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示儿》教材理解

小编:

公元1210年的一天,有一位老人病卧在床榻上。他已经三天不能说话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久将离开人世。回想起一生壮志未酬,心中无限感慨。

他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锐的宋代。年轻时就眼睁睁地看着金兵蹂躏中原,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祖国的统一,他一心要挥戈跃马血洒疆场,但都被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拒绝了。一腔爱国之心付之东流。几十年过去了,山河依然破碎,而自己却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想到这里,他心潮澎,挣扎着坐起来,示意家人打开窗口。透过窗口翘首北望,不一会儿滴下了英雄泪。他指指书案,家里人明白他又要写诗了。儿子端过笔砚。他哆哆嗦嗦地写下了一生中最后的一首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情怀悲壮、真挚感人的诗是他的临终遗嘱,也是他的绝笔诗。这位老人临终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他是谁呢?他就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他生于公元1125年,死于公元1210年。他的一生写过很多爱国诗篇。如: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是陆游退居山阴老家后,在一个大风雨的夜晚写的。这时的作者虽然已是六十七岁的老翁,但还时刻关心着祖国边疆的安全。这首诗的大意是: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家里,并不感到孤单和悲伤,还在想着为国家去戍守轮台。在夜静更深的时候,听着屋外风雨的声音,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境:自己跨着披甲的战马,威武地巡逻在北方边境上。

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首先决定于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和当代的一些诗人如辛弃疾等,共同把我国文学史上的爱国主义传统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他还是一位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作家。他的作品有诗、词、散文,诗的成就为显著,仅存的就有九千三百多首。所以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他的诗雄浑豪放,感情饱满,对后世诗歌很有影响。

“九州”及其他

第12册语文课本选了陆游的诗歌《示儿》,其中有“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诗句。“九州”这个词出自大禹治水的典故——相传古代洪水滔天,大禹治水,因势利导,疏通九脉,依山川形势划定九州,发展农业,造福后世。据古书记载,“九州”指古代中原的九个行政区域,说法不一,大致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这九个州,后人相沿称中国为“九州”或“禹城”。如果说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的“九州”指中原地区,那么,清代诗人龚自珍诗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的“九州”则指全中国了。

除了以“九州”、“禹城”称中国外,中国还有一些别名和代称。

赤县神州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曾经提到有个叫驺衍的人说过“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后人就沿用此名。更多时候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毛主席诗词中就有“长夜难明赤县天”“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诗句。

华中华在古代,华同花,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中原人们认为自身所在地是文明区域,所以自称“华”。“中华”则见于《三国志》,起初,主要指当时曹魏统治下的黄河中下游一带,以后逐渐扩大为全中国的简称了。

夏华夏《尚书》中称“大国日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所以称为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大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王朝,后来就常用“夏”称呼中国。至于“华夏”,最早见于《尚书》,书中提到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和南方、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无不统统归于周朝,后来就用‘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了。

小朋友,中国有这么多别名和代称,你觉得有趣吗?不妨多了解一下吧。

    相关推荐

    《雨点儿》教材理解 《笋芽儿》教材理解 笋芽儿教材理解 《小儿垂钓》教材理解 《暴风雨的启示》教材理解 《儿子的创意》教材理解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教材理解 《画》教材理解 《猫》教材理解 《猫》教材理解 《夏》教材理解 三个儿子教材理解 三个儿子综合资料 《猫》教材理解 《雪》教材理解 《蜂》教材理解 《草》教材理解 《画》教材理解 《猫》教材理解 《狼》教材理解 诱惑人的鱼-《钓鱼的启示》教材理解 诱惑人的鱼-《钓鱼的启示》教材理解 《荷花》教材理解 《阳光》教材理解 《信箱》教材理解 《春日》教材理解 《荷花》教材理解 《翠鸟》教材理解 《长城》教材理解 《麻雀》教材理解 《口技》教材理解 《背影》教材理解 《信客》教材理解 《春酒》教材理解 《天马》教材理解 《马诗》教材理解 《凡卡》教材理解 《穷人》教材理解 《穷人》教材理解 《琥珀》教材理解 《琥珀》教材理解 《村居》教材理解 《山行》教材理解 《竹石》教材理解 《出塞》教材理解 《访兰》教材理解 《四季》教材理解 《松鼠》教材理解 《影子》教材理解 《山行》教材理解 《回声》教材理解 《画风》教材理解 《绝句》教材理解 《绝句》教材理解 《蜜蜂》教材理解 《蜜蜂》教材理解 《掌声》教材理解 《燕子》教材理解 《翠鸟》教材理解 《翠鸟》教材理解 《翠鸟》教材理解 《绝招》教材理解 《绝招》教材理解 《太阳》教材理解 《观潮》教材理解 《白鹅》教材理解 《搭石》教材理解 《乌塔》教材理解 《社戏》教材理解 《三峡》教材理解 《跳水》教材理解 《凡卡》教材理解 《穷人》教材理解 《学弈》教材理解 《琥珀》教材理解 《所见》教材理解 《江雪》教材理解 《信箱》教材理解 《母鸡》教材理解 《回家》教材理解 灯光-教材理解 《荷花》教材理解 《泉水》教材理解 《绝句》教材理解 《燕子》教材理解 《荷花》教材理解 《争吵》教材理解 《观潮》教材理解 《搭石》教材理解 《乌塔》教材理解 《社戏》教材理解 《口技》教材理解 《背影》教材理解 《村居》教材理解 《炮手》教材理解 《马诗》教材理解 《灯光》教材理解 《穷人》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