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青蛙看海》教案之三

小编: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阅读兴趣摆到重要位置,并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和享受。另外,基于“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理论的引领指导,本课阅读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其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设计特色]

通过多次角色转换在研究性阅读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其深深入境、自然悟情。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1—4①,并能进行较好地角色朗读及表演。

2、认识一个偏旁“登字头”,学会3个生字“苍、登、善”。

3、能从小青蛙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悟其心理。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启动情感,揭题入文。

1、教师引入:“带来一个很好听的童话故事。”

(揭题出示“青蛙看海”并范读)

2、有兴趣来读读这个题吗?

(1)指名读;(2)齐读。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课伊始,教师若采用那童趣活泼的话语必定能一下子触动学生情感的心弦。虽是简简单单的两句话,相信也定会让其带着一份天真和好奇不知不觉走进去。】

二、初步感知,质疑探究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若有疑问,听完提出。

2、学生纷纷质疑。

(部分简单的问题,如“善跑”、“苍鹰”等通过师生、生生间交流、探讨、补充非常快速地完成;对于一些重要的、与课文内涵联系紧密的,如“长期”、“凉气”等则慎重贴于黑板,启发学生在学课文时再作进一步的深思。)

3、小结:小朋友现在是越来越会提问了!别急,呆会儿我们还可以一边学,一边提;一边提呢再一边自己来解决,好吗?(好!)其实我们从小啊就应该做一个善思考与爱发问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越来越聪明,才能有所创造!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如在听完故事后,教师若能让学生在这样一个自由提问的时空里驰骋一番,并且对其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能以赞赏、鼓励来给予肯定的话,那么无疑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必定更为自由、舒展。】

三、充分诵读,巧破疑难。

(一)、导读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学生读第一段。

2、学生自由提新问题。

3、众说纷纭,巧解“长期”。

4、角色转换:你就是这只青蛙(点图述),你啊在这个湖边已经生活了很久很久了,你会怎么想?(指名说)

5、多种促读手段指导读好第一段第一句(突出“呆得最久,最想看海”的感觉)

6、看,就在此时(贴图)谁飞来了?(苍鹰大哥)

对它说什么呢?(男女生分读)

7、师述:有希望!

【自主、合作、探究,我们要做的是以教材为凭借,引导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在其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示范者,又是一名普通的求知者;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教材这座桥梁,走向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探求更博大的未知世界。为此,本课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己稍稍掌握一定的知识方法,并凭借教材,小组间、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交流,巧破疑难等一系列过程,使其在探讨中发展,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导读第二自然段

1、小青蛙抬头一看,看到了什么?(贴山图——指名说)

2、角色转换:你就是这只蹲在湖边的青蛙(动作),看到这么高的山,心里感觉?

(对个别感觉可再具体地问下为什么,促使学生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感悟)

3、书上的小青蛙呢?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2)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4、师引思:都说自己会害怕、担心,那书上的这只小青蛙是开心呢,难过呢,还是害怕?(众生发表意见)

5、指导读好第二段:(1)指名读;(2)齐读。

6、学生自由提新问题。

7、巧解“吸了口凉气”:

(1)指名2人上台试吸;

(2)师范吸,问:有何不同?感觉?

(3)师转换句序范演读§2:“青蛙吸了口凉气……”

(4)齐演读——指名一生上台演。

(三)、导读第三自然段及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1、角色转换:你是苍鹰,你怎么说?

2、书上的苍鹰呢?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苍鹰的口气)

(2)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导学生读好第三自然段。(指名——齐)

3、师引思:苍鹰有无帮助青蛙(没有)猜青蛙心理?为什么?(指名说)

4、师顺势解疑,引入(出示“青蛙很失望”)

(1)指名读;(2)齐读。

5、角色转换,引申思虑:你会失望、难过吗?

6、总结:凡事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就像今天我们学课文,还不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来解决的;没解决的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想办法,好吗?

