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社戏》

小编:

《社戏》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社戏》记述了一段幼时看社戏的经历,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本设计旨在通过结合小说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的教学思路,教给学生一种以整体感知为主的阅读方法,培养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篇安排三个课时进行教学。

本文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充满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又是如何融情入景的,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并通过以读带写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写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 体会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

2. 理解本文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3. 景物描写的运用。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小测

二、引言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來江水绿如蓝”的风景让无数古今的人都为之倾倒。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江南水乡的美景。

(幻灯片:美丽的江南水乡)

请一两个学生用语言描绘景物。

三、出示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

2.理解本文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3.景物描写的运用。

四、赏析景物描写

1.找出本文的景物描写。

A. (10.11.12.13自然段)——月夜行船/水乡月夜图

B.(22.23自然段)——月下归航

2.

听录音,初步感受优美景物的描写。

3.(学生活动)齐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一两句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深入体会景物描写。

提示:①美句:感官方面(嗅觉、视觉、听觉、感觉)

修辞方面(比喻、拟人)

②美词:以所学过的课文《春》为例引导学生,如“小草偷偷的钻出来了”的“偷偷的”和“钻”,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小草的神态和生命力强。

(1) 品味美句

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情入景,描绘出一幅十分优美的“水乡月夜图”,非常传神。

明确:

感官方面(视觉)色彩:豆麦“碧绿”、远山“淡黑”、点点渔火、朦胧月色、

皎洁月光,灯火戏台

(嗅觉)气味: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听觉)声响:“潺潺”的水声,小伙伴的说笑、嚷声,宛转的笛声,远处的“歌吹”。

悠扬横笛,小伙伴议论,或骂或笑,渔父喝采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喻成“踊跃的铁的兽脊”;把“航船”比作“大白鱼”;

(2) 品味美词

“朦胧”“皎洁”用得好,好在它们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

这里的“朦胧”作动词。

“轻松”“舒展”表现了“我”轻快的心情。

“自失、弥散”表现了“我”的陶醉之情。

“蹿”“喝彩”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船行的轻快美。

4.反馈练习

5.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是表现环境美,展示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画;

二是烘托“我”的心情。 (愉快,急切的心情)或(轻松、兴奋的心情)

五、拓展练习

任选一幅图画,仿照所学的景物描写方法,写一段话描绘画中的景物。

要求: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一两种修辞手法。

六、布置作业

1、在文中找出人物并画出人物的活动,把句子写到作业本上;

2、归纳人物形象的主要性格。

3、课后练习二

练 习:

阅读第10—12自然段,完成各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

2.对“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

A.突出远处“淡黑的起伏的连山”的外形特征。

B.表现夜晚近处豆麦田地和远处起伏的连山构成的朦胧的景色。

C.写出船行速度的快,衬托“我”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D.表现小伙伴摇船技巧的熟练。

3.“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在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的“他”指( )

A.清香 B.月色 C.歌吹 D.渔火

4.在第十二自然段中,“我”的心情是变化的,请在下面括号内分别用一个词语写出变化的过程。

( )—— 沉静 —— ( )

阅读第22—23自然段,完成各题。

1.给下列句子找到相关的心理活动的词语,然后联线。

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余兴未尽

仿佛看戏并不很久似的 依依不舍

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 很想再看

回望戏台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 心驰神往

2.第22段第一第二句都是景物描写,第一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 _ 第二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 __,对美妙景物的描写衬托出了孩子们_____ __的心情.

3. 找出正面描写船行很快的句子。

4. 找出侧面描写船行很快的句子.

5.从视觉上表示船行很快的一个动词是_______,从听觉上表示船行很快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推荐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2 看社戏 16社戏 16《社戏》  社戏 16社戏 《社戏》2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 《社戏》课文 《社戏》教案 《社戏》赏析 《社戏》赏析 《社戏》题解 关于《社戏》 《社戏》题解 《社戏》题解 《社戏》复习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 《社戏》赏析 社戏教案 《社戏》赏析 《社戏》说课稿 社戏导学案 社戏说课稿 《社戏》教案10 《社戏》教案9 《社戏》教案1 《社戏》练习题 《社戏》教案(2) 《社戏》教案9 《社戏》教案31 《社戏》的意味 《社戏》教案(1) 《社戏》导学案 《社戏》教案5 《社戏》教案7 《社戏》读后感 读《社戏》有感 《社戏》课课练 《社戏》教案1 《社戏》教案2 《社戏》教案6 《社戏》教案8 《社戏》学案4 《社戏》教案23 《社戏》教案15 《社戏》教案2 原始的社戏 《社戏》说课稿 《社戏》读后感 《社戏》导学案 社戏读后感 《社戏》教案3 《社戏》教案4 《社戏》教学案 《社戏》艺术漫话 《社戏》时代背景 《社戏》课文导读 《社戏》语法修辞 《社戏》课文评点 《社戏》人物描写 《社戏》同步练习 社戏 第二课时 社戏 第一课时 《社戏》教案设计 《社戏》教案设计 社戏 教材教法 社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