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李白诗歌中的心灵世界管窥

小编:

诗歌是作家心灵世界的展示。李白诗歌通过他敞开的心灵,为我们展示了色彩纷呈的世界,其中也有他的自得之乐、沉思之邃和哲悟之趣。读李白的诗,使我们的心灵世界也仿佛澄澈明朗,远离俗尘。

自得之乐

“自得”本来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如孟子、程颢和朱熹等人所提出的治学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力倡以主体的体验来获得认知,在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它与诗歌创作的审美体验未尝没有相通之处。诗人在捕捉意象的时候心领神会地探求宇宙的奥秘,所达到的“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恰好具有“自得”的审美意蕴。李白在诗中写道:“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金门答苏秀才》)。从诗中“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两句来看,苏秀才的隐居之处确实非同人间:“鸟鸣檐间树,花落窗下书。缘溪见绿,隔岫窥红蕖。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李白向来对这种自然造化的胜景就一往情深,于是就想象着苏秀才一定在眷恋自己,以至于“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待诏金门的李白似乎按捺不住内心的期盼,表示身世两忘,跟随苏秀才在大自然中终老一生。“得心自虚妙”的“得”既指苏秀才,当然也包括李白在内。李白在感受自得之乐的时候,常常表现为自闲、自幽、自慰和自静的惬意,如:

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上列二诗,不论是栖碧山的自闲,还是敬亭山的自静,李白在字字入化的描述中都融注了自得之乐的天人合一的情愫。他的心灵世界里除了环境的恬适,风光的旖旎,山水的清秀,更多的则是置身其间的人与宇宙自然的相亲相伴和相容,进而纯粹为特殊的自迷和自觉。在李白的笔下,目之所触完全不像南北朝诗人那种有句无诗的陪衬或粘贴,而是主体心灵透过客体物象,浑然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你我不分”的审美观照。由此可见,自得之乐所包含的自闲、自静完全是庄子所说的“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的人生大快乐。既体现了李白“学可以究天人”的文化涵养,也体出了李白“囊括大块,浩然与溟同科”的审美愉悦,更体现了李白“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的创作享受,与陶渊明所说的“仰俯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同一机杼。

沉思之邃

与自得之乐有联系的便是沉思之邃。沉思是一个哲学范畴。它和主体审美是相通的。沉思和审美以追问的形式拉大了心灵的空间,思维的触角直至宇宙天地。一方面追问者超乎寻常,神秘探索;另一方面追问者天真浪漫,明知故问。李白就是这样的追问者。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日出入行》)

在这首乐府诗中,李白从天道自然观出发,以强烈的宇宙意识向太阳发问,指出四时变化和万物兴衰乃是自然规律,并不由神仙主宰;违背自然,幻想与日月同辉是不可能的。李白表示要遵循造化,把生命溶汇于天地自然。太阳尚且一出一入,人之寿夭便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李白的字里行间有一种哲人的解脱,解脱就是解放和自由。李白的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粪土王侯、不慕富贵,正是在领略了天地自然法则之后对自我生命的肯定式的沉思。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凌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把酒问月》)

李白高举酒杯问月亮,你是什么时候挂在青天之上?只见你晚上从海上升起来,哪知道早晨却在云间消失?白兔春夏秋冬在里面捣药,那孤独寂寞的嫦娥又与谁为邻?时事沧桑,新旧变化,如同流水,与古今见证的月亮相比,人生实在太短暂了,愿只愿金樽美酒,对月当歌,让皎洁的月光锁定在酒杯之中。在《日出入行》中李白把强烈的宇宙意识和盘托出,《把酒问月》则是李白鲜明的生命意识的淋漓渲泻。天体运行,日月经天。沉思而追问,上肇屈原,下至李白,他们一脉相承,大智若愚中方显出思想的高度和深度。

哲悟之趣

自得之乐和沉思之邃在诗歌创作中所打开的心灵天窗便是一种哲悟。它是爱的智慧作用于主体思维最形象、最灵动的产物。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遨游于天地自然的李白,“周览四海名山大川”。李白钟爱自然,他的诗歌得自然之助而充满了奇气、智慧和趣味:

