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

小编: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重点】

1、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颂扬亲情的故事。

2、教师制作课件。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然而,在灾难中人与人之间表现出来的感情是震撼人心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教师提出:

此时,你最想知道什么?

4、教师:

同学们可以通过自读,来寻找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认读生字,重点指导“瓦砾 血迹”中“砾”“血”的读音。

3、交流初读收获。

4、鼓励质疑:

从哪儿看出父亲与儿子的了不起?为什么说父亲与儿子了不起?

三、抓住重点,合作研究

1、小组探究:

⑴ “了不起”什么意思?

⑵ 从哪儿看出父亲与儿子的了不起?

⑶ 为什么说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呢?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和研究,父子“了不起”在哪里,你认为哪里写出了他们的“了不起”,读一读、想一想。)

2、品读重点句,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⑴ 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教师相机出示地震资料,从中可以知道这位父亲看到废墟,认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很痛心,心爱的儿子不在了,他失声地喊着儿子的名字,体现他的悲痛。

该怎样读父亲的话呢?(要用悲伤和绝望的语气读)个人读、全班读。

⑵ “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有了这个坚定的信念,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该怎样读父亲说的这段话呢?(要用坚定的语气读,相信儿子会等他来的)强调“不论”、“总”、“在一起”。个人读、全班读。

⑶ 有些父母看到废墟后就绝望地走了,有些人说没有希望了,救火队长和警察说有危险的情况下,父亲不停地挖着,而且是“埋头”挖。他多次求人帮助,却被人认为是精神失常。然而这位年轻的父亲不管人们怎么说,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儿子在等我!”。

⑷ 这位父亲“挖了8小时、24小时、36小时”仍没有。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为什么要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不停地艰难地挖,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指导朗读:此时读的速度要慢些,体现他的艰难。

3、品读重点句,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⑴ 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很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学们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的,也能救大家。因为他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他总会和我在一起!”

儿子对父亲是信任的,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动摇过。在死亡面前,儿子表现的自信、勇敢、坚强,而这些都缘于父亲给予他的信念。

⑵ 儿子的了不起还在于他的无私,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却让同学们先出去,要求父亲先救其他同学,而这些又都是因为父亲那富有力量的话。

四、朗读体会,加深体验

1、自由读课文,想想:

你发现课文中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话吗?

2、按照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读出不同的语气和心情。

3、总结:

是的,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连接着两颗心。父亲和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引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五、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父母为我们做了哪些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深情的事呢?

2、组织交流。

3、学生自主选择兴趣作业:

⑴ 写一写父母关爱自己的事。

⑵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⑶ 阅读有关表现父爱、母爱的文章。

    相关推荐

    《地震中的父与子》1 《地震中的父与子》1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