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醉翁亭记

小编:

人教版语文八下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

醉翁亭记

一、文学常识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二、文言词语

1.词类活用:

①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名之者谁?

②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一词多义:

①而:表顺接的连词,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表并列的连词,泉香而酒冽;表递进的连词,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转折的连词,可是,却,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时间的连词,不久,已而夕阳在山。

②绝:停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到极点,以为绝妙;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③也: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之:助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代词,名之者谁?

⑤酿泉:名词,泉的名称,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宾动短语,酿造泉水,酿泉为酒。

⑥乐:快乐,动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趣,名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⑦秀: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开花,文中指繁荣滋长,佳木秀而繁阴。

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⑨临: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到,临溪而鱼。

⑩名:名词,名字,卷卷有爷名;动词,给……命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三、文言句式

1. 倒装句: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译:至于<说到>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唤,走在后面的人答应,<还有那>弯着驼背的老人,<被大人>领着的孩子,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就是滁州的人们在游山啊。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使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译:醒来后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2.判断句:

①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译:滁州四面都是山。

②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译:这明晦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③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同上)翻译:醉时能够同享那乐事,清醒后能够用文章记述那乐事的人,是太守。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同上)翻译: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是琅琊也。

3.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乐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译:领会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饮酒上。

四、内容理解

(一)思想内容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的生活和平宁静,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二)文章结构

构思如下:

先交待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与命名由来。

①亭的环境: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由远及近)

②命名由来:作亭者→命名者→命名之意→山水之乐

再观赏醉翁亭朝暮、四时之景的无穷乐趣。

①景:朝→暮;变化无穷;春→冬,景色各异。

②赏景:朝往暮归,其乐无穷。

描述太守与滁人、众宾游山同乐的情景和乐趣。

绘“与民同乐图”

滁人游:兴高采烈,生活富足

太守宴:众人动手,就地取材

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

太守醉:与民同乐,心满意足

最终收束全文,点明主旨

① 归时景象:太守归→禽鸟乐(山间夕照全景)

② 明主旨: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醉”“乐”统一)

(三)艺术特色

1.句式上骈散结合。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却大量地运用了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如“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就是骈句,出语自然,浑然天成,给文章增添了华丽之美。还注重大量运用虚词。全文用了21个“也”字,用了25个“而”字,把诗一样齐整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散文的韵味。这样整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句,去掉“而”字,就变成了诗句;加上“而”字,就变成了文句。“而”字的使用,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2、叙事写景层次分明,脉络清楚。本文采取叙事说明的笔调,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全文用了21个“也”字,每一个“也”不仅帮助煞尾,还成了文意转折的标志。这样文随意转,层层道出,织成一篇锦绣文章。再如,除第一段,每段一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五、典型题解

1.文章以什么贯穿全文?

“乐”。

2.你怎样理解作者的“醉”与“乐”?

醉有酒醉、陶醉之意。作者与民同乐宴酣而醉;但更多的是作者自我陶醉在醉翁亭的秀美风光和游人之乐的情景中“乐其乐”。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3.作者自认为“醉翁”的原因是什么?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4.醉翁的情趣在于山水之间,这“山水”之景具体指什么?

第二自然段“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5.第三小节中“苍颜白发……醉也。”太守醉的原因是什么?

陶醉于游人和平生活之乐,太守与客“宴酣之乐”。

6.同样是在遭受贬谪后,滕子京、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的表现?

他们都能够治理政事滕子京做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在欧阳修的治理下滁州城风景优美,滁人生活安乐。

7.作者一共刻画了几种乐?这些乐是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

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不是的。前面四种“乐”都是为了突出“太守之乐”,这从“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知。

8.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景。

这样写不仅让读者了解醉翁亭的所在方位,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醉翁亭之美,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9.作者是如何来写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的?

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抓住各自特点来写。

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10.第三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

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

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它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

用“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前面写欣赏美景之乐转到写众人游宴之乐。

11.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表现了滁人和平生活之乐。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12.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13. 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14.作者“乐其乐”他的乐趣究竟是什么?

他的乐趣在于:把滁州治理好,让人民过上和平快乐的生活。他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

15.古人在政治上失意后往往寄情山水,借景抒怀。请比较他们的感情的异同。

欧阳修:刻画琅琊山早晚和四季的景色,以欣赏山水美景为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也看出他清明的治理。

柳宗元:刻画小石潭清幽的景致,表达寂寞凄怆的心绪。

范仲淹:刻画迁客骚人晴雨天登岳阳楼的所见所感,追寻“古仁人”的思想情感,表达他要以“古仁人”为榜样,不以个人的得失荣辱或悲或喜而要以天下人之忧乐为忧乐的豁达情怀。

吴均:刻画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抒发了厌弃尘俗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16.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

17.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表现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六、参考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面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涧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道路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啊。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也总是醉,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树林中的雾气消散了,暮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朗(交替)变化,(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四季的景色。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而酒水清,山中野味野菜,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起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在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荫蔽,鸟儿到处鸣叫,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相关推荐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小石潭记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中考常考 醉翁亭记文言文阅读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三峡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出师表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记承天寺夜游 《醉翁亭记》复习检测题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曹刿论战 文言文醉翁亭记中考阅读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马说(杂说四)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与朱元思书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唐雎不辱使命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邹忌讽齐王纳谏 初中文言文阅读题: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答谢中书书》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言文比较阅读:《醉翁亭记》 初中语文《醉翁亭记》阅读题 醉翁亭记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题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选段文言文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题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醉翁亭记》练习题附答案 文言文比较阅读《醉翁亭记》郑燮《游江》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语文试题阅读训练及答案 醉翁亭记 语文阅读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醉翁亭记》[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题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题目答案 课内文言文:《醉翁亭记》阅读训练与答案选粹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选段湖南省湘潭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课内文言文复习题:塞翁失马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指导 2012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技巧 《笑》复习知识梳理 2012中考语文试题《醉翁亭记》阅读题汇编(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课后练习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导学案 2013中考文言文复习备考方法技巧 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 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哲理散文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指导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同步课堂及练习与答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对比阅读练习附答案 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通假字 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古今异义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 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节选)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选段)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阅读答案 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词类活用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 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喜雨亭记》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选段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选段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答谢中书书》比较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 2012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归纳(10篇) 《醉翁亭记》《兰亭集序》对比阅读答案 欧阳修《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节选)阅读附答案 《小石潭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