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小编: :admin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加点字的声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洗濯诅咒污浊B.倔强扒窃抢劫

C.贪婪玲珑懊恼D.行家嬉戏闲暇

2.将词语补充完整。(3分)

繁()急管()()升起玲珑()透

()然长逝问心无()专心()志

3.选出书写有误的一项()。(2分)

A.洗濯玷污碌碌终生绝处逢身

B.稀疏雏形红灯绿酒回味无穷

C.嬉戏厄运心旷神怡异国他乡

D.固执懊恼猝然长逝问心无愧

4.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

①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②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

③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5.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诲女知之乎B.项为之强C.是知也D.见不贤而内自省

6.把“多读多写学好语文”这八个字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方格里。(2分)

7.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是()

A.温故:旧知识,学过的知识。B.不愠:怨恨。

C.不厌:满足,厌倦。D.择其善者:善于,好的方面。

8.仿照下面的句子,以“理想”开头再写一句子。(2分)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二、现代文阅读(42分)

(一)(15分)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9.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②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10.用一句话概括这几节诗的内容。(3分)

11.“大写的人”和“庸人”应该如何理解?(4分)

12.同学们的年纪正是诗一般的年岁。请调动你的诗情和想象,仿照第五节也写几句。(提示:可选择失败者、成功者;骄傲者、谦虚者等)(4分)

(二)(12分)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惟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4]

[5]

[6]

[7]

[8]

[9]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1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2分)

①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②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14.加点的“这一点”指的是。(2分)

15.加点的“这种命运”指的是。(2分)

16.第二段写“我们的同类”的生活有何作用?(3分)

17.行道树代表一种什么样的精神?(3分)

(三)(15分)

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要不要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

18.指出下面加点的“这个”和“这种”所指代的内容。(4分)

①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②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

19.“没有申请镭的专利”这件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3分)

20.“我坚信我们是对的”中“坚信”一词可否换成“相信”?为什么?(3分)

21.作者说“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人类也需要梦想家”。根据文段内容,你认为居里夫人属于哪一种人?(2分)

22.你怎样理解“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这句话?(3分)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3.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4]

[5]

[6]

[7]

[8]

[9]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由,诲女知之乎!()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4.按照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的句子填在横线上。(3分)

①举一反三是智慧的摇篮。

②学习与思考应有机结合。

③学用结合,乐趣无穷。

25.写出课文中的成语(至少4个)。(2分)

26.按提示摘录出语段中的名言警句。(2分)

①谈求知态度的:

②谈学习方法的:

③谈修身做人的:

四、写作(30分)

27.读了《第一次真好》这篇短文,你有没有联想起你的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请以“第一次”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切入口要小、巧,选材、立意尽可能给人以新鲜的感受,不少于500字。

中考联网

一、积累与运用

【考题展示】

1.(广东省实验区,2005)下列加点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A.欣慰馨香薪水辛苦B.娴熟和弦头衔嫌疑

C.起哄洪水拱桥烘托D.阴谋殷切音讯原因

2.(天津市,2005)下面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B.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C.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毛上。

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3.(盐城市,200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B.春节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大型舞蹈《千手观音》,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解题思路】

第一题为语音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形似字。A的“馨”、B的“弦”、D的“殷”都是易误字。第二题为修辞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一定难度。A句的“嫩绿”与“五彩斑斓”矛盾,比喻失当。第三题为病句判断题。A句的“发挥”应改为“发扬”,C句的“不要”多余,D句应在“思想品德”后加上“教育”。

答案:1.C2.A3.B

【一试身手】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4分)

玷污()雏形()禀告()奢望()

2.按所给多音字的读音组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称(chēng)称心据(jū)拮据B.煞(shà)煞白难(nàn)劫难

C.曲(qǔ)曲折间(jiàn)间隔D.冠(guān)衣冠挑(tiǎo)挑拨

3.下列各组词语感情色彩完全一致的一组是()。(2分)

A.鼓动煽动鼓励鼓舞B.欢乐欢畅欢快欢欣

C.揭穿揭发揭示揭露D.表扬表彰赞扬表白

4.默写填空。(7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

③,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④子曰:“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⑤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乎?__________________乎?传不习乎?”

