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给孩子留下畅想的空间

小编: :admin

所谓畅想,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的想象。古今中外人士一直强调想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形容想象甚至到了“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的程度。可是旧课程却在很多地方限制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少有新鲜活力。新课标针对此积弊,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无疑给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清风,直吹入了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拥有了一片畅想的天空。

一、在朗读课文时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课文录音我们已无可挑剔,甚至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与课文录音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如此以来,教师个人水平是得到较好的发挥了,但在佩服之余,我们是否也该为学生想想?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就读了,那么学生不用解决字词,也就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烦;不用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就更省去了一个大麻烦。他们完全可以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也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

二、在质疑解惑中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古语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更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而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于是乎出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传说:某地老师在上课时画了一个月牙状的东西,问学生说这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镰刀、豆角、发夹等不一而同。但最后教师说:“你们都错了,应该是小船。”听课者无不哗然。试想:在如此重重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说?哪个学生还敢疑?长此以往,学生岂不要被培养成为一个个的只会制造标准答案,而没有自己思考的木偶人?所幸的是,不久后的今天,“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班内合作解答,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便敢大胆发言了;没有了老师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谁能说这不是留给学生一片畅想天空的功劳?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它在本套教材的各单元中与阅读课文相并列,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第一次被写入新课标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提倡。”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新教材把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将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并在学习过程中留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综合性学习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就决定了它的学习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比如,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就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小活动:“老照片的故事”以一张或一组家庭照片为引子,与家人进行交流,了解家人的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一件家庭物品”也是通过交流、询问,了解家庭故事,并把它写成作文;“妈妈的唠叨”则是模拟了一种生活情景,由两位同学进行模拟电话交流,再用书信的形式写一篇作文。很显然,这三个活动在组织形式上已给学生留出了畅想的余地。而第二、四、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则相对一致,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新课改,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扎下了深根,愿全体语文教师着眼与学生的未来,认真反思,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下去,真正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相关推荐

    把自主和想象的空间还给孩子 把微笑留给孩子 把自主和想象的空间还给孩子 教案教学设计 给孩子想象的空间──《棉鞋里的阳光》教学片断及反思 留白,思维放飞的空间 新课程,给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 新课程,给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 给课堂留点空白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将表演空间留给学生──《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案例 给孩子一个开放、平等的学习空间──《普罗米修斯》教后记 巧用文本的想象空间 给孩子一个开放、平等的学习空间──《普罗米修斯》教后记 给我的孩子们 《乡下孩子》教学反思:给想象插上翅膀 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给孩子一个空间 让孩子自主探索发展──《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与点评 请保留孩子的“生命本色” 给家乡孩子的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这样的作文给了我们发挥的空间 基因畅想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空间和时间的旅行 《给家乡孩子的信》 畅谈理想 捧着空花盆的孩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空间和时间的旅行 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随笔 23《给家乡孩子的信》 23《给家乡孩子的信》 给我的孩子们(节选)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 当下鲁迅研究的新空间 “留白”教学——留出一方蔚蓝的天空 “留白”教学——留出一方蔚蓝的天空 当下鲁迅研究的新空间 给孩子放飞想象的翅膀——《假如》教学一得 《给家乡孩子的信》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给教师以平台 还学生以空间 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随笔 异想天开的孩子 放飞孩子的幻想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小小的船》教学片断评析 给家乡孩子的信原文 给槐乡孩子的一封信 写给千里之外的孩子 献给我最亲爱的孩子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小小的船》教学片断评析 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 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 十给我的孩子们(节选)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 给孩子的一封信(节选) 给孩子的一封信(节选) 《给家乡孩子的信》课文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 给学生留点面子──《凡卡》教学谈 一年级下册《手棒空花盆的孩子》教案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 空间和时间旅行 时间和空间旅行 空间和时间旅行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小小的船》教学片断及评析 把爱心献给孩子 让两个“留”字真正留给学生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原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赏析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给孩子一缕金色的阳光 《给家乡孩子的信》读后感 推荐给孩子的几个故事 给孩子一片自己的天地 给孩子一个全新的课堂 给孩子一把成功的钥匙 给家乡孩子的信设计四 给家乡孩子的信设计二 给家乡孩子的信设计一 把微笑留给学生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由往前走 给孩子一个全新的课堂 给家乡孩子的信设计三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评课稿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A、B案) 基因畅想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优质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 留下空白 惊喜无限──《春雨的色彩》教后感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 基因畅想教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