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区别对待不同学段,使得学生有效学习

小编:

听了今天讲座中几位老师提到的目前阅读教学中学段不分的现象,让我回想起前不久刚刚上过的四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肖复兴在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叶老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的一个小故事,进而说明叶老的一丝不苟的作文和平易真诚的作人都深深地影响着小时候的肖复兴,使他走上了文学之路,开出了自己文学路上的硕果。文章篇幅较长,两件事既互相联系又相互独立,形散神不散。第一课时我意学生以“叶老为我批改作文让我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我与叶老的交谈又让我感受到什么?你又从哪里看出来的?”为大问题,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通过反复朗读这两个故事,抓关键词语揣摩其含义,提供补充拓展资料,从而让学生感悟叶圣陶在作文和作人方面的品质,为下节课感悟含义深刻的爬山虎句子和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象征义做好铺垫。于是这样的教学设计就被搬上了课堂,但是残酷的现实让我猛然惊醒,冷漠充斥了我整个课堂。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我没有考虑学生,我的问题过难,还是我……

1、过量的内容,使得课堂行色匆匆:

文章篇幅较长,两件事既互相联系又相互独立,形散神不散。基于这样的思考我选择让学生通过学习两个故事,让学生完整体会故事中叶老的人品,继而为下节课理解含义深刻的爬山虎句子和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象征义做好铺垫。但是四十分钟的课堂怎么可能容纳六十分钟的事情:首先文章较长,再加上故事本身没有什么吸引力,散文不像散文,故事不像故事,学生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要完整地读完课文就得五六分钟;两个故事相辅相成,只有在深入读懂第一个故事的同时,结合关键词句体会叶老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才能为第二个故事的学习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因此必须为学习“修改作文”花一定量时间,而第一个故事是本课时难点的集中处,体会叶老如何修改作文是本课时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而更难的是在感悟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叶老的人品。再加上第二个故事中一些陌生词汇的理解都使这堂课有了过重的负担。于是这样过量的文本内容必然会使学生不负重荷。

如果我能根据学生学情,果断地将文本内容切割成两个课时,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扎实地学习第一部分“修改作文”,然后在第二课时再来研读第二板块,我想其结果会比它好,起码我可以停下来去看看学生的眼中的情绪。

2、自主过少?蜻蜓点水: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阅读课不读书,孩子的阅读能力,特别是独立阅读能力怎么能提高呢?回想同一年级的一位老师在一堂课居然用了13分钟让学生去读课文,我不得不为她的勇气叫好。可是我敢这么做吗?40分钟的课堂面对这样长篇幅的文章,我却像挤牙膏似的只让学生读了8分钟,学生读完了吗,他们会读了吗,他们读后思考过了吗,读后可以与人讨论自己的想法了吗?如此淡化读书使得课堂犹如蜻蜓点水。

回想自己设计这课时的原因,我发现自己可能是受了六上《将相和》的影响。《将相和》这篇课文是个篇幅较长的历史故事,我当时利用一个大问题“蔺相如仅仅是靠一张嘴吗?”来进行前两个故事的学习,从而将长文短教,效果很好。也许是它的效应影响了我太久,于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也成了《将相和》的缩影,试图也来个长文短教,试图也想寻找个支点,从而将其脱颖而出。结果可想而知。事实上我没有考虑到其实四年级和六年级是有学段的差别,以致在课时目标上没有分清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的区别,于是一个理念有了两个完全不同版本的演绎。

中段的孩子虽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对于像《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长篇文章,生字量大,而且也没有像《将相和》情节生动,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势必在第一课时不能以一概全地来进行长文短教的处理。因此我们要区别对待不同学段,真正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打下基础。

    相关推荐

    怎样对待学生的不足与失误? 如何对待学生的厌学 使学生快乐得学习语文论文精品 方法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桥梁 效能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学生立场与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有效识字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时不我待”与“时不待我” 怎样有效地让低年级学生学习生字词 学有乐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模仿是小学生习作的有效途径 论小学生自由习作的有效指导 怎样使《西湖》美得不空洞 善待学生 变革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用“生本”的视角探索学生有效思考的对策-小学语文论文 如何让语文课上得更有效 语文有效学习“三步走” 阅读是获得知识有效方法 位梦华:今天的人有种错觉,觉得比生物高得不得了 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语文有效学习“三步走” 教师只有善待学生的提问,学生才能提问 对有有天赋的学生的施教对策初探 《对对歌》同步练习 学生对课堂学习效果迷茫 新语文课开始反思 教师只有善待学生的提问,学生才能提问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学案3 如何有效的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只有善待学生的提问,学生才能提问 初三语文不同题型错别字练习 高考语文复习慎用题海战术 3大部分分别对待 12、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 教师只有善待学生的提问,学生才能提问 《唐雎不辱使命》《陈涉世家》同步练习 以生为本,有效-小学语文论文 航空、航天、宇航有什么区别 如何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如何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 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 让生命智慧有效生成──《影子》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同步练习题:《说声“对不起”》 让不同的生命在课堂中成长、绽放──《生命生命》教学片段赏析 对有有天赋的学生的施教对策初探 教案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高效导学案 让学生把话说得充分而有序 有整体才有生命——有效教学目标整合之我见 走出教学误区提高教学效率 透过课堂现象看教学效益——对小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 让学生把话说得充分而有序 25、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的几点做法 《唐雎不辱使命》有关资料 录导得有方 学得主动 读得深入 录导得有方学得主动读得深入 录导得有方 学得主动 读得深入 文言文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初一学生习作《如何看待生与死》讲评 有效朗读-有效阅读的基础 《唐雎不辱使命》习题 让学生读得进,悟得出 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 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 同样的课堂,不一样的学生 课件的审美效应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讨 19、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晏子使楚同步习题 由《祝福》的“同课异构”谈语文的有效教学 自由习作的有效指导 使用实验教材的几个误区与应对策略 使用实验教材的几个误区与应对策略 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从不同材料解读项羽形象 有前提地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对学生读《大作家的小老师》后两组不同声音的处理策略 谈有效的语文教学 学练结合 有效拓展 老师对学生是否有惩戒权 体罚和惩戒不是一回事 对荆轲刺秦王的不同评价 巧用多种辅助手段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分层施教,全面提高学生有效参与度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步练习 初二语文同步练习:6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批评教育学生非得让他流泪不可吗?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让学生把话说得充分而有序最新 中考语文科学有效的“四型复习法” 《对不起》教学设计 课堂合作学习失效的原因及改进对策 “辩论式”学习──优化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攻略 对语文教学效果低的反思 新的学习方式应该提倡不得替代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让学生学的更精彩──《唐雎不辱使命》教后感 唐雎不辱使命 学案 生活——学生习作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