[4]

[5]

[6]

[7]

[8]

[9]

⑥子曰:“学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论语》是记录的书,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字,时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

5.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并联系课文简析其作用。(6分)

①他牢牢地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②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

③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学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

二、现代文阅读

【考题展示】

(2005年邵阳市)

草鞋人和皮鞋人

一场雨下来,灰尘被冲得无影无踪,弯陡的山道间尽是些裸露的石子。

雨后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晰,偶尔几声鸟儿鸣叫,让人好不惬意。

弯陡的羊肠道上,两双脚在丈量:草鞋在前,皮鞋在后。草鞋被磨得薄薄的,后足有些破损,皮鞋却是黑黑的,不时发出屡屡光亮。

这条路上,这两双脚曾有无数次同行,先是草鞋送布鞋,后是草鞋送球鞋,再后来便是草鞋送皮鞋,能长年累月穿上发光的皮鞋,这意味着皮鞋已把这条道的源头变成了他遥远的故乡。皮鞋人间或回来一次,也是一两年才有的事。

六十多度的斜山道上,草鞋迈得和皮鞋一样艰难。两只提包和两条蛇皮袋所构成的“吱嘎”担子,将背如蜗牛的草鞋人压得腰弯气喘。

“爸爸,我来挑吧!”后面的皮鞋人喘着粗气说道。

“我顶得住。”草鞋人汗流满面的说。一张蜗牛背,驮着一副“吱嘎”作响的担子往上爬。

“叭”,担子变成了四个包,顺道滚到皮鞋边。

草鞋人跌到了山间杂草中。

“爸,怎么了?怎么了!”皮鞋飞奔过来,草鞋却很快立在山道上,只是鞋上染了一道血迹。看草鞋人似乎很乐观,话中带笑。

“刚才是草鞋人挂了树根跌的,没事,我还能走一程。”草鞋人执意不让。

“伟伟听话么?”草鞋人已是第三次这么问了。话刚出口,草鞋人便意识到自己在傻问。然而没办法,草鞋人知道:只有这样,才不觉得压力下的艰辛。

“很听话,他常常念着你呢!”皮鞋人觉得前面的两次答话可能都不中老父之意,因此这次增添了后半句。

在“吱嘎吱嘎”的重压声中,草鞋人问了很多城里的事,并在做人做官问题上千嘱万咐,皮鞋人回答得满头大汗。

“爸,我来挑吧,你已挑了一个多钟头了。”皮鞋人双手抢担,请求说。“下了这道坡,再走三里路,就是马家溪的枫亭口,到那你再挑吧!”草鞋人移动着带血的草鞋,撂出一串话。到了枫亭口,草鞋人果然将担子交到皮鞋人肩上去了,自己在后面拼命擦汗,然后作悠闲状。

皮鞋草鞋在马家溪镇上的街道移动着。

马家溪的村民们给了草鞋人很高的评价,养了个好儿,城里能作官,乡里能挑担,是个孝子。

草鞋人很快慰,从皮鞋人衣袋里掏出翻盖烟不停地丢给众人。

走到不到一华里的马家溪路段,又是一段漫长的山间无人道,草鞋人从皮鞋人肩上夺过担,驼腰前进。望着前面草鞋人的背影,皮鞋人在后面流泪。

1.本文的“草鞋人”是指_________,“皮鞋人”是指__________。在人称上本文是采用第人称来写的。

2.开头一段的自然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第四段是插叙,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段段意。

4.读罢本文,联系到你的父母,你一定会有与皮鞋人同样的感受,请你写几句出自内心的话,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4]

[5]

[6]

[7]

[8]

[9]

【解题思路】

第1题考查的是记叙的要素。阅读记叙文,首先要弄清楚记叙的要素,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经过、结果如何,这样才能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明确要表达的中心。题目的横线处是对本文主要人物和叙述人称的考查。第2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从烘托任务特点和性格的角度把握。第3题是考查文意归纳,要抓住主要信息概括。第4题是开放性拓展,只要能结合题目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即可。