自遣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登楼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两首诗写得自然流畅,奇妙无穷,余味深远,皆成天趣。李白诗中的天趣通过目之所及和心之所化,物我为一地映现在我们的眼前。比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腾身转觉三山近,举首回看万岭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细读这些诗句,我们发现李白在展开他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的时候,总是在参透了宇宙万物和人生的真谛之后,把心灵的咏唱传达给读者。审美时间意识使他在极其辽阔的宇宙空间组合意象,突出生命的长度。李白的结局尽管是悲剧的,但是,当我们读到“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等这些诗句的时候,总是给人以豪迈、奔放、昂扬、向上的鼓动。就李白的政治理想和生活理想而言,乃是把儒家的入世进取和道家的功成身退揉合互补为一生的追求和向往,所以他的内感觉催生的诗美情感才是那样的掷地有声,真切动人,兴趣盎然。

    相关推荐

    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李白的月亮世界探幽 李白的月亮世界探幽 李白诗歌中的“勾践灭吴” 李白的生平、诗歌、个性 读李白诗歌 品太白遗韵 走进一位伟大女性的心灵世界 逸、狂、愤、醉──探索李白的情感世界 心灵的独白教案 试论李商隐诗歌的独特境界 《读李白诗歌 品太白遗韵》教案 《读李白诗歌 品太白遗韵》教案 《读李白诗歌 品太白遗韵》教案 《读李白诗歌 品太白遗韵》教案 《心灵的独白》教案 管中窥豹说课标_语文论文 《读李白诗歌 品太白遗韵》教案 《读李白诗歌 品太白遗韵》教案 叶赛宁的书信:窥视心灵之室的后窗 《故乡》:心灵的诗 中学生写作倾吐心理管窥及教学导引_语文论文 李白的咏月诗 《散步》课文鉴赏──管中窥豹的点染美 基于网络的作文教学管窥 李白诗风 李白的性格与其诗歌艺术特征 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李白与唐代诗歌精神特质 语文教育价值观管窥 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 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 走进柳宗元的心灵世界──《小石潭记》教学构思 在春姑娘的诗意心灵中徜徉 在春姑娘的诗意心灵中徜徉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论李白诗歌 用爱心看世界 德育,班级管理的灵魂 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诗歌鉴赏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中心思想 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诗歌鉴赏 感悟诗歌意境 体验诗歌灵动 《走进诗的世界》教案 走进诗的世界教案 出入于现代诗的世界——由余光中的《乡愁》浅论诗歌创新教学 李白飘逸诗风的构成 《李商隐诗两首》中心意思 汉语知识教学中的横向勾联法管窥_语文论文 德育--班级管理的灵魂 阅读技巧:阅读解题思路管窥 在诗意的世界里呼吸 诗歌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探析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诗歌写作(教师中心稿) 谈谈李白的几首怀古诗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学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读李白诗歌 品太白遗韵》 一卷华章慷慨吟──毛泽东诗词研究成果管窥 李白诗歌的三种精神──在上海电视大学的演讲 管窥当前台湾语文课程发展 《心里的世界》课堂习题精选 李吉林教学设计——《海底世界》 李吉林教学设计——《海底世界》 李吉林教学设计——《海底世界》 李吉林教学设计——《海底世界》 悦目、会心、畅神和超越──苏轼《赤壁赋》自然美审美心理过程管窥 《古代诗歌五首》中心意思 车的世界 车的世界 盐的世界 阅读实践活动课《读李白诗歌 品太白遗韵》课堂实录 李白的故乡 李白的足迹 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 永远的李白 车的世界 书的世界 《用心灵去倾听》中心思想 中国文学史·李白 白居易诗歌理论 冀教版《心里的世界》教学设计 李白的月亮 高三语文李白诗四首 在“秋姑娘”的诗意心灵里徜徉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 《走近李白的饮酒诗》教学设计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歌解析 《走近李白的饮酒诗》教学设计 《世界是平的,世界是通的》教案1 多重的世界 诗歌中的变奏 睁大观察的眼睛 述说感悟的心灵──《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诗歌中的变奏 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读《荷塘月色》兼究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之由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李白诗歌《蜀道难》赏析 由《蜀道难》浅析李白出蜀时的心态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开心积累 小学语文:《心里的世界》课堂实录 让学生走进诗意盎然的世界 让心灵的声音在“读”中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