【从低年级起,教师就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创造不同的条件,全面、灵活地培养学生角色转换的能力。因为没有成功的“角色转换”就无所谓真正的“入境悟情”。如本课多处设计让学生充分转换角色去思考,去想象,去感受。虽然可能会得到一些可笑、错误乃至失败的想法亦或是说法,但是作为我们教师来讲,还是应该时时鼓励,处处宽容,让这些个性的火苗带着他们激情地跳动!】

四、角色朗读,自然转化。

1、分工(青蛙、苍鹰):自愿加入。

2、采访:准备用怎样的口气来读?

3、正式分角色朗读。

【转化语言是一个能动的自我构建过程。为此,教学中,教师就应竭力运用多种途径去给予学生切实的帮助。如此处的分角色朗读以及前面的多处朗读指导,教师就可通过自读欣赏、听读欣赏、用眼观察、身心一体地多感官参与,语音、语意、图像、情感、观念等要素融合,帮助学生走入情境、体悟角色,创设机会让学生倾听语言、感受语言,在形象、生动、自然的对话语境中成功地转换角色,圆满地完成朗读的任务。】

五、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1、出示所写生字:苍、登、善(读准字音)。

2、指名口头扩词。

3(1)认识新偏旁“登字头”,并自学其笔顺——师板写生书空

(2)自学难字“善”的笔顺。

4、书上田字格中描红,描好观察: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

5、当小老师大堂交流。

6、习字册上练习书写。

【让学生在实践描红、自主观察探究中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并让其当小老师上台交流,不失为写字教学“冲锋陷阵”的前奏曲“纸上谈兵”;而后在“读帖”、“描红”、“仿影”和“临帖”的系列连环过程中,再次让学生从认识和操作上感受了一番汉字的形体美,并获得进一步的深化。为此,写字教学中要坚持既动“口”,又动“手”,更动“脑”的“三动”方针。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朋友们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

    相关推荐

    《青蛙看海》教案之一 《青蛙看海》教案之二 《青蛙看海》教案之二 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教案之一 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教案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案之三 10《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案之三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三 我教《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评课 《青蛙看海》练习 解读《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说课稿之一 《青蛙看海》说课稿之一 《青蛙看海》说课稿之二 《青蛙看海》说课稿之二 《青蛙看海》案例评析 《青蛙看海》练习题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青蛙看海》公开课教案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执教《青蛙看海》有感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青蛙看海 教案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 教案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青蛙看海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上《青蛙看海》教案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青蛙看海》课文内容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 青蛙看海_教学反思案例 青蛙看海 教案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课文内容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 《青蛙看海》听课评课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一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四 《青蛙看海》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青蛙看海》课堂教学实录之二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二 《青蛙看海》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青蛙看海》课堂教学实录之二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五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一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六 换个角度读《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真棒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青蛙看海 小学语文:《青蛙看海》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青蛙看海》教案设计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二年级上)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青蛙看海》教案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青蛙看海》课堂实录 激趣 导悟 迁移——《青蛙看海》教学谈 《青蛙观海》教学设计 《青蛙搬家》教案之二 《青蛙搬家》教案之一 关于《青蛙看海》的价值取向的思考 《小青蛙》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青蛙看海》练习题:苏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快乐的小青蛙》教案之一 《寄给青蛙的信》教案之二 《寄给青蛙的信》教案之一 让每一处细节绽放魅力《青蛙看海》听课感想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展开想象——《青蛙看海》教学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青蛙看海》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青蛙搬家》反思之一 青蛙王子 青蛙简介 小学二年级语文《青蛙看海》随堂练习题:上学期 青蛙王子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换个角度读《青蛙看海》 青蛙简介 18小青蛙 《青蛙搬家》教学设计之一 《青蛙搬家》教学设计之二 两只青蛙教案设计 青蛙的眼睛 《青蛙》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