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乱侃王安石与青苗法

小编:

多年以前念大学时,读过一些王安石变法的资料,当时就很有感触。今天看到论坛有这方面的讨论,不禁手痒。只是出门在外,手头除一部《韩非子》,无任何资料。只凭记忆所及,略论一二,反正是扯谈。

我的看法是,王安石变法必然失败,也算不上先进。他对当时已经非常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解十分糟糕,甚至还不如反对变法的苏东坡和司马光来得高明。苏东坡和司马光已经知道富户与穷人相互依赖,富人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商业和信贷也创造财富,以及市场竞争对于维持经济繁荣的重要等等。因而提出了不少为富民辩护的见解,主张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等等。

这当然不是说苏东坡和司马光有现代的市场经济眼光。但我觉得他们的保守立场,乃是基于两个非常深刻的见解:第一,他们相信经济体系的自然和谐,富人致富有其正当理由,官府没有必要与民争利;第二,他们相信官员介入经商和借贷,是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的温床。他们不反对甚至鼓励小民求利致富,却强调士大夫必须谨守义利之分,“何必曰利”。思想上虽然极端保守,政治上却很有道理。

王安石倒是不信什么“君子不言利”的教条,很研究了一番理财致富的法门。他自己要去经商,也许可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发利市,但也有可能会因其固执不灵活而大亏特亏,一败涂地。反正是反事实假设,怎么说都可以。然而,作为政治家和变法者,我觉得他最大的问题是不知天高地厚,企图把国家变成经商致富的工具,凭借官府权势,实行垄断,强行取代经济的自然运行。见到民间借贷利息高,就搞个青苗法,想垄断高利贷;见到商业贸易高利润,就搞个市易法,想用官办专卖取而代之。却不知官营商业,效率低下,“卖梳朴即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其结果,反而是官与民俱穷。

我们不妨以青苗法为例,具体分析一下它为什么会碰壁。

按筋斗云的说法,青苗法“规定地方官府可以在春天把粮食借给农民,秋天多还二成算作利息,如此则民国两利。”既便宜了青黄不接时需要借贷粮种的斤斗小民,又增加了财政收入,鱼和熊掌可得而兼,多美。

这里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民间借贷的利息为什么有的很高?传统的马列教条说,自由竞争必然导致垄断,高利贷就是垄断的结果。以现代经济学眼光看,此说不足为凭。因为同一个地区,有能力贷放粮种的商人和富户,肯定不止一家。既然有很多家,他们之间就有现实的或潜在的竞争。说他们会合谋将利息维持在很高的水准,至少我没看到令人信服的证据。

其实,利息率高,有其经济理由。最常见的情形是,高利率反映了高风险。举个例子,假如我借了钱后,有30%的可能完全还不起钱,那么,给我贷款的利息率必须高达43%,才能保证不亏本。因为我还钱的概率只有70%,如果我借1斗粮还1.43斗的话,归还额的期望值恰是1.43x70%=1,刚好不赔不赚。

民间借贷,因为彼此熟悉,大家对各人的欠债风险也比较有底,于是会根据每个人欠债不还的风险不同,而定下不同的利息率。高风险的人利息率高,低风险的人利息率低。二十世纪六、七年代,有很多对于印度农村高利贷的研究,都发现所谓的高利贷,只不过是正常利润加上欠债风险而已,与所谓垄断无关。再如中国,明清两代记载的民间利息率多在二至三分左右,直到今天仍

是如此。1992-1993年我在浙江和东北做过调查,发现民间借贷除了亲友之间不计利息的,一般年息都在二分四到三分左右,与我从史书上得到的印象大致相符。分析原因,欠债风险是导致高利息的一大重要因素。

现在我们假定有了青苗法,任何人都能够以二分利从官府借到粮种,会出现什么情况?假如完全自愿的话,那些能够以更低利率借到粮种的人,不会找官府;找官府借钱的,必定是那些在民间借贷中无法以二分利借到的人。而这些人的欠债风险,都高于二分利的基准。也就是说,二分利无法补偿借钱这些人的高风险。长此以往,贷放青苗钱,必定是赔本买卖。想照顾穷人,就得赔钱。指望“官民两利”,鱼和熊掌得而兼之,恐怕是做梦。

