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札记

小编:

在各门学科中,批评人数最多的可能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了。只要认识几个字,就学会了批评的话语,而只要学过语文,似乎就有了语文教学的经验并获得了批评语文教学的权利,于是不懂装懂开口胡说。写这篇短文,就可能犯了这样的毛病。

第一次听《陶罐和铁罐》是2003年11月,这节课学生活动时间比较充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课后我与这位老师交流:“为什么只在黑板上板书陶罐的品质‘谦虚’,而不板书学生在讨论中提到的‘心胸开阔、对人友好’?为什么不在铁罐的品质‘骄傲’‘自满’后加上学生提出的‘小心眼’?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怎样看待‘骄傲’与‘谦虚’?”我个人的理解,在《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中,更主要应该引导学生认识:陶罐最终的圆满在于心胸开阔,对人友好,能够与他人和平相处;而铁罐的悲剧就在于小心眼、嫉妒,不能与他人共处,为了自己不惜伤害他人。因为我自己认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很有道理,也能给人的发展进步提供帮助;但置于强调创新、强调创业的知识经济时代,只强调谦虚并压抑个性可能一事无成。

第二次听是今年的一次公开课。其他的不说,只说老师在处理一次对话的细节。对话有两句,一句是铁罐的:“你敢碰我吗?陶罐子!”,一句是陶罐的回答:“不敢,铁罐兄弟。”老师从称呼和标点上引导学生分析两句对话,并通过反复朗读体会陶罐和铁罐性格。我很想对此讨论。

首先,我很赞成教师在此处花工夫。这是一篇对话性的文体,教学的目的我理解应该是通过理解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学习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评价人物性格特征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性格特征,并从中学习对话和交往。此处围绕对话材料展开教学,有利于实现这些教学目标。

其次,这些目的实现的载体是什么,是语文。语文知识本身是实现这些目标的载体。于永正先生曾经说,好的教学来自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我体会,用教材教就必须吃透教材。从称谓上,“陶罐子”和“铁罐兄弟”体现出性格差异;标点上,感叹号和句号也表现着差异。备课备什么,就是从学科本身去挖掘引起学生活动的活动题材。实现这些目的的途径又是什么?是反复阅读,并在阅读中体会和感悟。新课程不是不要备课,我们讲精心设计就是预先在活动材料和活动方式上进行研究,并做出安排。

现在又有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果学生有另外的精彩,没有把教师预设的精彩引出来,怎么办?我以为课堂上教师要学会“舍得”——舍得自己精心的预设,学会尊重学生的选择。如果学生提出的对话和片段完全能够实现教学目的,我们就应该转到学生关注的焦点上。如果你实在舍不得,可以在分析学生的兴趣点以后,说老师觉得哪一段对话也很精彩,大家也可以体会一下。我想这就够了。当然如果学生提供的材料不能实现目的,我们又需要恰当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我们建议的材料上来。

第二个问题是,学生始终进入不了角色,读不出那种味道,怎么办?我以为教师的范读是必要的。范读展示教师的理解,范读以后的学生读,不是一种机械重复,而是帮助和促进学生理解的读,也是学会阅读的读。

还有一个问题。我个人从铁罐的话语“你敢碰我吗?陶罐子!”中读出了一种引诱——引诱陶罐碰它,以实现消除陶罐的目的。书上没有,作者也可能没有这种意思,我可以这样想和推断吗?我以为完全可以。我以为读书的终极意义不在于完全读出作者的意义,而是读出自己的意义,对自己对生活的意义。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种阅读中不断发现新意义、不断创造新意义上的活动获得。这种自己发现的“引诱”的体会应该给学生讲吗?我看这要看情况。就我个人的毛病,我要克服只顾展示自己精彩的毛病。不过,师生彼此敞开和分享,不断创造新的意义应该是课堂值得追求的一种境界。

写于2005年5月28日上午

    相关推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27《陶罐和铁罐》 19. 陶罐和铁罐 19.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新说 续写《陶罐和铁罐》 再读《陶罐和铁罐》 1 9 * 陶 罐 和 铁罐 《陶罐和铁罐》词语 《陶罐和铁罐》课文 教《陶罐和铁罐》有感 《陶罐和铁罐》导学案 陶罐和铁罐的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学建议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建议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第19课: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评课稿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陶罐和铁罐》教材简说 陶罐和铁罐教案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材理解 《陶罐和铁罐》教材理解 《陶罐和铁罐》教材理解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6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8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6 《陶罐和铁罐》 教学设计二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3 《陶罐和铁罐》 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