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阅读附答案

小编:

“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中庸”由孔子首创,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挥而成熟。但是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庸”或曰用“中”思想,则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正是从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先秦用“中”的思想一直可以上溯到西周时代关于刑罚之“中”的观念。《尚书·吕刑》里说,“士制百姓于刑之中”,“惟良折狱,罔非在中”,“明启刑书相占,咸庶中正”。这里所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都是指执行刑罚要准确、合理、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也就是严格地符合法律(刑书)所制定的标准。“中”是有原则的,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原则。求“中”,反对过与不及,反对偏与倚,都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如果不是先有一个“中”的标准、原则,过与不及、偏与倚也就根本不存在,更谈不上在它们之间搞调和折中了。

“中”不仅有恰到好处地符合于一定标准的意思,有时也可指这个标准本身。《荀子·礼论》中所谓先王“为之立中制节”,意思就是说先王为之制立标准。这里的“中”与“节”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标准、法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与“极”的含义相通。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解释为“中”。如果我们从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用“中”,并知道这一标准本身亦可称之为“中”,那么,“中”与“极”的内在联系就不难解释了,因为“极”也包含标准、准则的意思。《诗·卫风·氓》曰:“士也罔极”,所谓“罔极”,就是反复无常,没有一定的准则。《尚书·洪范》有“皇极”一词,古人解释说:“皇,大;极,中也。”所谓“皇极”就是“大中”,也即大准则、大法度的意思。正如蔡沈《书经集传》所说:“极”是“标准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皆须合于“皇极”的法则,否则就是“偏”“陂”。

而反对“偏”“陂”也正是在“皇建其有极”(《尚书·洪范》)的前提下进行的。总之,建“极”与用“中”意思是相通的,其基本含义都是说要公正地符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

孔子将上述这种用“中”思想发挥运用到他的伦理道德理论中,从而创立了儒家的“中庸”说。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可见孔子是把“中庸”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提出的。儒家伦理学的“中庸”说同前人用“中”思想的不同,就在于儒家给“中”的标准赋予了新的具体内容,这个具体内容就是以“仁”为内在核心,以“礼”为外在形式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但“中”字的基本含义,即合宜,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这一种意思,仍然保留在儒家的“中庸”说中。(摘编自徐克谦《从“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

1.下列对用“中”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是儒家“中庸”说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从用“中”思想到儒家的“中庸”说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B.用“中”的思想在孔子之前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不过,它这时只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存在的。

C.先秦用“中”思想的源头是西周时代刑罚之“中”的观念,这种观念表明当时的刑罚具有准确、合理等特点。

D.用“中”思想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否则,偏与倚、过与不及也就不存在了,更不可能在它们之间进行调和折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除恰到好处地符合一定标准外,“中”也可以指这个标准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和“节”“极”的含义相通。

B.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解释为“中”,意思是标准、法度,《诗·卫风·氓》里“士也罔极”中的“极”字就是这个意思。

C.“皇极”是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的法则,符合这个法则,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就是“中”,否则就是“偏”“陂”。

D.儒家“中庸”说以儒家伦理道德观“仁”和“礼”为“中”的标准,它与前人用“中”的思想并无相同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庸”原本是一种思想方法,经过儒家的改造和发挥、变成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之后,应该就不再是思想方法了。

B.“中”是有原则的,《尚书·吕刑》里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中的“中”,其原则就是法律所制定的标准。

C.《荀子·礼论》中的“为之立中制节”与《尚书·洪范》中的“皇建其有极”,说法虽不同,体现的却都是用“中”的思想。

D.儒家的“中庸”说是孔子提出的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这个准则之所以难能可贵,是因为孔子认为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试题答案:

1.【答案】C (“当时的刑罚具有准确、合理的特点”的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刑罚之“中”的观念指的是执行刑罚要准确、合理、不偏不倚。)

2.【答案】D (儒家“中庸”说与前人用“中”的思想并无相同之处的说法错误,两者都有不偏不倚地合乎一定的标准的含义,不同只在于两者的标准不一样。)

3.【答案】A (儒家“中庸”说产生后,中庸“应该就不再是思想方法了”的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得不出这个结论。 )

