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屈原》课文知识点

小编:

一、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其作品想象大胆奇特,感情炽烈豪放,具有浪漫主义的显著特色。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等。

二、故事背景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写于 1942 年 1 月,时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反动派又消极抗日,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大肆捕杀爱国抗战的军民,“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于是,针对政治现实,郭沫若创作了《屈原》, 用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抒发人民的愤慨。作者曾说:“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剧中,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和邪恶,爱国和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三、理解词义 1.咆哮: 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 2.诡谲: 狡作,狡。这里指鬼鬼祟祟的样子。 3.瘦削: 形容非常瘦。 4.鞠躬: 1.小心谨慎的样子:~如也。~尽瘁。2.弯身行礼:~道谢。深深地鞠了个躬。 5.收揽:收买拉拢;广为招纳。~人心。 6.非难: 指摘和责问:遭到~。他这样做是对的,是无可~的。 7.睥睨: 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一切。 8.污秽: 肮脏的;不洁净的。 9.犀利: 坚固锐利。又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目光等的尖锐锋利。 10.景仰: 意思是仰慕;佩服尊重:~先生的为人。 11.虐待: 用狠毒残忍的手段对待人或动物。 12.雷霆: 1.雷暴;霹雳。2.比喻威力或怒气:~万钧。大发~(大怒)。这里指疾雷。 13.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哗:喧哗。哗众:使众人兴奋激动。

四、问题归纳 1.本剧开篇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 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交代了当时的自然环境: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2.从靳尚出场前后的动作描写(“除去面罩”“把面巾蒙上”)和神态描写,以及与郑詹尹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靳尚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对屈原恨之入骨,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与南后等奸佞们排挤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彻底地消灭他,暴露了他凶狠、残忍、毒辣的嘴脸。

3.此处的舞台说明对屈原的动作、外貌进行了必要的交代。试分析交代这些的作用。 为读者理解下文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爱国者的形象。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系有长链,“玄衣”“披发”,但他大义凛然,伫立睥睨,目含怒火,坚贞不屈,满腔愤怒,即刻就要喷涌而出 !

4.此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呼告、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是屈原对风的深情呼唤,流露出对风的急切期盼,他希望风能驱走无边无际的黑暗,迎来生机勃勃的世界。

5.如何理解“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一些花草树木”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写出了诗人对风的呼唤,也是诗人充满矛盾的独白。尽管他清楚地认识到黑暗势力强大,但他还是热切地呼唤与祈求风的咆哮,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光明的未来做一点儿贡献。

6.屈原对神鬼偶像的痛斥有什么特点 ? 其一是针对性 : 东皇太一和云中君是天神和云神,屈原痛斥他们“高坐在神位上”“产生黑暗”;东君是太阳神,理应心地光明,屈原指斥他“也害羞吗 ?”“完全是一片假”;“湘君”“湘夫人”这一对湘水之神是会“痛哭几声”的,屈原揭露其结果只是哭出“打奴隶的刑具”;至于主宰人生死祸福的“大司命”“少司命”“只有晓得播弄人”。其二是象征性:结合前后剧情可以看出屈原痛斥诅咒的锋芒指向的正是楚国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7.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句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三个倒装的呼告句组成排比句,强调了要赶快行动起来。三个“毁灭”构成反复,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他呼唤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的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不说把黑暗毁灭,而说“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更突出了与黑暗社会不共戴天的仇恨,表现了他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8.从文中屈原独白部分,你觉得屈原的性格有何特点?你从屈原的身上能否看出作者的影子(或情感态度)? 屈原独白部分是屈原性格的缩影,是屈原精神的化身。屈原热爱祖国、人民,愿意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奔涌在他胸腔里的感情,悲壮激越、乐观自信、深沉坚定。屈原是一个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崇高理想、誓为光明和自由而战的不屈战士的形象。作者借历史上屈原的悲剧,展示现实世界中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激烈斗争,屈原的精神正是作者精神的写照。

六、课文主题 《屈原》一文主要塑造了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形象。诗人借屈原遭受陷害后的抒情独白,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相关推荐

    屈 原 屈原 课文《狼》知识点 屈原 《屈原列传》课文原文及译文 《屈原列传》课文原文及译文 《社戏》课文知识点 《枣儿》课文知识点 《屈原》教案 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 屈原(节选) 屈原的一生 屈原《离骚》原文全文阅读 屈原与楚辞 《马》语文知识点 18年中考语文知识点:文言虚词知识点 《屈原》教案3 《屈原》教案4 《屈原》教案1 九歌(离骚|屈原) 《索溪峪的“野”》课文知识点 语文知识点口诀 屈原与端午节 《溜索》知识点 《关雎》知识点 中考语文知识点:同音字与多音字知识点 《屈原》教学教案 《梅岭三章》课文知识点梳理 《屈原列传》人物谈 《屈原》教学设计2 屈原流放汉北考 《华南虎》语文知识点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记叙文知识要点 《边城》知识要点 《石壕吏》知识点 《老山界》知识点 《南安军》知识点 七年级课文《孙权劝学》知识点 《雨点》课文原文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红楼梦》常考知识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红楼梦》常考知识 《鱼我所欲也》课文知识点梳理 《雨点》课文原文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课文理解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课文理解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屈原的生平与作品 2017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 《别云间》知识点 标点符号知识点:顿号 2010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总结6:文体知识 《斑羚飞渡》语文知识点 标点符号知识点:分号 标点符号知识点:引号 小学语文知识点大全 从屈原投江说开去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文学常识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文学常识 2014年四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归纳 标点符号知识点:冒号 《唐雎不辱使命》课文知识点梳理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知识点梳理 《画风》 知识点精析 言语知识新视点 《劝学》知识点指要 《六国论》知识重点 《小石潭记》知识点 《荷花》知识点精析 屈原列传教案设计最新 屈原列传教案设计一等奖 《太阳》 知识点精析 《商山早行》知识点 《报任安书》知识点 《马说》知识点总结 《检阅》 知识点精析 知识就像“雨点儿” 屈原列传(词句疏通) 《屈原列传》复习学案 关于中考语文必备复习知识(基础知识点) 屈原《离骚》——三级吟诵美读课例 《绝招》 知识点精析 《争吵》 知识点精析 《翠鸟》 知识点精析 本课原作:天知地知 屈原《离骚》的艺术成就 解读司马迁《屈原列传》 屈原的名言名句解读 初中文言知识大盘点(三) 一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 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重点字词 初一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讲解 初中语文知识大盘点(中) 初中语文知识大盘点(上) 初中文言知识大盘点(二) 初中语文知识大盘点(下)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师说》知识点全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