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中学语文“析题课”之我见_语文论文

小编: :admin

 

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20余年,从中收益匪浅,然而使我们体会最深的是,语文教学中要把握整体艺术美。

可是,近年来,不少语文教师随着高考的指挥棒转,把语文课的课文变成了题型,象高考题那样,把完整的课文切成碎块,课堂上只讲这些题型,而不讲课文,这样语文课就变成了题型课、析题课。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究竟有什么利弊呢?笔者就此谈点个人见解。

一、“析题课”损害了课堂整体的艺术

细推敲每一篇课文,实际上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的内在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可是,“析题课”却把课文分割成破碎的小块,这样就失去了语文的整体联系,很难把一个形象的整体讲得生动形象,严重扭曲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造成了课文的畸形。譬如鲁迅的《祝福》,祥林嫂的性格变化,以及悲惨结局本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的。祥林嫂由一个善良、勤劳的农村妇女,由于封建剥削、封建压迫、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对她的束缚和毒害,才使她一步步地走向麻木,以致于死亡。这前后情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丝毫不可分割,在讲述上应是一套完整的课堂艺术,教师应通过讲述,把这一整套课堂艺术,循序渐进地、步步深入地融在学生的脑海里,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假如把这篇课文切成题型,分成几块,就很难使学生受到感染,大大损害了教学效果。小说散文如此,即便是说明文、议论文也是如此。说明文本身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部结构也是互相联系,其逻辑十分严密。一篇好的说明文、议论文,它们的结构层次也是一个网络神经图,彼此联系紧密,密不可分。如肢解成题型,实际上是破坏了作者的构思意图,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二、“析题课”必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趣

十六、十七岁的高中生,思想仍处在一个好奇、幼稚的发展阶段,他们爱好一个事物,往往靠兴趣、情趣入门。析题课一般是比较枯燥的、乏味的,因为这些题型,是按照考试类型的几个板块设计的,很难引起学生兴趣。一篇好的课文,课堂教学自始至终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或人物的感情变化而发展的,可以使学生精神凝聚,感情亢奋,甚至达到入神的地步。因为这些课文的一个个感情触发点,象红线串珠,是紧紧串在一起的。学生的感情思维过程随着这一粒粒的红珠子的出现,感情的火花一个接一个地闪光,那些支离破碎的题型又怎么能使这些电光石火串连在一起发光呢?因此,“析题课”必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趣,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那些后进学生来说,更是一个弊端,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本来就成绩不好,对学习无兴趣,析题课更是造成学生无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听课无兴趣,学习上的失望,使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恐怕也是当前中学生辍学的一个原因。

三、“析题课”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限制了学生水平发展

一个语文教师,要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备课,实际上是在备学生,要从学生方面考虑讲课。课堂上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外,还要引导学生去联想、去思考,实际上这也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可以获得课堂内得不到的东西,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中学生思想活跃,想象丰富,正好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到广阔的思维空间去遨游。一篇课文,其艺术的闪光点是一串串的,教师点燃一个艺术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就会顺势蔓延下去,使之蔓延到更远更远的地方。譬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教师在讲到贾宝玉厌恶《五经》、《四书》,不谙于封建世俗,不热衷功名利禄这些闪光点,学生可以通过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感情变化,想象贾宝玉以后的性格变化,甚至可以联系当今现实以致未来,大大丰富课文的思想意义,开拓思想上、艺术上的空间,加深课文的反封建主题,如变成析题课就大大遏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只能局限在课文题型的小框框里,甚至连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诸要点也受到损害。

四、“析题课”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

语文课不是纯粹的字词句综合体,它是集知识、美感、思想教育为一体的有机体。语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此,要把素质教育始终贯穿到每一节语文课中。对学生的情感激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环。还以鲁迅《祝福》为例。这是一篇催人泪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范文,祥林嫂悲惨的遭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素材。那些支离破碎的题型,很难把爱国主义教育融于其中。那些题型切断了课文的感情网络,削弱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情感,损害了作品的思想意义。我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我所教的两个班程度相等,一个班我按照课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指导思想,分析课文,综合要点,自然把情感融进课文,这个班学生受到很深的感染,一节课下来,不少同学眼含热泪。还有个别学生在课堂就呜咽起来;另一班学生我按题型课教学,尽管也努力地把情感溶进题型,一节课下来,我口干舌渴,可学生情感不见怎样动容,甚至有个别学生在课堂上进入梦乡。其效果差异之大,由此可见。

