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学案

小编: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学案

v 考点聚焦1、判断说明对象及正确体会说明对象特征;

2、辨别说明方法,理解其表达作用;

3、辨析说明顺序;

4、理解分析说明语言的特点及其作用;

5、从探究角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性试题)。

学习目标:

1、判断说明对象及正确体会说明对象特征;

2、辨别说明方法,理解其表达作用;

3、辨析说明顺序;

4、理解分析说明语言的特点及其作用;

5、从探究角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性试题)。

学习重点:

1、判断说明对象及正确体会说明对象特征;

2、辨别说明方法,理解其表达作用;

3、辨析说明顺序;

4、理解分析说明语言的特点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

从探究角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

综合复习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 激情导入:

二、 前提测评:

你了解哪些说明文的常识性知识?

三、 温故知新:

(一)、从说明对象角度指出下列说明文的类型:(说明文的分类:从说明对象的角度,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1、《故宫博物院》2、《统筹方法》3、《死海不死》4、《中国的石拱桥》5《苏州园林》

(二)、指出下列文章说明的对象:(一般说来,说明的对象是文中所要具体介绍的事物或要解释的事理。)

1、《故宫博物院》2、《万紫千红的花》3、《死海不死》4、《苏州园林》

(三)、明确下列文章说明对象的基本特征:(事物的特征指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1、《中国的石拱桥》2、《雄伟的人民大会堂》3、《苏州园林》

(四)、请分别指出下列文段采用的说明顺序:(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辨别时要抓住文中标志性词语)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 )

(2)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

(3)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

下列各题各属于哪种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一般有:从整体到局部:从结果到原因:从特点到用途: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一般到个别等)

(1)《中国石拱桥》介绍赵州桥特点先介绍全桥再介绍大拱、拱圈等。

(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先介绍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再介绍他消亡的原因。

(3)一般的产品说明书,先介绍特点再介绍功用。

(4)《苏州园林》先介绍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的顺序,再介绍细微之处。

(5)先总说石拱桥的特征,再举例赵州桥和卢沟桥进行具体说明。

(6)《落日的幻觉》先描写日落时的种种景观,然后阐述各种日落现象背后的科学。

(7)《中国石拱桥》先说世界石拱桥,再说中国石拱桥。

(五)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具体真切 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 分类别:条理清晰 打比方:形象生动 作比较:突出强调 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 列图表:直观形象 摹状貌:生动形象 作诠释:具体解说 作引用:增强说服力或趣味性)

1、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2、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

3、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4、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

5、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状万态,惟妙惟肖。

6、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唐朝的张嘉贞说它是“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三)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云出月,长虹饮涧”。

(回答模式: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的/具体的/生动的/清楚)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 特点)

(六)、体会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1、“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乔木。”“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很可能”有何表达作用?

3、“红玫瑰大厅的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得多了”,句中的“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说说理由。

(答题方法:1、表态:不能删;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3、若删去或更换,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七)、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总分总、总分、分总)、承接式(体现程序)、并列式(并列的几方面依次说明,例如说明书)、递进式(例如:《向沙漠进军》先写为什么向沙漠进军、再写怎样向沙漠进军、最后写向沙漠进军的前景如何。)。

(八)、说明文的整体阅读方法:

1、加强整体意识,通读原文,整体感知材料内容:

了解大意,理清说明方法和顺序,各段间联系,找出重要句子和关键词。

2、审清题干,筛选整合信息:

确认命题角度、阅读范围和答题方式;归纳筛选范围的内容,发掘其隐含信息,并对信息一一辨别。

3、 结合文本,寻求答案:

强化文本意识,提取题干主要信息后,对应到相应语段,进行定位阅读,寻找答案。不能够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可据文意,利用文中相应的语句或词语作相应回答。

4、 拓展思维空间,突出思维创新:

现在说明文语段体现“大语文”的观点,出一些说看法、提建议、说创意、拟广告语、拟方案等开放性试题,要求我们克服思维定式,调动生活积累,拓展思维空间,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用完整的语句或段落来表达。

四、中考热身:

(一)、

龙卷风是底层大气中最强的小尺度涡旋系统,具有奇特的外形和巨大的威力。它从雷雨云的底部向地面垂下一个弯曲的云柱,上大下小,远远看去,如同1象鼻在空中游动。由于强烈的吸力和旋风,2“象鼻”所到之处,地面上的沙石、碎片、尘土和包括人在内的其他各种物体,都会被抛到半空,飞舞飘移。在水面上则吸起高大的水柱,四周浪花飞旋。几分钟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留下的是一场灾难:树拔车翻、墙断屋破、人畜伤亡。强龙卷风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1925年3月18日美国出现一个;罕见的强龙卷风,行程360公里,沿途造成689人死亡,1980人受伤。1956年9月24日上海出现的一个强龙卷风,把11万公斤重的储油桶轻轻地举起,抛到15米高的空中,而后落在120米远的地方。

