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谏》阅读答案

小编:

求谏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贞观六年,太宗以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杜正伦、秘书少监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上封事称旨,召而谓曰:“朕历观自古人臣立忠之事,若值明主,便宜尽诚规谏,至如龙逢、比干,不免孥戮。为君不易,为臣极难。朕又闻龙可扰而驯,然喉下有逆鳞。卿等遂不避犯触,各进封事。常能如此,朕岂虑宗社之倾败!每思卿等此意,不能暂忘,故设宴为乐。”仍赐绢有差。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
贞观十五年,太宗问魏征曰:“比来朝臣都不论事,何也?”征对曰:“陛下虚心采纳,诚宜有言者。然古人云:‘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信而不谏,则谓之尸禄。’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太宗曰:“诚如卿言。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朕今开怀抱,纳谏诤,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窕窈之章

C.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防微杜渐

D.随事谏正,多中朕失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E.惟君臣相遇,如同鱼水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

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B.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C.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D.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8.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上不称天心 B.下为百姓所 C.欲令耳目外通 D.上不称天心

9.“其”字的含义不同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B.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C.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D.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10.下列各项,均能表现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一项是( )

①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②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人,预闻政事

③公等亦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

④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⑤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A.① ② ④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⑤ D.① ② ⑤

1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求谏”就是鼓励臣下提意见,《求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唐太宗积极征求建议批评的主张。

B.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了大臣进谏的必要性,他恐人不言,导臣使谏,降低了君主一人专权弊端产生的可能。

C.唐太宗重视谏官作用,他诏令宰相入阁商议军国大事时,必须使谏官随入列席,以便他们预先听闻政事。

D.唐太宗勉励臣子极言规劝,勿担心触犯龙颜,而他也深切自我反省,虚心求谏。

12.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13.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参考答案:

6.C. A凭借/垫着;B写作/劝酒;C征兆,苗头,开端D切中/符合 E对待/际遇,机会 7.D.A举措,古:手脚放置,今:措施;B相遇,古:相互对待,今:遇见彼此;C颜色,古;脸色,今:色彩 8.D.使动,其它为名词作状语 9.B.自己,其它为他的 10.A ③为太宗劝臣子纳谏⑤为褚遂良之语 11.C.预为参加非预先

    相关推荐

    求谏阅读答案最新2021 求谏原文及翻译 阅读答案:《求 谏》(含答案) 吴兢《贞观政要.求谏》原文和译文 冯其庸:不灭求学求真之心 《求求你们,别开玩笑》阅读答案 陈谏议教子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阅读答案 求雨阅读理解答案 求雨阅读答案 《冯其庸:不灭求学求真之心》阅读答案 “祈求”阅读答案 求婚阅读答案 求婚阅读理解答案 祈求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宫之奇谏假道》比较阅读答案 “不求甚解”教案 我寻求挫败阅读答案 我寻求挫败的主旨 祈 求 阅读附答案 祈求 阅读附答案 《原古谏父》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晏子谏杀烛邹》对比阅读答案 求好阅读答案 《祈求》阅读答案 祈求 阅读答案 《求好》阅读答案 《皇后谏太宗》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郑龙谏勿伤百姓》比较阅读答案 《苏世长讽谏》翻译 《谏论》阅读答案及译文 《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 《苏世长讽谏》阅读答案 《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 晏子谏杀烛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邹忌讽齐王纳谏训练题 《原谷谏父》阅读答案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乙)悬赏纳谏阅读附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习重点、《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 《不是苛求》阅读答案 《不是苛求》阅读答案 求好 语文阅读答案 苏世长讽谏 阅读答案 《原谷谏父》阅读附答案 《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 追求不同阅读答案 不是苛求阅读答案 一生何求阅读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 王充求学 阅读答案 守拙求进 阅读答案 《求画》阅读附答案 《祈求》阅读附答案 《求好》阅读附答案 晏子谏景公 阅读答案 原谷谏父阅读及答案 赵简子纳谏阅读附答案 《郑牢谏山云》阅读附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宫之奇谏假道》比较阅读答案(附翻译) 苏世长讽谏阅读答案 献曲求诗阅读答案 不求甚解阅读答案 一生何求阅读答案 守“拙”求进阅读答案 孔子求教阅读答案 求助自己阅读答案 《不求甚解》阅读答案 祈求的阅读附答案 《不是苛求》阅读附答案 年少的乞求阅读答案 《不求甚解 》阅读附答案 不是苛求阅读附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郑龙谏勿伤百姓》比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晏子谏杀烛邹》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求不死之药》阅读答案 《执着的追求》阅读答案 蔡文姬求情阅读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附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附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附答案 独树的追求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中考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理解 答司马谏议书阅读答案 我寻求挫败 阅读答案 《求学之路》阅读附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附答案 《孔子求学》阅读附答案 我寻求挫败阅读理解答案 我寻求挫败是什么意思 晏子谏齐景公阅读答案 《晏子谏景公》阅读附答案 《晏子谏景公》阅读附答案 《晏子谏杀烛邹》阅读答案 谏成帝营陵寝疏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 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 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 祈求林敬钧阅读答案初中最新解析 祈求阅读理解答案 《晏子谏因鸟杀人》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