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战国策》第八

小编: :admin

春秋末年,列国大臣的势力渐渐膨胀起来。这些大臣都是世袭的,他们一代一代聚财养众,明争暗夺了君主的权力,建立起自己的特殊地位。等到机会成熟,便跳郐来打倒君主自己干。那时候各国差不多都起了内乱。晋国让韩、魏、赵三家分了,姓姜的齐国也让姓田的大夫占了。这些,周天子只得承认了。这是封建制度崩坏的开始。那时候周室也经过了内乱,地地大半让领国抢去,剩下的又分为东、西周;东、西周各有君王,彼此还争争吵吵的。这两位君王早已失去春秋时代“共主”的地位,而和列国诸侯相等了。后来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他们至多能和宋、鲁等小国君主等量齐观罢了。

秦、楚两国也经过内乱,可是站住了。它们本是边远的国家,却渐渐伸张势力到中原来。内乱平后,大加整顿,努力图强,声威便更广了。还有极北的燕国,向来和中原国家少来往;这时候也有力量向南参加国际政治了。秦、楚、燕和新兴的韩、魏、赵、齐是那时代的大国,称为“七雄”。那些小国呢,从前可以仰仗霸主的保护,作大国的附庸;现在可不成了,只好让人家吞的吞,并的并,算只留下宋、鲁等两三国,给七雄当缓冲地带。封建制度既然在崩坏中,七雄便各成一单位,各自争存,各自争强;国际政局比春秋时代紧张多了。战争也比从前严重多了。列国都在自己边界上修起长城来。这时候军器进步了,从前的兵器都用铜打成,现在有用铁打成的了。战术也进步了。攻守的方法都比从前精明,从前只用兵车和步卒,现在却发展了骑兵了。这时候还有以帮人家作战为职业的人。这时候的战争,杀伤是很多的。孟子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1]可见那凶惨的情形。后人因此称这时代善战国时代。

在长期混乱之后,贵族有的作了国君,有的渐渐衰灭。这个阶级算是随着封建制度崩坏了。那时候的国君,没有了世袭的大臣,便集权制起来。辅助他们的是一些出身贵贱不同的士人。那时候君主和大臣都竭力招揽有技能的人,甚至学鸡鸣、学狗盗的也都收留着。这是所谓“好客”、“好士”的风气。其中最高的是说客,是游说之士。当时国际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战争到底是劳民伤财的,况且难得有把握;重要的还是作外交的人夫。外交办得好,只凭口舌排难解纷,可以免去战祸;就是不得不战,也可以多找一些与国,一些帮手。担负这种外交的人,便是那些策士,那些游说之士。游说之士既然这般重要,所以立谈可以取卿相;只要有计谋,会辩说就成,出身的贵贱倒是不在乎的。

七雄中的秦,从孝公用商鞅变法以后,日渐强盛。到后来成了与六国对峙的局势。这时候的游说之士,有的劝六联合起来抗秦,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前一派叫“合纵”,是联合南北各国的意思,后一派叫“连横”,是联合东西各国的意思——只有秦是西方的国家。合纵派的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是张仪,他们可以代表所有的战国游说之士。后世提到游说的策士,总想到这两个人,提到纵横家,也总是想到这两个人。他们都是鬼谷先生的弟子。苏秦起初也是连横派。他游说秦惠王,秦惠王老不理他;穷得要死,只好回家。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这样整一年,他想着成了,便出来游说六国合纵。这回他果然成功了,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又有钱。打家里过的时候,父母效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张仪和楚相喝酒。楚相丢了一块璧。手下人说张仪穷而无行,一定是他偷的,绑起来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不认,只好放了他。回家,他妻子说:“唉,要不是读书游说,那会受这场气!”他不理,只说:“看我舌头还在罢?”妻子笑道:“舌头是在的。”他说:“那就成!”后来果然作了秦国的相;苏秦死后,他也大大得意了一番。

苏秦使锥子扎脚的时候,自己发狠道:“那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就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这需要技巧;韩非子《说难篇》专论这个。说得好固然可以取“金玉锦绣”和“卿相之尊”,说得不好也会招杀身之祸,利害所关如此之大,苏秦费一整年研究揣摩不算多。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

记载那些说辞的书叫《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书名也是他提议的。但在他以前,汉初著名的说客蒯通,大约已经加以整理和润饰,所以各篇如出一手。《汉书》本传里记着他“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篇,号曰《隽永》”,大约就是刘向所根据的底本了[2]。蒯通那枝笔是很有力量的。铺陈的伟丽,叱咤的雄豪,固然传达出来了;而那些曲折微妙的声口,也丝丝入扣,千载如生;读这部书,真是如闻其语,如见其人。汉以来批评这部书的都用儒家的眼光。刘向的序里说战国时代“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可以代表。但他又 说这些是“高才秀士”的“奇策异智”,“亦可喜,皆可观”。这便是文辞的作用了。宋代有个李文叔,也说这部书所记载的事“浅陋不足道”,但“人读之,则必乡其说之王,而忘其事之陋者,文辞之胜移之而已”。又道, 说的还不算难,记的才真难得呢[3]。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西元前四○三——二○二),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谓战国时代,便指这里的二百零二年;而战国的名称也是刘向在这部书的序里定出的。

[注释]

[1]《离娄》。

[2]罗根泽《战国策作于蒯通考》及《补证》(《古史辨》第四册)。

[3]李格非《书战国策后》。

[参考资料]雷海宗《中国史选读》第二册(清华大学讲义排印本)。

    相关推荐

    《战国策》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 《战国策》──长短纵横之术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阅读试题与答案 三国战略观 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 苏联卫国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 谈《中国诗》的备教策略 美国的南北战争 美国的南北战争 关于《曹刿论战》和《国殤》中的车战 “一·二八”抗战简介 战国时期“士”的理解 第八册《永远的白衣战士》教学设计 国标本(苏教版)识字教学策略 国标本《永远的白衣战士》 国家汉语战略值得反思 德日两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对比 德日两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对比 国外作文教学:危机、对策及启示 国外作文教学:危机、对策及启示 第八册语文园地四看图写话《战争与和平》 日积月累: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总结 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变迁(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曹刿论战》教案 高考备战复习:高考最后一个月语文复习策略 第六册曹刿论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六册曹刿论战 第八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七年级人教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策略 高考第一轮语文复习策略 国标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曹刿论战》教案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百次战争 赤壁之战(第一课时) 赤壁之战(第一课时) 赤壁之战(第一课时) 赤壁之战(第一课时) 赤壁之战(第一课时) 教育科研推进课程改革的八大策略 赤壁之战(第一课时) 《赤壁之战》第二课时 赤壁之战第二课时 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赛课《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第八次 《第八次》 第八课 第八次 教学设计 第八次 17《赤壁之战》第一课时 17《赤壁之战》第二课时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及课程政策的历史变化 中国最美的“八大瀑布”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八课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 应对水危机──中国城市的跨世纪之战 27、曹刿论战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及课程政策的历史变化 高考答题策略 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 11《第八次》 第八单元 著名战役——雪峰山战役 北师大版第八册第八单元备课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珍稀教案第八课时 苏教国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永远的白衣战士(第二课时) 第八册教案 18《冀中的地道战》第二课时 《赤壁之战》(第二课时)说课稿 《〈殽之战〉“蹇叔论战”》教案 第21课《曹刿论战》课文简介 向命运挑战向命运挑战 向命运挑战向命运挑战 开国大典教案八教学反思 第一次走出国门的中国国际救援队 八年级上教参:中国石拱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3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教案 《第八次》教案 小语第八册 《第八次》内容 第三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八次教案 201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策略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