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杂谈

小编:

〖让课外阅读插上兴趣的翅膀·开展课前阅读,丰富课堂容量〗

语文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双翼”。联系课堂教学内容,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课堂前后紧密联系,在不断地整合、激化、萌生过程中,提高阅读的广度、深度、力度,以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效率。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围绕“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发动学生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学生的图片展示、文字说明与教师的课件展示,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真切感受,提升语文素养。

〖为学生提供素材,有话可写〗

除了请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外,我还尽量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写作的素材。比如,在写场景的作文前举行运球比赛、拔河比赛,并提示学生边参加比赛边观察比赛场上的气氛,运动员、拉拉队员的神态、动作、语言;习作课上播放拍摄早上市场的录象。在写家乡的一种特产时,预先请家长为孩子准备自己喜爱的家乡出产的一种水果或蔬菜,还带到课堂上边观察、边品尝、边写作。学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后,学生们对于发动战争的侵略者充满埋怨、仇恨、对深受战争灾难的人民、儿童充满着同情,藉着学生的情感甚浓,我让学生给灾民或侵略发动者写信,因为有了写作的素材,因此,写作时,学生们就不再皱着眉头了。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文本·设身处地体验感情,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饱含着—个孩子对父亲的爱和渴望和平、谴责战争的真情实感。阅读此文,既要指导学生浮现父子生离死别时的情景,又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置换体验:如果是你与你父亲的生离死别,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这样体验,学生就会触景生情,与文本、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四是抓住特点想写法,留意领悟表达方法。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中、高年级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能轻视和忘却这个任务,应该自觉根据课文的行文特点,领悟作者写作本文所运用的突出表达方法。

〖让我们诗意地言说行动研究·心起涟漪情涌动,纸牍成篇话心语──教育故事〗

课程行动研究的第一要义就是教育教学实践。这也是其核心环节。在教学实践(行动)中,会经常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往往使人心灵有所撼动,情思不断涌动。它们就像教学生活中的璀璨明珠,在行动研究的征程上熠熠生辉。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事例,用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使它们成为真正意义的“故事”──“有根有梢,引人入胜,娓娓动听”。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在有计划地实施行动研究时,毫无疑问,预设具有弹性。课堂上出现的偶然或突发的事件不是令预设更加优化,就是让预设和课堂教学走向失败。但是,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种生成性环节定能让预设和课堂教学更加丰满,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以震撼。为了日后参考或警鉴,我们可以将课堂教学案例真实地记录下来。就像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课堂实录》那样,完全是师生语言和活动的再现,而不加评说。一位老师一直进行着“鼓励性评价提高语言效益”为主题的行动研究,在执教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后,对自己在提升孩子们悲壮情感方面的重大失败作了翔实的记录。请看:

上到课文第3节时,我觉得要让学生感受雷利和他妈妈看到爸爸遗体时的沉痛心情,从而初步激起孩子的悲壮情绪,激发他们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憎恶。这也是教学设计中所预设的。下面是实录:

师:谁愿意把这小节中感受最深的地方读给同学们听?

生1(略带悲伤):“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这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浸满了凝固的血”。

师(赞许):读得不错,为什么感动?

生1:读了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了爸爸的遗体,他的衣服上染满了鲜血,手表上还有凝固的血,看到这些我心里难过。

师:说出了心里话。(出示这段话)这段话还打动了哪些同学?(有不少学生举手)请你读,比他读得再悲伤些,行吗?

(生2点头,读得果然更悲伤,并且流泪了。)

师(摸着生2的头):你读得真好,都流泪了!流泪是悲伤的最真表现!还有谁来读?把这位同学比下去!

(生3应声而起,读得哭腔哭调,底下似乎传来些许笑声)。

师:真是一个比一个读得棒!还有要读的吗?

(调皮的、平时不太爱发言的生4举手,为了鼓励他,我点了他。哪知他一站起来就带着笑容,模仿民间哭丧的语调读了起来,最后竟然笑出了声。其他学生忍俊不禁,室内一片哄笑。)

师(训斥):笑什么?人家小超与小玲都读哭了,这才对!你们还笑!真是没有同情心!