1、本段文字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文中1、2处加点的两个“象鼻”的意思是:1(         )、2(         )

2、文中详细介绍了龙卷风的(         ),略写了龙卷风的(         )

3画横线的文字,综合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是为了(         )

(二)、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人类

(1)我们知道,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结合成为气体,在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光和下造成的。臭氧处于地球上空约10—50公里的平流层内,其浓度最大处在离地面约20——25公里处,是罩在地球上仅3毫米的一层薄薄的“面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臭氧层。别看这薄薄的3毫米,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却很大,臭氧层能“吞掉”90%以上的太阳辐射的紫外线,从而避免了紫外线对人体及地球上所有生物造成的伤害。

(2)科学家最近的研究观察表明,从全球来看,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正在逐年减少。科学家们通过卫星的观测计算,年减少速率约为1%。目前,温带地区上空的臭氧减少了6%——7%,而南极上空减少了40%,出现了臭氧“空洞”。科学家预测,今后50年内,大气中的臭氧含量还将减少5%—9%。现今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已扩展到相当于北美洲那么广阔,有珠穆朗玛峰那么高。科学家们还发现,目前甚至在北极、欧洲的上空也出现了“臭氧空洞”。

(3)影响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变化的因素很多,除了天文因素即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外,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也可影响到臭氧含量的变化。如火山喷发可使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减少。而核爆炸、卫星发射、喷气式飞机的飞行及工农业生产、生活、机动车辆等所排放的大量废气和氯氟碳致使大气中的臭氧大量的被分解成氧分子,也可使臭氧含量减少。不久前美国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世界各地如果继续以目前的速度使用各种化学品,排放各种有毒化学气体,21世纪臭氧层还将被消耗16.5%。

(4)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紫外线辐射到地球,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其主要危害有:1、引发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生。专家门研究测算表明,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2.5%,就会给世界带来47万个皮肤癌患者,其发生率近20%,将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命。2、臭氧层被破坏,会改变农作物生长的地理环境,而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3、臭氧含量减少回给整个地球气候带来变化,可使气候变暖,雨量增多,加速极地冰块的融化,海平面上升,使大片海滨地区有被淹没的危险。

(5).面对臭氧层变化的趋势及其造成的危害,科学家们发出呼吁:世界各国必须携手加强合作,刻不容缓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工农业生产、生活废气的排放,尽量不使用各种化学品,以至完全停止使用氟化碳及各种化学品,加速开发各种氟化碳的替代物,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臭氧层免遭进一步破坏,以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

1、请概括第(1)自然段的内容。

2、“是罩在地球上仅3毫米的一层薄薄的‘面纱’”一句中“仅”字的作用是:

3. (2)(3)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其中第(2)段运用的说明方法的作用是:

4、(2)(3)(4)自然段,

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结构安排是_______顺序。

5、影响大气中臭氧变化的因素有: (                                                          )

 作者重点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的结构安排是非常严谨的,采用了______的形式。

7、面对臭氧层的被破坏,科学家们发出了呼吁,作为中学生,你应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请简单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自然的现象——风

[叶冰]

大自然的现象真是千奇百怪,风就是其中的一种。

风,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走动。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像个慈祥的母亲,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又像恶煞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总之,它是变化无常的。

那么,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只不过,空气有时流动得快,有时流动得慢罢了。地球上,有6个空气流动系统,即6个风带:南、北信风带,南、北东风带和南、北西风带。由于这6个风带的纬度、方向和速度的不同,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不同种类的风。

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形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

风对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的原理,给船加上风帆。于是,帆船就成了沟通各大洋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明代,郑和7次下西洋使用的帆船就有2000多吨重,足以显示当时造船业的高度发达及风的巨大作用。近代,由于热机的发明,帆船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由于现代的"经济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反复冲击,帆船的地位又逐渐回升了。日本曾提出造5万吨的风帆货轮的方案,荷兰也设想建设更大吨位的集装箱船。新型的帆船会乘风破浪地驰骋在辽阔的海洋上。

我国人民很早就利用风车来磨面。现代,美国的一家研究机构做了一个大风车,用来发电,其发电量足够一个1500户人家的村镇使用。美国还想造功率更大的风力发电机组,来解决当前能源危机"。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利用风的原理,制造风洞,研究气流,一定会有新的进展。不过,风也有它有害的一面。美国出现过的黑风暴,曾席卷大半个国家,将3亿吨优质土统统吹入大西洋,给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我国沿海的台风、墨西哥湾以及加勒比海的飓风,都给当地人民带来灾害。

