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为一体──《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小编:

听了邓爱静老师的《巨人的花园》一课后,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讲授《山中访友》一课时的情形,觉得自己在语文工具性方面的教学做得实在不够。

“感悟语言文字的情感”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是这节课的两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课文的第3、4、5自然段都把山中的一切当作“友”来写,但是,在表达上各有特点。很遗憾,我没有让学生完整地、对比地感受这种特点,在感受语言文字情感的基础上渗透进“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渗透得不是很到位。

先说第3自然段,这一段是作者对老桥的倾诉: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你弓着腰……唯有你依然如旧。这段中一连用了四个”你”,对老桥的敬重、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第4自然段作者转换了观察的角度,改为第三人称叙述,林中的“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在进行这一段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过渡的:“老桥是我的老朋友,树林是我的什么呢?”听邓老师讲课时,指导学生朗读时,邓老师没有停留在学生的语气的指导上,她还指导学生:“巨人在说这话时,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有什么神态、动作?”指导学生朗读这样细致、到位,天长日久,学生的朗读水平怎么会不提高?想想自己当时讲到此处,如果我再追问一句:“作者还是像对老桥那样倾诉吗?”学生可能就能体会到表达上的不同。这节课的两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就体现得明显、到位,语文的工具性将得到体现了。

当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说出了

“鸟儿、露珠、树”

对作者的知心话后,我可以这样导读:“明明是听到鸟儿的鸣叫,作者却说……鸟儿呼唤我的名字。明明是看到晶莹的露珠,作者却说……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明明是作者看着每一棵树,作者却说……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是关键的一问,可惜,我给忘了。如果当时上课时,我能体现这一环节,相信学生对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会更深刻。可惜当时上课时,我只顾得让学生感悟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情了,忽略了对表达方式的学习。

第5自然段的问候语,是作者与山里的一切融为一体后与山中朋友心与心的交流:“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清凉的山泉,”体现了作者对山泉的“情”,“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是山泉对作者的情,作者不仅直接对山泉说话,连山泉对作者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情到深处才有这样的体验啊!

如果说第3自然段的情感表达是:“我”对“桥”,那么第4自然段却换了个角度,是:“树林”对“我”,第5自然段是物我相融,既有从“我”对“山中的一切朋友”的角度,又有从“山中的一切朋友”对“我”的角度。

如果在教学时,抓住其中的一句,让学生感悟这其中“情”的倾诉对象之别,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表达上会更明确,更有针对性。

如果再上这一课,我会以“情”这条主线设计教学,把体验文章的情感与学习文章的表达更完美的结合起来,实现语文教学的水乳融。走出门是“好心情”;见到老桥是对老桥的“敬重、赞美之情”;走进树林是“鸟儿、露珠、树”对“我”的亲密无间之情;与“山中万物”是“互诉心声”。

如果真是这样,语文课不真的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了吗?

    相关推荐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也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课改要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水与乳的交融──由《观潮》教学片断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协调整合 深入挖掘教材,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教育性和审美性_语文论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一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范文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再思考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3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三 试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让你的课堂“亮”起来──《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1、《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二 语言具体性的训练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4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2 让你的课堂“亮”起来──《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学生的自主性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体现_语文论文 语言具体性的训练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案例 一次美的旅行─《山中访友》教学案例与反思 《山中访友》课后反思 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深度挖掘教材 让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说明 深度挖掘教材 让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说明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深度挖掘教材 让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说明 人树相融感受情境──《山中访友》教学片段 让想象的翅膀飞起来──教学《山中访友》课后反思 人树相融感受情境──《山中访友》教学片段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三篇汇总 让想象的翅膀飞起来──教学《山中访友》课后反思 “利用录音批改作文”的具体作法与理性思考_语文论文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语文教案-山中访友》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局限性与可行性 背诵在文言文教与学中的科学性分析 创造性思维训练 要体现学科个性特征 反思性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 天广地阔大有可为──以《荷塘月色》为例谈谈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操作 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山中访友》中心思想 《山中访友》中心思想 中学语文趣味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及主体性(三) 让语文教育成为人文教育适宜的花园——关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及主体性(上)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教学记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一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拜访古桥朗读体验──《山中访友》教学片段 让学生在充满个性的氛围中体验 《山中访友》学案 《山中访友》课文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