(学生顿时默然)以下再指名读课文,没有人能读到位,尽管没有笑声,但悲壮的情感在学生的朗读中没有体现。

这是一个关于失败的课堂教学案例实录。虽然作者完全是叙说事件,但是透过详尽的故事叙说、精当的语言表达,我们既可以感受到作者刻骨铭心的失败之痛:本应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进入悲伤情境,体悟文中人物内心,唤起学生美好情感,可是由于评价语的失当把学生由“悲伤”误导到“哭读”,以致于事情走向了反面──学生更多地关注的是语言文字外的东西,即调皮生的拿腔捏调。预设与生成仅成矛盾,却无统一。岂不痛惜!又可以通过这个故事警诫自己:评价性语言要精当,对于生成性问题要适时适度引导、解决。

〖情感──课堂教学中的灵魂·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

每一篇文章中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悲或喜,或怒或忧……没有情感的文章就不成其为好文章。语文教材,往往也都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在教学时,我们如果忽略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单纯地讲解字、词、句,就会把语文课上成枯燥的说教课,使学生感到厌烦,失去学习的兴趣。没有情感的教学,就没有了灵魂。根据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校制定了“创设情境,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这一教研课题,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不能缺乏情感而独立存在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牢牢地抓住教材中情感这条主线,以文中之情感为纽带,积极创设各种情境,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去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去感受人物品德的高尚,去揭示平凡事物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改理念真正地在教学中得到体现,才能使学生真正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下面就此浅谈几点体会。

〖课堂,因“真”“实”而精彩·追求去伪存真的教学境界·以情感导说〗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可是,有些语文教师对此理解得比较片面,为了体现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不论学生发言时说些什么,都不加辨析地肯定、鼓励,甚至高度赞扬。例如在教学《东方之珠》时,学生在讨论香港夜晚的特点时,有的说灯光“五颜六色”、有的说“五彩缤纷”、有的说“五光十色”、有的说“五花八门”,教师不加分析,大声鼓励:“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样做,极易造成学生对这几个词语的混淆,不仅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会对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造成障碍。再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让学生讨论文中的“我”是怎样看待战争的。有的学生主人“我”讨厌战争,有的认为“我”反对战争,有的认为“我”愤恨战争,有的认为“我”憎恨战争………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没有作任何评价,只有一句简单的鼓励:“同学们说得都对。”接着便指导学生读“我”呼吁和平的语句。由于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对情感的体验不深入,因而读得平淡而没有底气。教师反复指导朗读,效果都不佳。这种看似对学生的尊重,实则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行为必须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去“浮华”求“求真淳”,追求真实的教学境界。

运用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说;一种是写。说是基础,是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师生角色的转换,由过去的学生听老师说,转换成老师也要注意听学生说。因此,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多说,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恰逢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我就抓住这一教学契机,课前先让学生去关注政治时事,了解伊拉克战事,然后再教学这一课。课堂上,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中一些难懂的语句,我巧设了情境,我说道:“战争似乎离我们很远,可是,有不少的国家却被战争的阴影笼罩着,在伊拉克正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呢,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伊拉克战争吧。”这时,我插播了电视正在转播的新闻镜头,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画面,让学生似乎走进了战争的硝烟里,画面上,伊拉克正在被轰炸,伊拉克儿童有的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有的失去了双腿,成了残疾,有的正举着双手乞讨……此时此刻,学生情感的琴弦被拨动了,他们有的看得张大了嘴巴,有的眼眶红红的,似乎要流下同情的泪水,一段精彩的说话练习就在这样的情境下展开了。下面就是引导学生说话的一个小片段:

师:小作者在失去爸爸,万分痛苦的情况下,代表中国的孩子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什么强烈的呼吁?

