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桃花源记》问题探究

小编:

1、读课文第一段,理解“忽逢”一词的意思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2、读第二段。说说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反映了村人热情好客、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4、桃源人为何“不复出”?

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5、辨析“妻子”、“绝境”等词的古今义。

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今义:单指妻。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叹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

7、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文章开头讲到“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标志失落是有可能的。作者的用意在于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

8、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9、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10、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11、有人说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相关推荐

    《桃花心木》 重点问题探究 《花钟》问题探究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画杨桃》 重点问题探究 《囚绿记》问题探究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观舞记》问题探究 《芦花荡》问题探究 《观舞记》问题探究 《小石潭记》问题探究 《醉翁亭记》问题探究 《满井游记》问题探究 21桃花源记 《满井游记》问题探究 《荷花》重点问题探究 《岳阳楼记》问题探究 《醉翁亭记》问题探究 21桃花源记 21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课文题解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赏析 《游褒禅山记》问题探究 《游褒禅山记》问题探究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基础知识题 《桃花源记》导读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指瑕 《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源记翻译 《桃花源记》赏读 《雪》问题探究 《马》问题探究 《雪》问题探究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课文 《春》问题探究 《狼》问题探究 《狼》问题探究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两课时 《马》问题探究 《马》问题探究 《狼》问题探究 《记念刘和珍君》问题探究 《游褒禅山记》问题探究2 《花的勇气》重点问题探究 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源记》教案(1) 《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源记译文一 桃花源记练习题附答案 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源记》教案1 《桃花源记》教案3 《桃花源记》教案4 《桃花源记》教案6 《桃花源记》教案7 《桃花源记》教案8 《桃花源记》教案9 桃花源记改写(三) 中考语文试题: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教案5 桃花源记改写(五) 桃花源记译文二 《桃花源记》导学案 《桃花源记》通假字 《桃花源记》教案11 桃花源记改写(一) 《桃花源记》教案27 《竹影》问题探究 《口技》问题探究 《台阶》问题探究 《说“屏”》问题探究 《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源记》导学案 《桃花源记》教案2 《桃花源记》教案10 桃花源记改写(二) 桃花源记改写(四) 《童趣》问题探究 《秋天》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