答案:1.父亲儿子三2.烘托走路的艰难3.从鞋的变化写出了生活的变化之大4.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儿女生活好,有出息。我们一定要发奋努力,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

【一试身手】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场风雨后,街旁的树下就落了一层叶子。

这是故乡的初秋,叶子也该是些早熟的叶子,从湛蓝旷远的天空悠然飘落,百转千回之后遗落于地,并没有什么生命遗失的痉挛和苦痛的挣扎,一如它们生时的超脱、潇洒和平静。这是秋叶生命的涅槃。

由生到死,由死回生,它们附着于树,是为了丰富母体,并不是做寄生虫,一味索取,不知奉献。而它们成熟之后离开母体也是一种使命的完成。

用不着唱歌,只需那一场风一场雨,秋叶便可于风雨中飘飘落下。

这是自然之秋徐徐拉开的序幕,把广阔天地作背景,把生命飞旋成这大舞台上最真实的道具。

树叶可为演员,而人却并非戏子,再好的戏剧于他们也是戏剧。然而,他们远是被这壮观的落叶场面吸引了,他们观摩着这大自然最好的舞剧,感到心神俱清俱纯。

一个远来的游子,被这舞剧所表演的热爱生命的主题而深深感动。他拾起一片落叶久久看着,看着,直到自己的身心也被那红得透明的秋叶点燃,发出劈劈啪啪的燃烧声。

游子于寂寞无声的街道上走了。那身影在白杨潇潇的原野上越来越小,最后,终于也走成一枚秋叶,镶在故乡初秋的风景里。

1.此文中写产生“生命遗失的痉挛和苦痛的挣扎”是由于()

A.热爱生命,珍惜生命B.未完成功业的遗憾

C.贪图名利权位,畏惧死亡D.病痛的折磨

2.“这是秋叶生命的涅槃。”一句中“这”指什么?如何理解“涅槃”?

3.文章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拟人

C.拟物D.象征

4.结合上下文,领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1)由死回生,它们附着于树,是为了丰富母体。

(2)直到自己的身心也被那红得透明的秋叶点燃,发出劈劈啪啪的燃烧声。

5.根据文义,运用文中词语或略作改动,归纳秋叶所体现出的精神。

(二)阅读《摆渡自己》,回答问题。

①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②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

③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④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来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⑤二十岁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才在轮椅里给自己折了这只船,将自己从死亡的诱惑里摆渡出来,“决定活下去试试”。

[4]

[5]

[6]

[7]

[8]

[9]

⑥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讨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时间”的箭头……

⑦在苦难的岸边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

⑧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阴天、雨天、雪天,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折磨人生的情景,常常突然间就横亘在面前。

⑨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

⑩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出绝望的深渊。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叠叠的黑暗。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也许我们不曾经历感情的剧痛,不曾经历失败的打击,不曾经历无路可走的绝望,可是晴朗的日子里也常会有阴风晦雨袭来。它像一只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鼓噪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这种时候,我们同样需要一只船来摆渡自己。这只船也许是去听一场音乐会,也许是捧起一本书,也许是去给互联网的网友发封电子邮件,也许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门。

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挫折,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猝不及防()自怨自艾()阴风晦雨()蹂躏()

2.解释词语。

(1)万念俱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怨自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给自己折了一只船”是一种什么样的说法?含义是什么?

4.第⑤段引述故事,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实际是指什么?

5.第⑧段中的“阴天、雨天、雪天”,具体指什么?

6.本文的结尾说,“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应如何理解?