生一起回答: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接下来请你们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说说从中感悟到什么。(生合作学习,小组汇报)

生:课文第三自然段说:“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娇嫩的‘和平之花’正在受到威胁。”结合当前的形势来看,美国因为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这场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灾难,可见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娇嫩的“和平之花”正在受到威胁。

生:我从电视上看到伊拉克人民正在遭受美国的轰炸,美国有什么权利对伊拉克进行这样的打击,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严重伤害,愿战争远离我们,让“和平之神”在人间永驻。

生:我从电视画面上看到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灾难,很多人失去了亲人,有的是妻子失去丈夫,有的是孩子失去父母,有的是父母失去儿子……他们没有水,没有食物,可惨了。我们希望战争早日远离伊拉克人民,还给他们正常的生活。

生:为什么美国自己能够制造核武器,而不让其他国家制造核武器呢?

师:你真善于动脑筋,这个问题提得真好。下面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认为美国这样做,就是常言所说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生:我认为美国这样做,是想称霸全球,他们野心勃勃,我们应该提高警惕。

生:美国发展核武器,可能是为了在全球称王称霸,他绝对不允许其他国家也发展核武器来威胁他们的计划。

……

师:这几个同学,说得真棒。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好不好?(生鼓掌)

师:让我们同小作者一起来呼唤和平吧。(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那么,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老师平时布置你们关注伊拉克战争,下面请你们以“──—我想对你说”为题,谈谈你对伊拉克战争的了解及看法。老师要看看谁说的最棒。

生1: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我想对你说,你们是富有正义感的,最热情奔放的人,你们敢于同非正义的战争说不,你们的游行示威,对美国的行为进行了谴责,给了伊拉克人民最有力的声援。请你们为世界的和平再努力吧。

生2:伊拉克人民,我想对你们说,从电视上,我看到你们正在饱受战争的折磨,我对你们表示深深的同情,同时我也对美英联军的行为感到不满,我希望你们早日摆脱战争的阴影,拥有和平快乐的生活。

生3:布什总统,我想对你说,是你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你把许许多多的伊拉克人民推入了战争的苦难中,你应该向伊拉克人民道歉……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习了课文的内容,还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同学们还应坚持这种做法,多关注时事、关注人类,你们说好不好?

学生在那样的情景下,仿佛身临其境,情感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用充满激情的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把课堂教学推向又一个高潮,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咀嚼、消化、储备语言营养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口替作者说话,能更加真切地了解文章,能更深刻地体验作者表达的感情。朗读活动不能只追求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教师在教学时应采取各种形式的读,如轮读、领读、自由读、默读、齐读、分组读、扮角色读,特别是朗读、诵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与作者、教师、同学产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汇,给学生选择朗读内容,朗读方式的权利,还学生以朗读自主权。

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时,我让学生读读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生: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师:我听到你把三个“和平”一个比一个读得高,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因为他的感情越来越强烈,所以呼唤声越来越高。

师:还有谁有其他读法?

生:我认为三个“和平”应一个比一个读得低,因为爸爸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死不瞑目。

师:不错,很有自己的见解。请你来示范读一读。

生:爸爸的嘴张着……和平!和平!和平!”

师:爱动脑筋的你还有什么想法?

生:我认为四个“听见了”应该一个比一个读得沉重,因为为了捍卫和平,爸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生:我认为四个“听见了”应该读得越来越高,这才会引起全世界对和平的关注。

