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语文课改要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小编: :admin

摘要 在中职的语文课程改革中,要注意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纠正观念上的偏差,廓清糊涂认识,理清语文教改的新思路。

语文教学,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定位呢?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归根结底,无非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归属问题,即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认识上存在着不同意见。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要真正理解这句话,并非易事。

一、 工具性的提出及认识上的偏差

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是一种工具,以教会学生使用这种工具为目的的语文课自然就具有了工具性,随后由于历史原因,对语文课程的定性又经历了许多变化,重新将语文课程定性为工具性课程,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意在强调要抓语文的“双基训练”(即语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1)

但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程越来越走向功利主义,语文教学中大量强化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的训练,并形成标准化模式,一些非理性的东西,如阅读、写作等也都统统标准化、公式化了,蕴含在语文课程中的道德、情感、审美、及人文关怀、生命意识等等消失殆尽。从1998年的高考作文情况中就可看出,多少学生明明父母健在,却为获得考场高分强说愁,硬说自己父母双亡,家境贫寒,逆境拼搏,方有今日。难怪批卷老师无奈,考生家长无语,社会各界人士进而口诛笔伐,大呼:“语文课:误尽天下苍生!”

在中职语文教学领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专的教育培养目标锁定在“要培养与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原则意见》(2))上,文化基础课教学中出现了“必须、够用为度” 的思想,还有人主张语文课只讲应用文及说明文就行了,这种思想一度风行,流弊不浅。这实际上是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否定,也是对其工具性的歪曲,更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错位。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并形成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顺利参与社会交往。片面强调其工具性,忽视语文课程的特性,是得不偿失的。

二、 重新审视人文性的内涵

(一) 人文性的失落及现状

在走过了将语文课文学化和政治化的弯路之后,将人文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获得了共识。人文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及道德修养,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强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二是在道德教育方面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重视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也重视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感。(3)前段时间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件就是人文教育缺失的一个很好的例证,临刑前他曾自言:“后悔自己没有理想,没有生活目标。”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教会了学生“如何而生”,却缺乏“为何而生”的教育,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精神贫乏,没有正确的生活目的和人生观,沉迷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与享受之中,互相攀比,人性为技术和物质所俘虏,所吞没,可见,加强人文教育,须臾不可或却,语文课在实施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果说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通过老师的教学,谁都认得,但在八个字之后的文化含量,未必就见得人人掌握,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始终如一地贯穿着人文关怀,脱离道德塑造的语文教学是不正常的,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它的人文性,实际上是对语文教学的误解。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说到教学改革,谈到教育理念的更新,有人就将前人的做法一概否定,甚至弃旧从新,如果说前人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比较正确的,揭示了相对恒定的规律,那么,为什么还要转变呢?过去讨论语文教材中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比例时,许多人认为减少文言文的理由就是文言文现代不用了,的确,文言文现代是不用了,但不是说文言文所承载的文化现代也不用了,可能事实恰恰相反,我们继承得还远远不够,因为现代不用文言文而主张废弃或减少的人只看到了它的工具性而没有看到它的文化性,显然这是不公允的。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丰富了自己的人文精神,提高了自己的人生品位,这才是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终极目的。(4)

(二) 人文性的内涵及属性

所谓“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具体说,一是源自西方文化的“人文”,最早出自于拉丁文,即Humanita,系指人性、教养,其内涵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以人为关怀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突出人的个性、尊严、自由、平等、人自身价值的实现等;二是源自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以伦理道德为中心,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义务等。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可理解为语文课程具有人文属性,作为语文课程所传授的对象,汉语言的“人文性表现尤为突出,它体现一种人文精神,即不把语言仅仅看作一个客观、静止、孤立、冷峻、在形式上自足的对象,而把语言看作一个人参与其中的、与人文环境互为观照的、动态的、内容上自足的表达与音释过程。”(5)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一方面表现在其传授的知识上,另一方面表现在课程目的和传授知识的方法上。

在课文的选择上,要本着对西方及我国悠久深厚文明的深刻理解,切不可将前人的文章断章取义,或任意附会作者的本意,否则,一是亵渎了作者,二是误人子弟。

三、 工具性必须与人文性相统一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既不是互相排斥的,也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在,也无法存在的。反过来,没有语法规则的,没有语言规律的人文性也是不可靠的,没有依附性的。

