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饶宗颐阅读答案

小编:

国学大师饶宗颐

余秋雨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还断言:只要香港有饶公,就不能算文化沙漠。这位饶公,就是著名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在香港,饶公是名人,也可算奇人。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人称“业精六学,才备九能”。

然而,谁会相信,这位顶着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客座教授头衔的大学问家,竟是从广东潮州走出来的一名初中生!

少年早慧的饶宗颐,20岁出头因整理发表了父亲的遗著《潮州艺文志》而文名大噪,旋即被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当时,日军已经南侵,中大迁往云南。在赴聘途中,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没想到,这场大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香港,他有机会结识了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学者王云五和叶恭绰,从而正式步入国学研究的大门。

而这场大病,是饶公此生唯一害过的一场大病。因此,对佛、道都深有研究的他认为,这是一种缘分。

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很广。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的学问分归八个门类,后来郑炜明先生更是添加补充,细分为十五类。儒学、道学、佛学,诗、词、文、史,目录、考古、敦煌学,音律、书法、绘画、甲骨文,饶公样样都有研究;时间跨度更是惊人,从上古到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涉猎。哪来的这么广泛的兴趣、这么旺盛的精力?

饶宗颐的回答是:得益于从小文化空气的“熏蒸”,正如林语堂所言,学问是像熏火腿一样“熏”出来的。我家里有那么多书,我整天在看,把读书当成了玩耍,用的时间比在学校上课的还多。在那个小图书馆里,我可以一边享受,一面玩,懂不懂就在那里面逛。

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饶公做到了。在一些领域,他占据了开路人的地位。例如,他的《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震惊了国际学界;他的《梵学集》,也开辟了该领域中国学术研究的新天地。为了达到“专”,饶公不顾一切地“往里钻”。像梵学,为了品到“原汁原味”,他硬是从40多岁开始埋头学习梵文,一学几十年,可以朗朗而读。饶公说,我的梵文是与一位印度学者“换”来的。50年代末,那位在内地留学过的学者提出向我学《说文解字》。我正好想用功学学梵文,于是与他讲了条件:用《说文解字》交换梵文。此后几年间,我们互为老师,都学到了想学的东西。

支撑饶宗颐在学术方面锲而不舍深钻的,是一种“求阙’’精神。饶公说,‘‘求阙’’是曾国藩的话。他认为做人、做学问,都要“求阙”。“阙”同现在的“缺”,就是要不知足的意思。实际上,天下万物都是有“缺”的,追求把“缺”的补齐,可事实上永远也补不齐,这样就会永远不知足地追求下去。

饶公是史学家,他说,最令我兴奋的是今天中国不断地有很多新东西(出土文物)从地下冒出来了。而这些东西又带出了许多新问题,需要解答。比如,遇见冒出来的东西以后,发现有的文字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你就要解答了,我是研究这方面的,我有找出答案的责任,我要研究。我不能不研究,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我不理,我对它有兴趣,我就要研究。价值这个东西很难讲,我看有价值,别人看毫无价值。在学术上,越有争执的东西,越需要讲出一个道理来。我就是要找出这个“道理”来。

了解饶公的人说,别看他是国学大师,但他一点也不迂腐、守旧,开拓精神极强。他周游世界,精通英、法、德、日文。他研究国学,不仅从中国古籍中找材料,还密切关注着考古的新发现。例如,他用四川三星堆考古成果,印证以往古文献资料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取得新的重要发现。他借鉴西方汉学家研究方法,从印度和西域文字典籍入手,拓展汉学研究的视野。他还利用敦煌写卷的新资料,深入研讨诸多史学之谜;通过“比较古文字学”,探索远古中外文化交流问题。难怪季羡林教授称其在掌握材料、运用材料上“令人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感”。

以有限的生命探求无涯的学问,于是饶宗颐做到了既博又专。

(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在一开篇,就从正反两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饶宗 颐的形象。他既是名人,更是奇人。

B.正因为饶宗颐对佛、道都深有研究,他才把赴聘中大,生病滞留香港,从而正式步人国学之门这一经历看成是一种缘分。

C.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学问分归八个门类,郑炜明却把其细分为十五类。从中我们可以 看出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非常广泛。

D.饶宗颐打小就泡在自家的小图书馆里。由此可见,学问可以“熏”出来,广泛的兴趣爱好 可以在一定环境中培养而成。

E.“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寥寥数语,源自饶宗颐独立不羁的学术精神。

(2)国学大师饶宗颐是个“奇人”,材料中有哪些体现?(6分)

