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芦花荡》教学实录

小编: :admin

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芦花荡》教学实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芦花荡》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鲁教版)七年级下册,是第一单元(战争单元)的第3篇课文。体裁是小说,为著名的“白洋淀”派作家孙犁的代表作品之一。叙述的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故事”:一个智勇双全的“老头子”在护送两个女孩子进白洋淀的过程中,由于大意,导致其中一个女孩子受伤,于是设计痛打鬼子,讨还了血债。通过此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孙犁小说那散文化的结构和诗化的语言,并能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设计理念: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体裁特点,按照小说三要素的要求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深入品味。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救亡图存,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传奇的故事。比如发生在我们齐鲁大地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事。谁还能举出另外的一些人物和故事来呢?

生(七嘴八舌):小兵张嘎的故事……吉鸿昌的故事……马本斋的故事……地道战……地雷战……

师:呵,真没想到,同学们的小脑袋瓜里这样的“货”还不少,大部分都是从电影和电视上看的吧?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冀中平原上的一个故事。在美丽的白洋淀上,有这么一个老头子,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他仍像年轻人一样,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并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狠地教训了敌人。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课本第11页。

(教师板书课题:芦花荡,并结合注释简介作家孙犁及其作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芦花荡是一篇小说,所以我们就要按照小说的文体特点进行学习,谁还记得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生(思考片刻):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师:不错。学过的知识基本能掌握。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学习这篇文章要完成哪些任务。

(投影显示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的意义,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2、学会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故事梗概;3、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师:这篇文章篇幅相对来说比较长,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尽可能提高速度,读完后按照老师所提的问题进行思考,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

(学生读课文,老师投影出示问题:1、边读边勾画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字、词和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2、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3、本文的主人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试各举一例;4、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能表现出来?5、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10分钟后)

师:我们首先撇开问题,自由地发表一下初读这篇文章的感受,可以整体谈,也可以结合自己刚才勾画的要点来谈。

生1: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美,尤其是里面的景物描写,比如这一句:“月明风清的晚上……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生2:我觉得文中的老头子很勇敢,也很有心眼儿,他能很巧妙地把鬼子骗到他埋有鱼钩的地方去……

师:“勇敢”和“巧妙”这两个词儿用得好,但“骗”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太恰当,能否改个词?

生2:“引”行吗?

师:好!就用“引”。再者,你说他“很有心眼儿”,是坏心眼吗?(学生笑)

生2:不是。

师:那用个什么词来形容比较适合些?

生2:机智吧。

师:不错,很准确。其他同学继续发表意见。

生3:我认为结尾写得不错,很像一个电视的镜头。

……

……

师:同学们谈的都非常好,可见刚才读得很认真。读书就是要这样,忠实于自己的感受,教辅资料上说的再好,那是人家的,只有自己思考的结果,才是有价值的。下面我们按照屏幕上的顺序,从第2题开始,展示一下刚才阅读的成果。

生:我说第2题。本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驻扎在白洋淀的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

师:很好。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这些要素交代得都很清楚。

生:本文的主人公是那位六十岁的不知名的老头子。人物刻画的方法基本上都用到了,有外貌描写,有语言描写,有神态描写……

师:哪位同学还能补充一下?

生:还应该有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

师:这些描写能从文中找出例子来吗?

生:外貌描写在第4段,“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师:通过这些描写,概括一下老头子给你的印象。

生1:很精神。

生2:很有气势。

生3:老当益壮。

师:好。“老当益壮”这个词概括得好。恰当地形容出了老头子的精神风貌。

生:语言描写有……

生:行动描写有……

生:心理描写有……

生:神态描写有……

(老师根据学生所找出的内容,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引导并概括)

师:小说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最主要的,那老头子的性格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来?

生1: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师:请具体谈一谈。

生1:他有高超的水上本领,而且老当益壮,所以很自信;当大女孩子挂了花后,他觉得自己“没脸见人”,表现他很“自尊”。

师:那么,“过于”这个词应该怎么理解呢?仅仅是“很”或者“非常”的意思吗?

生2:我觉得应该还包含有“过了头”的意思。

师: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2:他自信得过了头,才导致大女孩子受了伤。

师:说得有理。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实际上,本篇小说的情节发展,无不与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有关系。试想,假如,他不过于“自信”,女孩子就不会受伤,就不会引出他“痛打鬼子”的情节,同学们说对吗?

生:对。

师:他的性格仅仅是这么一句吗?有时候课文并不直接告诉我们,还需要我们根据内容自己概括,下面同学们再讨论一下,看看老头子还有什么性格特点?

(学生讨论)

生1:老头子的爱国抗日的热情高涨。他工作范围很广,但他什么要求也不提。

生2:他爱憎分明。对自己人,比如说两个女孩子,他无限疼爱,但对敌人,他则满腔仇恨,文中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那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生3:我觉得老头子是一个英雄人物,因为他智勇双全。他预先在水中设好埋伏,引诱鬼子上当,然后痛打了鬼子。

师:很不错。如果我们把那句“过于自信和自尊”和同学们刚才归纳的这些合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主人公的性格,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老英雄的形象了。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小说作者并不单纯是为了塑造人物而塑造人物的,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这就到了我们的第5个题目,本文的主题是什么呢?

