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及答案

小编: :admin

前言:现在距离高考越来越近,时间也越来越紧张,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个时候很多学生由于心理紧张,每天坐立不安,特别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关于高考心理辅导,另文刊登)这时候可不能放松

B.徐绩一向关心百姓疾苦。担任通州通判时,曾亲自监督修筑海堤,以免海水泛滥成灾。担任太平州知州时,又曾极力陈述现行茶盐法给百姓带来的苦痛,建议皇帝诏令全国有关官员合理地生财、理财、用财。

C.针对《神宗正史》久未编成的状况,徐勋认为原因在于史臣好恶不同,取材各有偏向,意见难以一致,所以应广泛搜集资料,明辨是非,才能修成符合史实的国史。他的见解和主张得到皇帝肯定。

D.皇帝曾命令徐勋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徐劫一再推辞,不肯与蔡京共事。后来在徐绩回乡看望生病的亲人时,蔡京便以翰林学士没有擅离朝廷的先例为由提出异议,但皇帝并不同意蔡京的看法。

第二卷(共108分)四、(18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

译文:

(2)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译文:

(3)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战战兢兢,

。(《诗·小雅·小曼》)

(2)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3)想当年,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咸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茎兰兰担i尘萱苎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jb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一夔州一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18.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0个宇)(4分)答:19.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4分)答:20.(6分)(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答:(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答: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B.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C.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的历史意义。D.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E.文章用“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形容杜甫诗歌波澜壮阔、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用“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形容杜甫诗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答:[

][

]六、(12分)22.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个字)(4分)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23.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4分)

材料: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

系我国红学界后起①

②之秀,

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

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

④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要求:①内容适当。②表达得体。③符合口语特点。④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①

24.在“橡皮”、“圆规”、“直尺”中任选两种,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句式、字数可以和例句不同)(4分)

[例句]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却延长了。

七、(6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答案:1D

2C

3D

4A

5B

6C

7C

8B

9A

10D

11B

12A

13A

14D15.①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责力)*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②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③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16.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17.①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②一人之心

千万人之心也③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18.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19.⑴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

⑵杜甫的苦寒人生

⑶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盾冲突)20.⑴①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

②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

③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

④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

⑤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

⑥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⑵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21.B

D22.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23.

转换的要点:①“徐凡”后应加称呼,不能介绍性别。

②“系”、“后起之秀”必须转换,可以转换为“是”、“研究专家”等。

③“作者身世”应转换为“曹雪芹的身世”或“《红楼梦》作者身世”,“尤以……见长”用“尤其在……方面有专长”一类句子来转换。

④括号中的内容必须转换到句中表述。24.略25.作文(略)高考宝典之所以被高三学生誉为最好的高考复习资料,是因为高考宝典非常讲究针对性,抓住学生弱点和高考重点,成绩提高就这么简单。更多高考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卷)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湖北卷) 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语文卷 2012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复习 江苏镇江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4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二) 2004年厦门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江苏镇江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江苏镇江2010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09年江苏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江苏苏州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0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苏州市2004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 广安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A、B卷)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重庆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 2011年全国高考江西语文卷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高考作文 2012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复习 201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复习 2008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07年江西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安徽语文卷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四川语文卷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广东语文卷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安徽语文卷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陕西语文卷 2004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 2004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山东语文卷 08年镇江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4年高考语文湖南省试题 2004年高考语文湖南省试题 高二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9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常州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201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0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淮安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9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南京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0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泰州201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08年苏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晋江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江西卷)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测试卷及答案 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及答案 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试卷以及参考答案 2011年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汇总 2017江苏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西卷)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 江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 2017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5年苏州市中考试卷(语文)及答案 高三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1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江苏省盐城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江苏省徐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09年四川内江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江苏省泰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江苏省南通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程卷) 江苏连云港2009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北京卷) 2009年浙江嘉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牡丹江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浙江丽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浙江宁波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6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6高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浙江义乌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浙江宁波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牡丹江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苏州高新区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0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淮安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 2008年黑龙江鸡西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夹江县2012年中考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