(3)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他却说这是一种缘分。如何理解这“缘分”的内涵?请结合材 料简要分析。(6分)

(4)通常认为,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请结合材料,针对这一说法谈谈你的看 法。(8分)

    相关推荐

    大师中的大师饶宗颐阅读答案 《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阅读答案 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阅读附答案 《饶宗颐: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阅读附答案 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 阅读答案 史学大师阎宗临 阅读附答案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饶宗颐教授访谈录阅读答案 国学大师南怀瑾阅读答案 《国学大师钱穆》阅读附答案 宗月大师阅读附答案 《国学大师汤一介》阅读附答案 国学大师汤一介 阅读附答案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1 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阅读答案 大师治学阅读答案 60年来中国为何不出文学大师?阅读答案 “为什么中国当代没有文学大师”阅读答案 国学应该是大国学......阅读附答案 为什么中国当代没有文学大师 阅读答案 《大师的学生》阅读答案 大师的学生阅读答案 《大师治学》阅读及答案 钱穆:一代儒宗,最后的大师 阅读答案 他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阅读答案 《大师治学》中考阅读答案 《60年来中国为何不出文学大师?》语文阅读答案 《钱穆:一生为故国招魂的史学大师》阅读附答案 《宗月大师》老舍 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钱穆:一代儒宗,最后的大师》阅读附答案 《学兼四部的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百年诞辰述感》阅读附答案 60年来中国为何不出文学大师?阅读试题及答案 大师 国药大师——金世元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钱穆:一生为故国招魂的史学大师》(含答案) “为什么中国当代没有文学大师”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科学大师——谢家麟 阅读附答案 史学大师许倬云 阅读附答案 《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阅读答案 《忆高华年 语言学界宗师 一生钟情学问》阅读及答案 《60年来中国为何不出文学大师?》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中国传统美学“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阅读附答案 北师大版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阅读“中国有三大宗教,即佛教、道教、儒教。” 博学大师亚里士多德 阅读答案 《大师的学生》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张颐武《国际与本土》阅读答案 《“白手起家”的科学大师》阅读附答案 张颐武《国际与本土》阅读试题及答案 《国学大家南怀瑾》阅读及答案 冯其庸的“大国学”阅读附答案 《“中国有三大宗教,即佛教、道教、儒教”》阅读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网选我最喜欢的好老师”新闻评论 史学大师许悼云 魏承恩阅读附答案 《大师钱穆:“爱国素不后于人” 》阅读附答案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阅读答案 《一代宗师冯端》阅读附答案 《先驱·画隐·宗师》阅读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下《科学家的数字武器》导学案(附答案) 108岁国画大师晏济元: 工程师才是我的本行 阅读附答案 《宋太宗学书》阅读答案 《中国学术的大损失》语文阅读答案 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 张国宁阅读附答案 《宋太宗学书》阅读答案 《大师》阅读答案 大师......阅读答案 《大师》阅读答案 大师什么最大 阅读答案 《大师什么是大》阅读答案 《英语老师 谢宗玉》阅读附答案 大师阅读答案 《大师什么最大》阅读答案 大师什么是大阅读答案 郭秉文:国立东南大学之父 阅读答案 南怀瑾:谜一样的国学大家 阅读答案 无机材料大师严东升:生而为国阅读附答案 无机材料大师严东升:生而为国 阅读附答案 《宋太宗学书》阅读附答案 《大师什么是大》阅读附答案 《国学热中的大众心态》语文阅读答案 《南怀瑾:谜一样的国学大家》阅读答案 郭秉文:国立东南大学之父阅读答案 大师阅读理解及答案 大师阅读答案双雪涛 《娄师德,字宗仁》阅读答案及译文 (钢琴)大师的学生阅读训练五则附完整答案 大师阅读附答案 文题:199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阅读附答案 汉服,未必可称“国服” 雷颐阅读附答案 《郭秉文:国立东南大学之父》阅读及答案 阅读答案:美国华盛顿大学……(含答案解析) 2011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昆虫学家阅读附答案 美学散步 宗白华 阅读答案 “边城”学案(教师版) 周敦颐《爱莲说》张大复《梅花草堂集》对比阅读答案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宗旧讳...阅读答案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阅读答案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类宗旧讳改焉阅读附答案 《 教育的使命——杨国荣教授在华师大的演讲》阅读 禅宗与中国文化 阅读答案 大师什么是大/朱晖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