五、“析题课”不一定使学生得到真正的知识

有些教师认为:“析题课”抓住了课文要点,紧扣考试题目,省时、精炼,可以使学生得到真正的知识。我认为这种认识有些偏颇,能使学生得到多少知识,关键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学生的学习情趣,而这一方面又取决于教师把课讲得生动、活泼、感人,这样才能使学生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任何真正的知识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得到的,“析题课”很难使学生达到这种入神的程度,因而就会减少学生接受知识的契机。

当然,世间的事物也不是绝对的、纯粹的。“析题课”是应该摈弃的,但却也应当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情感的同时,恰当地切入一些重点题型,切入知识要点,这样会收到更佳的效果。因为学生正处于高亢的情趣中,趁机切入必要的题型,便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更深的印象,从而加强教学效果。

    相关推荐

    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_语文论文 课文“教学”之我见_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之我见_语文论文 中学古文教学之我见_语文论文 改进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_语文论文 “学法指导”之我见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作业之我见》论文 启发式教学之我见_语文论文 文科教研中学语文教材改革之我见_语文论文 〈 诊治错别字之我见〉_语文论文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之我见_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上好语文课之我见 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之我见_语文论文 学生说话能力培养之我见_语文论文 中考语文议论文题型解析 新课程语文备课之我见 语文复习之我见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之我见 计算机在小学写字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_语文论文 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之我见_语文论文 新课标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合作学习之我见 现代文阅读训练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之我见_语文论文 浅论义素分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比况短语浅析》中的几个问题_语文论文 浅谈分析课文_语文论文 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语文课堂中对话教学之浅见 略论中学语文教学的控制问题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渗透之我见 谈课文分析中的审美教育_语文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考语文总复习全攻略之我见 “文学鉴赏”教学浅见_语文论文 论军事研究中的文化分析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浅析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之我见 “瞅”字现品质 “望”中见精神_语文论文 新课改下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之我见 三“才”见精神谈_语文论文 作文教学之我见 语文教学观念转变之我见 语文案例分析_语文论文 新编中学语文若干注释辨析_语文论文 中考语文常见语病:自我检验 作文教学之我见 激活作文课堂之我见 多元文化课程——之我见 改进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教学意见_语文论文 现代汉语中的句群分析_语文论文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板书_语文论文 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_语文论文 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方法之我见 小升初语文常见成语习题解析 从“象牙宝塔”奔向“十字街头”——作文教学改革之我见_语文论文 考试分析_语文论文 “析字”例说_语文论文 课文中的自然美_语文论文 新课程语文三要素“情”“境”“趣”之我见──《自己去吧》随笔论文精品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_语文论文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解析:《论语》十六则 语文小知识:中学常见典故选析 中考语文阅读试题议论文 论语文课程的“言语性”_语文论文 命题议论文怎样审题_语文论文 轻松作文之我见 “语段”分析例谈_语文论文 “而”字词语辨析_语文论文 中学生作文心理分析与导向_语文论文 上好作文讲评课之我见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爸,我恨你_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学法举隅_语文论文 中学生作文“无什么可写”析因_语文论文 中考新题型:学科渗透_语文论文 美国中学语文课中的德育和美育_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段落分析法应该休矣!_语文论文 阅读、朗读与语文――点滴之我见 中考语文试题评析 《赤壁之战》新论_语文论文 略论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问题_语文论文 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概说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中应把握的两个问题_语文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阅读、朗读与语文――点滴之我见 略说中俄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之运用_语文论文 试论中学语文教师之素质 管中窥豹说课标_语文论文 语文中考复习:中考满分作文分析与作文教学意见 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题常见考点分析 中考语文:常见表现手法例析(上) 中考语文:常见表现手法例析(下) 中学语文“五步教学法”_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_语文论文 “读”中品“味”_语文论文 小学生分析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