生:我认为“国旗”一词应重读,因为一般人的遗体是不可能覆盖着国旗的,爸爸的遗体覆盖着国旗,说明爸爸是为正义而死,死得崇高,死得伟大。

总之,在诵读传情中教师不要轻易地给学生定腔定调,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诵读,要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自我,读出个性,在课堂中读出“千姿百态”,让学生真正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重视情感体验,促进整体发展·情感体验与语言训练相结合〗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认知活动中,学生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思维,在情感体验时,学生体验的凭借也是课文的语言文字。情感体验与思维训练的结合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情感体验与思维训练是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进行的。无论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片段,还是一篇文章,我们都可以从语言训练中研究感情与思维的结合。如:我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中,请学生阅读相关的段落,找出描写这个孩子痛失父亲的句子来谈感觉,学生通过反复读这些句子,抓住了文中重点词、句子来用心体会。当学生读到“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时”,学生谈到:读到这时心里很难受,这个孩子的爸爸为了维护和平离家而去,他的承诺永远也不会实现的,这个孩子真是太可怜了。读到“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时,同学们谈了从血染的征衣及浸满血的手表这两处的细节描写,看出爸爸以身殉职,牺牲壮烈以及作者对这一幕的永生难忘。是啊,这血的记忆是最痛苦的,我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展示课文中的画面,以准确地传递情感,创作情感氛围,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引发孩子们涌动的情思,引领孩子们走进文中,去感受场景,见识人物,对学生进行感情上的陶治,使之与课文的情境融为一体,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捕捉灵感,获得精彩·灵感,帮学生在参与中抒发真挚的感情〗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你的教案如何工整,完备,如何精密,这仅仅做到了“知己”,准备十分充分的一堂课,可能是非常死板的一堂课;相反,如果把握住了灵感,可能会境界飞升。因此在灵感来临时,不要死套教案,要灵活运用,让它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帮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更深的人生感悟。

当学生们在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当他们通过大量图片文字了解到许多国家仍生活在战乱、死亡、恐惧中时,教师读给学生们的一首诗,“女儿,你走后爸爸第一次想写诗。居然写成了!我读给你听,你一定能听懂。你,正值豆蔻年华

……”(这是2004年9月1日武装分子占领了俄罗斯一所学校,造成335人死亡(其中半数是学生)后,一位父亲写给遇害女儿的信。)当时许多孩子沉默不语,甚至有两个同学留下了同情的眼泪。看到学生们已经沉浸于课文之中,教师一下子有了灵感,“现在如果让你对一些人说点什么,你最想对谁说?说些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个个学生站起来说着自己的心里话。有的同学安慰雷利告诉他不要伤心,并为他有这样的爸爸而感到骄傲;有的同学双手合实告慰了雷利父亲的在天之灵,并请他放心他的家人都很快乐健康;有的同学对中国的小朋友说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我想把咱们《国歌》中的几句歌词送给还饱受战争苦难的人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他的发言令教师为之一震,也又一次激发了灵感的产生:为什么不让他们唱唱《国歌》呢?于是,三十多名学生不约而同的起立,自觉的面向国旗立正站好,“……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下课铃声响了,可高亢的国歌声仍在教室回荡。课后,几名学生都在日记中写到在我们一起高唱国歌时真正感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真正感受到了《国歌》对人的激励,给人的震撼……这些发自于学生内心的感受,这些发自于内心的真挚情感不是就来自于灵感吗?

〖喊出和平的呼声〗

12月27日,周咏雪老师在总校上了一堂展示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周老师从整体感知入手,让学生就课题提问,带问题读课文,重点解决孩子为什么要发出这呼声从而体会出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巨大悲愤和对和平无比的渴望的真挚情感。教学中,老师以呼声为主线,激发学生的情感。如上课伊始,让学生齐读“呼声”,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悟语句后,突破难点,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再读“呼声”后,喊出自己的呼声,从而升华学生的情感。周老师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不论是感悟读,还是二、三小节的引读,都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深切地体会到雷利的失父之痛。整堂课书声琅琅,学生的感情一次次得到激发,高潮连连,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刍议音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导入设计,创设基调〗

又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中,老师也采用了用音乐辅助课件来积淀全课的感情基调,悲哀的音乐,惨不忍睹的战争场面,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撞击,产生对战争的厌恶与憎恨,与课文的作者的呼声产生了共鸣,于是,整堂课就在这样一种悲哀、沉痛的氛围中拉开序幕,也帮助了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旨,为后文的朗读与感悟打下了基础。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对语文课的思考·以情境的创设为支点〗

