、碘水、油水混合物。

六、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过滤、蒸发和蒸馏等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剩下的两种分离和提纯方法。首先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试利用桌上的仪器,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并将自己的方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比较。

倾听、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探究

巡视,对学生交流进行适当的点拨。

实验、讨论。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情境

通过实验,同学们利用了哪些方法将油水混合物进行了分离?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又存在什么样的优缺点?

个别回答:有两种方法,倾倒法和用胶头滴管吸取油层。他们都是利用油水互不相溶来进行分离的。倾倒法较快但不能很彻底分离,而滴管吸取虽效果较好但很慢。

学会总结和分析。

过渡

的确我们需要利用油水互不相溶来进行油水混合物的分离。刚才同学们的两种方法虽能够实现分离,但不是最佳的分离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也是利用刚才的原理来分离油水混合物的方法——分液。

倾听、思考。

介绍分液漏斗,演示分液操作(分离油水混合物)。

⑴ 分液漏斗

球形分液漏斗——滴加反应液

锥形分液漏斗——分液

⑵ 分液操作

① 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 混合液体倒入分液漏斗,将分液漏斗置于铁圈上静置(如教材p9 图1-8)

③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水)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待油水界面与旋塞上口相切即可关闭旋塞;

④ 把上层液体(油)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倾听、观察和思考。

介绍分液漏斗和分液操作。

实战演练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和纠正实验中的错误操作。

练习使用分液漏斗分离油水混合物。

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和分液操作。

总结归纳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分液漏斗,也初步学会了分液操作。那么你能否总结出分液的适用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

思考、交流,个别回答:分液适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相关推荐

    九年级化学下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教学设计之二 九年级化学下册《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之一 九年级化学下册《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教学设计三 九年级化学下册《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设计之四 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三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试题 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作业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饱和溶液》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教学设计之二 九年级化学下册《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教学设计之四 九年级化学下册《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教学设计之三 九年级化学下册《水和溶液 第一节 水》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文学文化常识集萃 高一《胡同文化》教案 留取丹心照汗青高一语文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复习)》教学设计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与生活、环境和工业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检测》试卷 用细节取胜──《我的第一本书》教学案例分析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 溶液》教学设计 教师赠言集萃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有机化学 九年级化学下册《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强化练习 摄取·存取·提取·汲取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计算 《胡同文化》高一语文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下册《试题1 溶液的形成》 阅读取向的变化与教学的跟进 九年级化学下册《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之一 高一《定风波》教案分析 高二化学《烷烃》教案 《智取生辰纲》线索分析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高中语文复习:语文高考取胜法宝一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阅读取向的变化与教学的跟进 《智取生辰纲》线索分析 高一《相信未来》教案分析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一节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 (第一课 妙语荟萃 2009年全国中考满分作文佳句集萃(3)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一节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学设计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氧化还原反应 《智取生辰纲》结构分析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两种价值取向的语文生活化教学 高一语文《胡同文化》教案范文 高二文化生活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 碱 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导学案2 人教版高一上册《胡同文化》教案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用语及其规律 高一语文《想北平》教案分析 《名碑荟萃》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一节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教学设计(第二课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学设计之四 2009年全国中考满分作文佳句集萃(末篇) 2009年全国中考满分作文佳句集萃(开篇)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 碱 盐溶液的导电性》练习题1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练习题》3 陈庆德《登高》《锦瑟》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中的“化” 高分经验分享:初一语文怎么学? 许昌2011年中招录取分数线 《变色龙》的取材和构思 九年级化学下册《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之三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练习题》2 高分生分享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复习 高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 碱 盐溶液的导电性》练习题2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练习题》1 高一语文《小狗包弟》教案分析 高一语文假期百分百答案 高一下学期《金岳霖先生》教案分析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之二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复习)》教学设计 语文高考复习:如何摆脱精确化计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一分 卡罗尔和他的小猫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二课时) 古诗解析集萃 古诗解析集萃之五 古诗解析集萃之四 一分钟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硫酸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硫酸说课稿 智取生辰纲教案 智取生辰纲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第1教时)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 碱 盐溶液的导电性》练习题3 地层和化石 高考状元经验:把语文知识调制成为高分催化剂 《化石吟》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