    相关推荐

    听筝柳中庸 阅读附答案 柳中庸《听筝》阅读答案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的雪阅读答案 《江上别柳中庸 李端》阅读附答案 《中庸的雪》中考题阅读答案 “中庸”辨义阅读理解答案 ““中庸”辨析”阅读理解答案 孔子赞赏的中庸阅读答案 孔子赞赏的中庸阅读理解 “中庸”辨义阅读答案 李中,字子庸,吉水人....阅读附答案 李中,字子庸,吉水人 阅读附答案 《征人怨》 柳中庸阅读答案 孔子赞赏的中庸阅读答案 孔子赞赏的中庸原文赏析 《听筝 柳中庸》阅读答案 听筝(柳中庸)阅读答案 中庸的雪 阮萍阅读答案 《中庸的雪 阮萍》阅读答案 “中庸”辨义阅读理解答案 《汉字使用的“中庸之道”》阅读答案 余秋雨《君子中庸》阅读答案 文言文李中,字子庸,吉水人.....阅读附答案 《迁就平庸》阅读附答案 《“中庸智慧”再思考》语文阅读答案 文中的“乡原”指什么?中庸之道与其有何区别?(附答案) 古诗鉴赏:柳中庸《征人怨》原文及赏析 《胡惟庸传 明史》阅读附答案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阅读及答案 《说居庸关》阅读答案(附翻译)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三峡吟》阅读答案 盛庸,不知何许人...阅读附答案 冯其庸访谈录 阅读附答案 冯其庸访谈录阅读附答案 冯其庸的“大国学”阅读附答案 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阅读附答案 《说居庸关》阅读答案 《吕元庸》阅读及答案 不甘平庸的蚂蚁 明史·胡惟庸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阅读答案 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征人怨 柳中庸 中庸”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和....阅读附答案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与《三峡吟》对比阅读答案 金庸的武侠小说 阅读答案 《庸医治驼》阅读答案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平庸?》阅读附答案 警句 徐懋庸阅读答案 在麦城,盼望上庸兵到, 阅读附答案 摘编自徐克谦《从“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阅读及答案 公讳尧臣,字伯庸阅读答案 诗歌批评庸俗化 阅读答案 “钱生伯庸”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答案:公讳尧臣,字伯庸……(含答案) 冯其庸《读书惟“勤奋”二字》阅读答案 《钱伯庸文序 曹学佺》阅读答案 丁丑,俞瑱(tiàn,美玉)在居庸关剽掠....阅读附答案 告别“庸俗的消费主义”阅读答案 孔庆东《金庸评传》语文阅读答案 冯其庸:不灭求学求真之心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阅读附答案 《公讳尧臣,字伯庸》阅读答案及翻译 “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阅读答案 “毋庸置疑,在当今的...”阅读理解答案 公讳尧臣,字伯庸。 语文阅读答案 《踏莎行(君庸屡约归期)》阅读答案 《冯其庸:不灭求学求真之心》阅读答案 诗歌批评岂能庸俗化 普冬阅读答案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平庸?(刘铁芳)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备考精讲:《溪行逢雨与柳中庸》(李端)《三峡吟》(徐照)参考答案 2021材料阅读题及答案 金庸与国民文学阅读答案 巨人的巨著终于战胜了群众的庸俗阅读答案 (甲)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阅读附答案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庸医治驼》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公讳尧臣,字伯庸” 阅读答案(2013辽宁高考语文试题) 《中秋的中国含义》阅读附答案 我眼中的张中行 阅读附答案 海陵病中 吕本中阅读附答案 《雨中》阅读附答案 中述 阅读附答案 山中阅读附答案 《辰州途中》中考语文阅读附答案 《山中》阅读附答案 《泷中》阅读附答案 材料概括分析题:金庸阁下除办报外仿佛以史学佛学自负,对于以小说知名 张中彦,字才甫,中孚弟。阅读附答案 《隆中对》阅读附答案 《中华鲟》阅读附答案 《雨中情》阅读附答案 在途中 阅读附答案 《隆中对》阅读附答案 《中华鲟》阅读附答案 《中等生》阅读附答案 《中秋月》阅读附答案 中国结 阅读附答案 隆中对阅读附答案 《任哲中》阅读附答案 《途中|雨中奔走十来程》阅读附答案 《隆中对》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