我知道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六、七十年代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搞了不少农村低息贷款项目,没有一个不赔本的。以此观之,说王安石一定会成功,不仅可以帮助穷人,还可以赚得贷款利息充实国库,那就太缺乏经济学常识了。

总而言之,青苗法从基本设计上,就无法实现它的预定目标。但是王安石不了解这些,却要霸蛮推行开去,还给各级官员规定贷放任务,以发放青苗钱的效果作为考核指标,名义上是要帮助穷人,却又规定不能赔本甚至必须赚钱。于是逼得下级官员弄虚作假、强迫摊派,秋后又挨户催索,强迫还债,以致不少人家为还青苗钱弄得家破人亡。本想救民,结果反成害民,最后搞得天怒人

怨,一败涂地。

王安石对官员的品行和能力,作了脱离实际的过高估计。这不是看他具体怎么说,而是看他的改革措施,对官员的品行和能力提出了什么要求,官员品行和能力倘若低于期望,会对改革成功有何影响等等。历史经验表明,赋予官员垄断经济、与民争利的大权,没有不作威作福、营私舞弊、鱼肉百姓、中饱私囊的。象王安石本人那样一丝不苟的,又有几人?凡是把改革建立在过高估计人性的基础之上,都注定要失败。王安石的变法,摆脱不了这个铁律。

在这一点上,早期法家也比王安石来得高明。商鞅变法,鼓励的是农耕,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利用的是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用信赏必罚来诱导。从思想到手段,都不曾象王安石那样脱离实际。集法家之大成者韩非,也不主张过多干预经济,以免为当官的增添权势。王安石变法,可能不是兴徭役,然而凭空起权势、富贵人,却与韩非所批判的,毫无二致。

王安石可能代表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很不好的传统:脱离实际,轻视市场的自发规则,拯世救民的责任感以来,就心比天高,什么都想管,什么都敢管,为此不惜迷信强权,排斥异己,结果什么都管不好。徒然一场辛苦,只留下一付千孔百疮的烂摊子。

    相关推荐

    王安石新法与天意 蔡京与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2 王安石变法4 王安石变法1 王安石变法3 论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 王安石与信用杠杆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的几个问题 王安石传 说王安石 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改诗 王安石验水 王安石的散文 宋史:王安石传 王安石词全集 《王安石诗词选》 王安石诗全集 王安石《虔州学记》 王安石《梅花》欣赏 王安石:《江上》赏析 王安石相关内容 王安石生平简介 经改大将——王安石 王安石难倒苏东坡 王安石做双喜字肉 王安石词作鉴赏(2) 王安石词作鉴赏(1)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唐诗宋词之王安石 从王安石变法失败看当今的农民问题 5.伤仲永 王安石[宋] 王安石纪念馆(图文) 王安石作品欣赏: 元日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 从团队建设看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必然性 《古诗两首》王安石介绍 侃读 王安石待客 阅读题答案 社会动乱与诗人杜甫 褒禅山(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小青石 青蛙王子 小青石 小青石 小青石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小青石 小青石 青蛙王子 王安石《赠外孙》原文和译文赏析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 20.*小青石 20.*小青石 小升初语文阅读训练:《王安石待客》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王安石改诗 切勿妄责前贤(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古诗两首》作者杨万里、王安石简介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王安石 乱读《秋天》 《小青石》课文 2017年小升初语文模拟题: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原文译文及赏析 课本剧:《小青石》 《小青石》读后感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王羲之书法 安徒生与安德森 濮存昕唐国强谁来还王安石历史真面目? 拔云见日 高瞻远瞩——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老王》学法指导 《小青石》板书设计 《小青石》其它杂项 《小青石》阅读练习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小河与青草》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小青石》其它杂项 《小青石》教学思考 小青石教学实录 小河与青草 小河与青草 《小青石》教材理解 《小青石》其它杂项 《小青石》课堂实录 王安石《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诗词鉴赏 乱谈韩愈的“明道” 《小青石》教学实录 《小青石》教材理解 《小青石》教学设计 《小青石》其它杂项 小青石教学设计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王安石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