生1:我觉得主要是反映我们的抗日战争一定会胜利。

生2:连六十多岁的老头子都这么厉害,日本鬼子迟早要完蛋的。(学生笑)

师:是啊,作者不说老头子姓氏名谁,一个很重要的用意就是告诉我们,在当时的白洋淀上,像老头子这样的“无名英雄”比比皆是。更不用说青壮年了,他用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这就是文章的主题。

三、再读,品味语言。

师:《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中一个原因,是得益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

(学生速读课文,勾画景物描写的句子,四人一组讨论)

生1:“敌人”和“炮楼”两个词,写出了白洋淀的环境和严峻的气氛。“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写出了水的清澈和自然环境的优美。在这优美的环境中,却有“敌人”的监视和阴森森的“炮楼”,给人的感觉特别不好。

师:那么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色彩吗?

生1:作者虽然没说,但他肯定是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非常愤恨日本鬼子。

师:对,就是这样。哪位同学继续谈。

生2:“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写出了白洋淀人民不屈服的意志和战胜敌人的决心。

生3:文章的倒数第2段,作者写到“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段景物描写,我觉得它烘托了老头子在痛打鬼子后的愉快和自豪的心情。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在小说的三要素中,有时候“环境”描写虽然不如人物和情节着墨多,但它也是不可或缺的。就像这篇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一样,它很好地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要注意学习。课下,请同学们动笔仿写几句,写写我们这儿的美景。

师:其实,文章值得品味的地方决不仅仅是这些,下面,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文中找出几处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品味一下语言。

生1:我要分析的是第一段的“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里去了。”深夜里水鸟才敢出来,白天都藏到窝里躲避炮火,说明当时这个地方正处于日寇占领、严密的封锁中。

生2:“敌人监视着芦花荡”这句话值得品味。他们自己进不了芦花荡,但是想用这种方法困死抗日的军民。

生3:“每到夜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亮,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这句话说明敌人的阴谋并没有得逞,里面的人有吃有喝,根本困不死。这说明了我们的智慧。

……

……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可见学得很认真。这篇文章作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集中反映了孙犁先生明丽流畅的笔调和秀雅隽永的风格,课外,同学们可以阅读《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更全面地了解孙犁的作品。

四、总结反馈,收束课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块学习了孙犁先生的名篇《芦花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有不少收获,可以谈一谈自己的所得。

生1:小说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最主要的,作者也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生2:老头子给我的印象很深,他智勇双全,有强烈的抗日的爱国热情,是白洋淀人民的优秀代表。

生3: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很成功,起到了渲染故事的气氛的作用。

生4:还起到了烘托人物精神的作用。对了,刚才老师还讲到它能加强抒情的韵味。

生5:学习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要反复读,细细品味语言,并要学会积累优美的语言。

……

师:不错,收获挺多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仅仅是一篇文章,远不是作家的全貌。希望同学们能多读一些这样的优秀作品,以丰富自己的文学修养。要知道,读书,是要占领制高点的。

好,下课!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芦花荡》教学实录的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芦花荡》课堂实录 《芦花荡》课堂实录 芦花荡 初二上册《芦花荡》课堂实录 芦花荡 芦花荡 芦花荡 芦花荡 《芦花荡》 2芦花荡 《芦花荡》教案 《芦花荡》教案 2 芦花荡 《芦花荡》通案 《芦花荡》教案2 《芦花荡》教案3 《芦花荡》教案18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案1 《芦花荡》教案4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杂谈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反思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反思 《芦花荡》教学案例 《芦花荡》赏析 《芦花荡》教案5 《芦花荡》教案6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反思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 说课稿 《芦花荡》说课稿 《芦花荡》说课教案 《芦花荡》教学设计4 《芦花荡》教学设计10 《芦花荡》教学设计9 芦花荡说课稿 《芦花荡》课本剧 《芦花荡》预习学案 《芦花荡》 教学设计6 《芦花荡》优秀教案 《芦花荡》教学设计2 《芦花荡》教学设计5 《芦花荡》教学设计12 《芦花荡》教学设计2 第2课《芦花荡》 《芦花荡》说课稿 芦花荡说课稿 第2课《芦花荡》 《芦花荡》学法指导 《芦花荡》教案设计 《芦花荡》精品教案 《芦花荡》教学设计1 《芦花荡》教学设计11 《芦花荡》教学设计3 到文本的深处漫溯──《芦花荡》教学实录及反思 《芦花荡》教案设计 《芦花荡》教材理解 《芦花荡》教学设计3 《芦花荡》教学设计1 《芦花荡》同步练习 《芦花荡》结构分析 《芦花荡》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