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兴趣,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知为易懂。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平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要体会和平的可贵以及维护和平的艰难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可以用战争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体会战争的残酷;用维和部队的感人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和平的可贵和保卫和平的艰辛。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急功近利──只重结果〗

在我们的课堂中,这种现象还比较突出,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第一,当教学生学生字时,我们常常会先让学生自读、自背、自学,然后问学生:“会了没有?”学生说“会了”,下面开始默写。学生说“会了”是真的会了吗?默写时就发现正确率很低,为什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教师没有关注学生是怎么去掌握这个字的,没有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再看一个例子,一位教师在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读课题,并且让学生充满感情的读了一遍又一遍。其实,这是典型的只注结果不重过程的做法,学生还没有理解课文,怎么能充满感情的读课题呢!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日常教学中比比皆是。

〖建设阵地,加强引导,促进提高──《教育技术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研究》总结报告〗

视听信息对小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极为深刻。在当今社会信息“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家庭生活“电器化”的背景下,小学生在获得量大有益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建设相关的教育阵地,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有策略地运用教育技术实施课堂教学、组织课内外活动,同时积极争取家长、社区的配合,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引导,促进他们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

气氛感染策略。道德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而课堂教学中的这种教育是通过师生“润物细无声”情感的交流达到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电教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而且能更好地发挥了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加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而形象、直观的电教媒体更能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开始使用电教媒体出示周总理的遗像、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实况录像和配乐朗诵录音……又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配合课文朗读,教师播放了一组灾难的战争镜头,一个个血淋淋的画面,一声声孩子悲惨的哭声……这些情景的创设,都为本课内容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在特殊气氛感染下,使得学生动情入境,达到“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为了语言与精神的协同发展·和平,人类永恒的话题〗

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始于残无人道的伊拉克战争和每日所看的《参考消息》,零零星星地给孩子们阅读些有关这方面的时事文章,原本的目的仅是停留在让他们了解时事,关注世界风云。又恰逢今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对这方面的关注自然多了几许。我就着手引导孩子们收集战争带给人类伤害的文章、资料,收集各国人民祈求和平的资料,亲自收集了20世纪以来世界各地所发生的暴力冲突的部分资料。在彼此的介绍和阅读中了解战争,了解战争带给人类的无法弥补的伤害,激起了孩子们强烈的和平之愿。他们纷纷写下了一篇篇洋溢善良正直之心的阅读体会。

虽然我们交流阅读的只是整个人类战争史上微小的一部分,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今年,组织这一主题阅读活动,显然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因为为了是电视煤体,还是报刊杂志,都将回顾社会历史、记住惨痛教训、远离战争、呼唤世界和平作为重要的内容向人们宣传报道、深刻剖析。学生们可接触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人们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幸福生活的渴望。同时,也通过主题阅读了解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深刻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对“新课标”的三种误读〗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八册)这篇文章是讲一位孩子的父亲参加联合国维和活动中不幸牺牲,孩子向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写的一封信。信中宛如一位老练的外交使者在发表宣言,显得过分的理智,有理有节,字斟句酌,哀而不伤,舍小我而成大我,顾大局识大体极具崇高情怀。说得固然慷慨激昂理直气壮,可理直气壮之后情归何处?鲁迅先生称无情未必真豪杰,而我则要补上一句无情必定假文章。父亲去世了,一个孩子居然能如此条分缕析地痛陈世界大事,让我白叹弗如。想起《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董存瑞一拉导火索时,最后说的那一句话: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在临死前会说得如此高尚,如此境界?有一个细心的人专门去考证。得出的结果是,当时班长郅顺义也一旁,炸药快爆炸时,董存瑞说了声,快,快卧倒!其实这话也无损英雄的形象,反而让人物更真实可信,更亲切感人,可为什么我们要追求那种神话式的高大全?其结果,欲益反损,事与愿违!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特级窦桂梅场面生动的爆棚和学生心动的缺席。因此,《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令我十分感动。这是一位其貌不扬的老师,他的语言声情并茂,他的眼神蕴涵丰富,深沉却不乏激昂,起到了激发和点燃的作用。究其原因,就是教师以自己的动情、动容感染了学生。课文讲的是雷利──一个北京二中的学生,在1996年11月8日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作者讲自己失去父亲和家庭幸福的痛苦,讲战争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呼吁国际社会停止战争。