7.综观全文,对标题“摆渡自己”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正确对待自己,扬长避短,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B.碰到苦难、折磨时,要善于回避,使自己超脱出来。

C.要善于面对各种苦难,寻找方法途径,战胜不幸命运。

D.要善于用巧妙的方法排解内心的痛苦,转移折磨。

三、文言文阅读

【考题展示】

(2005年南京市)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乙】

[4]

[5]

[6]

[7]

[8]

[9]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①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日:“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日:“日近。”元帝失色,日:“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世说新语》)

注:①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及其日中如探汤()(2)元帝异之()

2.下列与例句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A.朋帝问何以致泣B.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C.皆以美于徐公D.策之不以其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译文:

(2)何故异昨日之言邪?译文:

4.【甲】段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的。

【解题思路】

第1题考查文言实词,第2题考查文言虚词,第3题考查文言翻译,第4题考查内容理解。这四个方面都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解答字词句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内容理解则有赖于对全文的反复揣摩和把握。

答案:1.)(1)热水;(2)对……感到惊奇2.C3.(1)谁说你见多识广呢?(2)为什么和昨天的话不同呢?4.太阳何时距离人远(近);长安和太阳哪个远(近);聪慧(意思同即可)

【一试身手】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③卮(zhī):古代装酒具。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引酒且饮之引:②夺其卮曰其:

③遂饮其酒遂:④终亡其酒亡:

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本文的文体是。

4.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

四、写作

【考题展示】

(2005年杭州市)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月1日,风和日丽。杭州某景点游人如织。人们泛舟于纵横的河道,穿行于青翠的丛林,徜徉于碧绿的田野,陶醉于这优美的自然风景。游人之中,一对父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年幼的儿子,手拿塑料袋,不时地拾捡着路旁被人丢弃的食品包装袋、废纸、果壳……人们见了,不禁驻足,纷纷弯腰拾捡废弃物。啊,好一道亮丽的风景!

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解题思路】

这道作文题的提示语非常详细。可以写真实的自然风景,也可以写人生“风景”;可以写实,也可以虚拟;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总之,留给大家自由发挥的空间巨大。

不过,“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构思的角度是不能太宽泛的。此时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话题范围对应起来,寻找一个自己感触最深的人、事、景、物等,做到定位、定向。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文体展开,使自己的人生感悟恰切地和文体样式、表现方式紧密结合。最后在语言表述上再确定好风格。此时就可以下笔为文了。

[4]

[5]

[6]

[7]

[8]

[9]

范文:

风景之美

保尔站在硝烟弥漫的战场,炮声响彻云霄,惊天动地。突然一颗炮弹呼啸着飞向保尔,瞬间,他,倒下了,而他的话却回荡在战场上。他又站了起来,在另一个战场上,屹立不倒。穿越时空,我惊讶地问道:“是什么促使你又坚强地站起来?”他回答说:“是信念!”

我回想着那幅画面,这该是一幅怎样的风景?

突然,我领悟到原来“信念”就是风景,真美。

鲁迅先生用他抑扬顿挫的笔锋唤醒了千百万人民的灵魂。先生把手术刀换成了笔杆子,因为他知道,医好他们的身躯,不如医好他们的心灵,他呐喊,在人民中他欣慰地得到了共鸣。“是什么让你放弃了理想,弃医从文?”我看着瘦小的身躯问道。“爱国”声音仍是顿挫。

我想像着他写文章时的激昂,这又是一幅怎样的风景呢?

突然明白“爱国”就是风景,好美。

“采菊冬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一边浇水一边吟。他虽然有远大的抱负,但是朝中的腐败,让他无用武之地,所以他隐居山中,也好不自在。我轻言轻语地问:“汝果弗朝,心甘之。”他对曰:“心平气和也哉!”

满园菊花飘香,这又是怎样的风景呢?

