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小编:

课题:故都的秋

郁达夫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情景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有关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在整体把握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

1、形散神聚的特点。

2、有关“秋景”描写的段落和重点句子的品味。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秋天是一个意蕴丰富的季节。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会有不同的感受。历代文人骚客描写秋天的诗句很多,如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柳永的“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苏轼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诘绿时”,毛泽东的“不是春光胜似春光”……今天我们再来看一篇赞扬秋天的现代名篇——《故都的秋》。

二、作者简介

1、学生叙述有关作者的资料。

2、教师适当补充,突出其作品“抒情性”特点。

三、课文鉴赏

1、总体概括

①速读课文,找出总体概括故都秋天特点的句子。(即的“神”)明确:课文的第一句。故都秋天特点:清、静、悲凉。

②请找出具体描写秋景的有关段落,看看作者笔下展现了故都秋天的哪些景物画面?(即的“形”)

①庭院秋景

②秋槐落蕊

形 ③秋蝉残声

④秋雨话凉

⑤北国秋果

2、品味秋景(分三个角度)

①视角效果

学生欣赏画面,指名朗读“清晨赏秋”一段,提问:该段文字写了哪些视角上的景物?作者详写牵牛花的颜色,有何用意?(具体见课件)

②听觉效果:

a提问:写了秋天里的哪些声音?

明确:训鸽声、蝉声、雨声、对话声

b着重品味训鸽声与蝉声,提问:这些声音有何特点,与文章主旨有何关系?

明确:以声音衬托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③触觉效果(可延至第二课时)

指名朗读槐树落蕊轻扫一段,把体现秋的特点的句子找出来,并体会其中的情。

点拨:这时的作者,早已成为知名文人,正直的他曾多次遭到当局的通缉,人到中年的他“以没有一个归宿为可虑”。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年近不惑的他对人生的领悟——悲凉、落寞。

四、课堂小结:

本堂课主要理清了文章的总体结构,体会到“形散神聚”的特点,并通过对清秋美景的品味,体会到写景状物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五、作业:

1、课外阅读欧阳修《秋声赋》,苏轼《前赤壁赋》。

2、以“秋日风景”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六、板书设计:

神:清、静、悲凉

故都的秋

庭院秋景

秋槐落蕊

形 秋蝉残声 以情驭景

秋雨话凉

北国秋果

    相关推荐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10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学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2 第三册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教案9 《故都的秋》教案26 《故都的秋》教案36 《故都的秋》教案35 故都的秋实录1 故都的秋教案1 《故都的秋》教案12 《故都的秋》教案15 《故都的秋》教案21 《故都的秋》教案25 《故都的秋》教案29 故都的秋实录2 《故都的秋》教案8 《故都的秋》教案11 《故都的秋》教案17 《故都的秋》教案23 《故都的秋》教案31 笨马上《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7 《故都的秋》教案16 《故都的秋》教案20 《故都的秋》教案22 《故都的秋》教案24 《故都的秋》教案27 《故都的秋》教案30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读后感 《故都的秋》课文题解 《故都的秋》疑难解析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说课稿1 《故都的秋》有关资料 《故都的秋》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