40分钟里,对待课文,教师不是浮光掠影地潇洒走一回,而是引导学生反复揣摩:默读──思考──想像──朗读。没有小组合作学习式的热烈讨论,没有多个回合的问答。我们看到,教师适当引用教学资源来升华课文表达的情感。比如大量的战争死亡数据:1991年,海湾战争,12.5万人死亡;1994年,卢旺达事件,50多万图西族人被杀;1995年,阿富汗战争,5万人死亡;1999年,科索沃

战争,6.5万人死亡,几万人致残;2001年,“9?11”事件,3600人死亡;2003年,伊拉克战争,几万人死亡。1948年至今,有1600名联合国维和人员壮烈牺牲。读着这些数字,学生不能平静了。

紧紧抓住文中爸爸张着的嘴呼唤的“和平!和平!和平”,教师让学生带着感情进行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联想到每一个“和平”仿佛在向制造战争的人呼喊,向发动战争的国家呼喊,向一切侵略者呼喊……学生们在发言中这样表达:一个人的死,影响的是一个家庭;千千万万个人的死亡,影响的就是给千千万万个家庭带来不幸!当画面上出现因为战争母亲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亲人那痛苦不堪的表情时,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这声音响彻天空。听着孩子们铿锵有力的呼喊声,我流泪了……

〖深文浅教的几点做法〗

人教版的大修订教材和课标实验教材,有不少课文,文质兼美,但对某个学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深了。教好这些课文,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值得深入探讨。根据文章特点,找准突破的支点以情境的创设为支点。

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兴趣,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知为易懂。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平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要体会和平的可贵以及维护和平的艰难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可以用战争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体会战争的残酷;用维和部队的感人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和平的可贵和保卫和平的艰辛。

〖利用网络技术探索语文教学新途径·利用网络信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目标:“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要让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网络技术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九义教材第八册有一篇新入选的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该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它饱含着一个孩子渴望和平、呼吁和平的真挚情感。文章内容切合时事,在教学时,即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让学生从网上查找相关时事资料,以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突破课文难点内容的学习。

下面是一位教师课堂教学节录:

师:爸爸用生命捍卫着和平,用鲜血呼唤着和平,因为只有和平,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孩子们才能健康成长。和平和发展,始终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可是──(多媒体展示句子,生齐读)“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结合生活实际和国际局势谈一谈。

生:我们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吗?

师:可以,时间5分钟。建议:把预习时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整理,并整理出你们小组的独特见解。汇报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但最好能突出主题,展现特色。

(生小组内交流,整理资料,梳理见解。5分钟后。)

第一组学习代表:大家好,这里是“小龙人”电视台国际新闻频道,欢迎您走进“伊拉克战事报道”。今天为您播报的内容主要有:

1、据新华网报道:昨日美英联军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起猛烈攻击……

2、人民网消息:萨达姆不知去向……

第二小组代表:大家好!我们的“图片展播室”将以直观的图片向您展示伊拉克最新战况,敬请关注。

1、从新浪网上下载的图片:3月28日一位伊拉克母亲,带着孩子逃离战事激烈的巴士拉。前面的路好长好长,他们能够通向和平吗?

2、这幅图片同样载自新浪网。可怜的伊拉克小女孩在战争中,无辜死去,一朵娇嫩的生命之花就在残酷的战争中凋谢了!

通过学生搜集处理交流信息,把现实中的伊拉克战争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关推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4《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2、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导学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后感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后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重点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建议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词句教学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词句教学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词句教学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A、B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 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 四下、22、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建议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读后感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5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一练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一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建议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目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难点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词句教学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建议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