二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说的“格物致知”,就是说的语言的工具性,说的“修齐治平”实际上就是指语言的文化性,也就是人文的属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追求科学性与共同标准性,寻求的是语言的共性,但是汉语言又是一个动态的语言符号系统,它的变化又是与语言所生成的历史、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因而,它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伴相生,体现出一种个性的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工具性的科学及理性,又要兼顾建立在理性认识上的感性悟道,二者不可偏废,只有构建良好的桥梁,才能达到美好的文化彼岸,这样的语文才是丰富的、灵动的;科学的、理性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1) 王策三 《教学论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

(2) 金长义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市场需求对中专学制调整的影响” 2002.2

(3) 杨德广 《教育研究》 “加强人文教育 提高人文素质” 1999.2

(4) 徐云栋 《教师报》 “语文教改的方向” 2001.5.13

(5) 罗瑜 《人民教育》 “如何认识语文课程标准” 2002.11

    相关推荐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也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深入挖掘教材,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高中语文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教育性和审美性_语文论文 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为一体──《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水与乳的交融──由《观潮》教学片断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协调整合 深度挖掘教材 让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说明 深度挖掘教材 让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说明 深度挖掘教材 让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说明 平等交流使作文评改更具人文性 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个性化的语文课与语文教师的个性 《斑羚飞渡》的另类解读──兼说语文的人文性就是多样性 《斑羚飞渡》的另类解读——兼说语文的人文性就是多样性 “利用录音批改作文”的具体作法与理性思考_语文论文 从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看改革的必要性_语文论文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课文原文 “人性”与“奴性”之间的“陈情” 语言具体性的训练 语文教学的改革与传统 鲁迅散文语言逻辑性、传统性、真实性特点初探 语言具体性的训练 要理性地看待小学语文教改中的问题 小语学法的特性与指导要求_语文论文 主题,一个多元的开放性系统——兼谈《藤野先生》的主题 《文章写作与修改》之《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导学案合集 试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语文课应注重人文性 语文阅读的恒定性与创造性的探究 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 灵性与理性 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向性_语文论文 《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导学案 作文训练形式的多样性与综合性_语文论文 指点方法与培养能力的重要性_语文论文 学生的自主性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体现_语文论文 课堂形式的“新”与语文个性的“失” 《可能性与公平性》说课稿 创造性思维与作文个性化 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 论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作文个性化与作文教学个性化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局限性与可行性 “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从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看改革的紧迫性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_语文论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隐性备课重要教案 家庭是最富人性的语文课堂 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再思考 蜜蜂能改变人性——《放蜂人》课堂实录 由“语文是一种工具”想到的 瞻前顾后再教说明性文章 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动物游戏之谜》导读 小学 作文训练形式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开放性、不平衡性和同步性_语文论文 论语文课程的“言语性”_语文论文 给语文课“松绑”──兼评《穷人》一课的教学 蜜蜂能改变人性——《放蜂人》课堂实录2 高考语文学习方法: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动物性与人之智灵 语文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应具备的素质 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给语文课“松绑”──兼评《穷人》一课的教学 “五四”的反省与超越——以现代性与传统为中心的思考 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价值取向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五性 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设计(极具个性)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改工作计划范文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案设计 语文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性、创造性_语文论文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生挑战课文的逻辑性和真实性 王尚文:论语文课程的复合性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_语文论文 《写人要凸显个性》教学设计之一 “道统”与“政统”之间_语文论文 “研究性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内在需要 “研究性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内在需要 语文的探究性学习 《散步》的人性美 禅与个性化创造诗论_语文论文 论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_语文论文 故事性作文与虚构方法_语文论文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谈语文课程标准的综合性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选择性必修上) 开放性----语文教学现代化的重要选择_语文论文 语文课创造性思维训练一例 对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性质的解读与思考 《读写例话》在小语教学中的重要性_语文论文 儿童期性教育应具备的观念 让语文课堂绽放个性 “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复习:做题要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