风是大自然的现象,它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是,人是大自然的主人,他们有能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更好地造福人类。

1、说明对象及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顺序的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见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明文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爱恨情仇

(1)并不是只有人类和动物才懂得爱和恨,植物也有“爱和恨”。当然这种“爱和恨”不是感情的表现,而是体现在生长状况上:有的植物能和睦相处,有的则是“冤家对头”。

(2)科学家经过实践证明:洋葱和胡萝卜是好朋友,它们发出的气味可驱赶对方的害虫;大豆喜欢与蓖麻相处,蓖麻散发出的气味使危害大豆的金龟子望而生畏;玉米和豌豆间种,两者生长健壮,相互得益;葡萄园里种上紫罗兰,能使结出的葡萄香甜味浓;玫瑰和百合是好朋友,把它们种在一起,能促进花繁叶茂;旱金莲单独种植时,花期只有一天,但如果让它与柏树为伴,花期可延长三四天;在月季花的盆土中种几棵大蒜或韭菜,能防止月季得白粉病。美国科学家用根、茎、叶都散发化学物质的莲线草与萝卜混种,半个月内就长出大萝卜。

(3)相反,有一些植物则是“冤家对头”,彼此水火不容。如丁香花和水仙花不能在一起,因为丁香花的香气对水仙花危害极大;郁金香和毋忘草、丁香花、紫罗兰都不能生长在一起,否则会互不相让;小麦、玉米、向日葵不能和白花草、木槿生长在一起,不然会使这些作物一无所获;另外,黄瓜和番茄,荞麦和玉米,高粱和芝麻等,也都不能种在一起。

(4)研究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是一门新兴学科——生物化学群落学。科学家认为,这门科学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规划城市绿化,美化环境,合理布局农作物种植。在栽种植物时,应注意把相互有利的栽在一起,千万不要让“冤家对头”同居,以免同室操戈,两败具伤。

1. 植物的“爱和恨“体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豆为什么喜欢与蓖麻相处?为什么说玫瑰和百合是好朋友?(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波浪线画出来。

5.丁香花和水仙花不能在一起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物化学群落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这门科学对人们的生活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复习 2016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 201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说明文阅读训练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说明文科技篇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教案:第30-32课时说明文阅读 2011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说明文阅读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 郴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训练:说明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理清说明结构篇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理清说明顺序篇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精选:动物类说明文阅读 2011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分类复习:新闻类 2011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分类复习:建筑类 2011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说明文阅读1 2011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说明文阅读2 语文中考复习:中考总复习阅读(文言文阅读)复习第一课时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说明文概括中心思想篇 语文中考复习: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复习:小说阅读 富安中学重点班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试题:说明文阅读 语文中考复习:中考复习之古诗文阅读 中考语文阅读试题说明文 201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说明文阅读与写作 201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破解 201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破解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说明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 2011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阅读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 高考散文阅读复习学案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说明文阅读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及技巧 期末总复习说明文部分学案:阅读科技说明文的金钥匙 2010年中考备考: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教案:第33-35课时小说阅读 2013中考语文考点分析指导:说明文阅读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现代文阅读该怎么复习 2010中考语文:现代文说明文阅读技巧 中学生阅读与训练课外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的复习指导 2017中考语文备考指导: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指导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散文阅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策略 富安中学重点班语文周日复习试题及答案: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理解:中考考点及答题技巧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比较阅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指导 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说明文阅读 2011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迁移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的复习指导(1)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的复习指导(3) 2016年中考语文考前复习: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复习:议论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 说明文的阅读考点和方法 2011年中考语文记述文阅读复习 中考文言文阅读题之复习应对 2011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小说阅读2 2011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小说阅读1 201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复习 中考语文一模备考说明文语言复习方法 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文学作品阅读 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的考点解析 中考语文考前复习资料:记叙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怎样阅读童话 中考语文复习:《孔乙己》中考阅读题集锦 语文中考复习:中考名著阅读试题浅析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4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3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复习:抒情散文阅读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5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之文言文阅读 2017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科普:说明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复习:叙事散文阅读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抒情散文阅读 2013中考语文考点分析指导:阅读复习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1) 2017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说明文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攻略(2016)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攻略(2016)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4)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5)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3)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8)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6)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2)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7)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说明文阅读复习试题 高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临考复习题—文言文阅读专题(8) 初二语文期末考试阅读理解说明文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