突然明白“平静”就是风景,好美。

风景是心中的那一份信念,让你奋发向前,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风景是爱国的那一份情意,让你慷慨激昂,开拓属于自己的区域。

风景是内心的那一份平静,让你安逸自在,营造属于自己的氛围。

【点评】

本文作者的构思别具一格:用大胆的想象,穿越时空,精心组合了中外文学史上三位名人的事迹——保尔的坚强、鲁迅的激昂、陶渊明的高洁,采用问答——“我”与历史或文学人物的对话的形式,提炼和阐释“风景”的不同内涵——“风景是心中的那一份信念”、“风景是爱国的那一份情意”、“风景是内心的那一份平静”。而结尾的归纳总结,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一试身手】

爱是我们生活中永恒的主题。一学期以来,在你和同学、老师相处的日子里,一定能感受到爱的温暖。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从平凡的小事中感受到爱的温暖,要有真情实感;②写中学里的同学或者老师;③书写工整,500字以上。

单元综合检测

常规检测

一、1.A2.弦;冉冉;剔;溘;愧;致3.A4.①指受益很多;②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③比喻严格督促使之进步。5.D6.略7.D8.略

二、(一)9.①洗涤②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10.理想的意义。11.“大写的人”指脱离了低级趣味,有崇高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止的人。“庸人”指一般的人,即无理想、碌碌无为的人。12.提示:注意写出理想对不同人的不同意义。

(二)13.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只有。14.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城市的飞尘里15.我们生活在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16.表现同伴的自由快乐,也衬托出行道树在城市烟尘里默默奉献的品质。17.以苦为乐,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

(三)18.①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②在一个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19.简单的家庭生活,纯粹的科学研究。20.不可以。“坚信”是坚决相信,语意比“相信”重,更能说明作者的生活态度。21.属于“梦想家”。22.作者的意思是希望国家能给予她最大的自由,让她能不受干扰地从事科研工作。

[4]

[5]

[6]

[7]

[8]

[9]

三、23.①“说”通“悦”,愉快。②“女”通“汝”,你。③最后一个“知”通“智”,聪明。24.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学而习之,不亦乐乎。25.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26.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③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27.略

中考联网

一、1.diàn;chú;bǐng;shē2.A3.B4.①~⑥略⑦《论语》是记录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书,共二十篇、儒家。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教育家。5.①比喻;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表现了白兔对月亮的喜爱。②拟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行道树经受的痛苦,表现行道树的奉献精神。③排比;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强调第一次的经历很丰富。

二、(一)1.C2.指秋叶悠然飘落,超脱潇洒的姿态。当树叶走过自己的生命历程,面对秋天的到来,没有苦痛,没有迷恋地飘落。真是达到了一种涅槃的自由。3.A(将自己比喻成一枚秋叶)4.(1)秋叶的飘落在天地间形成一道壮美的风景,辉煌了母体,落到地下,变成养料,滋润养育了母体。(2)游子的思想感情被秋叶旺盛的生命力和超脱潇洒的的奉献精神强烈震撼,把秋叶的精神融进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当中。5.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热爱生命,超脱潇洒。(二)1.cùyìhuìlìn2.(1)一切想法、打算都破灭了。形容失意或遭受沉重打击后的极端失望心情。(2)自我悔恨。艾:治理、改正。3.比喻的说法。(或“形象的说法”)扬起生活的勇气,找到一种拯救自己的方法。4.用写作(或“创作”)的方法活下去(或“拯救自己”)。5.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6.寻找拯救自己的方法在于自信,在于不丧失成功的希望,而加上“常常”一词,又说明自信不失望也并非是绝对有用的方法,因为人也有不能主宰自己的时候。7.C

三、1.①引:拿、举。②其:他的。③遂:于是、便。④亡:丢失。2.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画它的脚呢?3.寓言4.示例:做多余的事情,有时出力不讨好;做事情要把握好分寸,否则好事会变成坏事。

四、略

    相关推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 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人教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检测试题:第二单元(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第五单元 2017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检测(新人教版)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第二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检测题 2016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 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教案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目标检测卷·第二单元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检测试题:第一单元(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2017年初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检测(新人教)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第三单元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第六单元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第五单元 初三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 第一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达标检测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语文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七单元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I卷〕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题:第三单元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题:第四单元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高二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上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目标检测卷·第六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目标检测卷·第四单元 初三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综合提优测评语文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目标检测卷·第五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目标检测卷·第一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目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检测卷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第七单元(上)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1-6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卷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综合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河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高二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I卷〕 河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实践:演讲 2017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