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从玄奘到唐僧

小编: :admin

在我国历史上,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到唐朝初年为止的五百年间,中国佛教徒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留学求法者不乏其人。有些高僧大德,为了探究佛教经义,在交通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不惜万里迢迢,不畏千难万险,前仆后继,到印度求取佛经,有的完成取经任务返回祖国,有的竟在中途死去。历史上较为出名的取经人是东晋的法显,北魏的惠生和唐初玄奘。而在这三个人中,能够震惊国内外、卓立千古者,唯玄奘一人而已,因为玄奘取经时间最久,对佛教研究最精,带回的佛经佛像等文物最为丰富,又是只身孤影,独自西方。对这样坚毅、勇敢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不仅当时人为之震动,后世人也赞颂不已。因此,自唐朝末年以来,关于玄奘赴西天取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逐步进入了文学创作。尤其是明代中叶以来,吴承恩《西游记》问世之后,就几乎无人不知唐僧取经故事了。本文的主旨就是想考查一下从历史上的玄奘到文学作品、特别是到《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的演变过程。

(一)历史上的玄奘取经。

根据《旧唐书》和其他野史、杂记的记载,历史上的玄奘,俗姓陈,名纬,玄奘是他出家后的法名。河南洛阳偃师人。他出生于一个“深通儒术,不求荣进”的学者家庭。其父陈惠,对儒家经学很有研究。玄奘排行第四,是陈惠最小的儿子。玄奘十三岁出家,天资非常聪明,他的强烈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探求的精神,为当时佛教大师们所称许,赞誉他为佛教的“千里驹”。青年的玄奘.遍读了佛教已翻译过来的经典,但很不满足,认为错误颇多,想广求异本,看到更多的梵文佛经。他遍游了全国各大寺院,访问了很多著名的法师,结果都不能满足愿望。他决心去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留学,去取“真经”。

在唐朝初年,西北边境不时有突厥族的侵扰,同此禁止国人随便出境。如有出境者,必须上书申请,经批准领得“过所” (后世护照之类)后才允许出境。玄奘结侣为伴,多次上书都未获批准。其他人都退缩了,而玄奘却没有灰心。这期间,他一面继续探研佛教经义,一面积极学习梵文语言文字,为出国做准备。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他竟一个人“冒越宪章”,偷越国境,只身孤影,开始远征。他从长安出发,出玉门关,经新疆吐鲁蕃,越葱岭。渡热海,跨过平沙浩浩、一望无际的沙漠,渡过万千险山恶水,行程五万余里,终于到达了印度。他在印度十三年,遍访印度各大寺院,向各派大师学习,认真探研佛学,并学会了几十种语言。他辩才很高,与各宗各派大师进行折辩。在很多著名的大会上,以惊人的辩才,精湛的学问,与“外道”激烈辩论,并一一将“外道”折服。取得了辩论的胜利。他名震印度,为祖国争得极大荣誉。他虽然誉满国外,但一直怀念着万里迢迢的祖国。当地要求回国时,国王和很多高僧苦苦地挽留他,他都没有同意。

玄奘取经是经过了漫长岁月的。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由长安出发,至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往返经过十七个年头.用大象驮回怫教经卷六百五十七部。去时还是满头青丝,回来时已经是两鬓苍苍了。

当他回国途中进入于阗国时,便暂停下来,井上书唐太宗,说明当时出国情祝,现已回国,到达于阗,驮经大象溺死,带回的经卷没有鞍乘驮运,静候太宗命令。太宗览表非常高兴,随即写了《答玄奘还至于阗国进表诏》,派人送至于阗,说闻法师归国非常高兴,盼望与法师早日相见,外国懂梵文、明经义的和尚,亦可随同来京。并让于阗国派人役、马匹护送祛师,又令敦煌等处地方官在中途迎送。

玄奘于贞观十九年三月初一回到长安。因取经有功,太宗对他非常尊敬,让他在弘福寺翻译怫经,并配备很多人作他的助手。太子李治(后为唐高宗)还为他专门建造慈恩寺译经院,让他主持翻译工作达十九年之久。唐太宗应他之请写过《大唐三藏圣教序》,他的门徒辩机帮他写了《大唐西域记》,记述西行各地政治、经济、风俗人情等。他的徒弟慧立等还写了《大唐慈思寺三藏法师传》,记载他取经的奇行。玄奘于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去世,死时五百里以内各地僧俗送葬者百余万人,庐宿于墓所者达三万人之多,其生荣死哀,是前无古人的。

玄奘取经,远征五万余里,海宇为之震惊,是中外著名的旅行家;为了探研佛学,不畏艰险,到佛教发源地留学,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留学生;他主持翻译佛经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五十卷,一千三百多万字,是我国翻译史上的一位巨星;他不仅将六百五十七部佛经带回祖国,而且还将我国古代哲学著作《老子》译成梵文介绍到印度,并将印度已经失传的佛经《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介绍给印度人民,填补了印度佛经中的空白。他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对沟通中印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中印人民的极大崇敬。

一千三百多年前,交通极为困难,国与国之间极少来往,玄奘万里跋涉,历尽千难万险,来往出中印之间,后世的人们把这次西行取经的壮举,视为一种奇迹加以赞颂。人们在传诵这些取经故事时,加添了很多理想的色彩,而且越传越奇,越播越远。一些神奇的故事随即出现,并逐步进入文学创作。

(二)文学艺术领域里的玄奘取经。

唐朝初年玄奘“飘然一身,孤行沙漠”赴印度取经,唐朝末年就出现了像《独异志》之类敷衍玄奘取经神奇故事的笔记小说作品;宋元时代的“说经”把取经故事作为重要题材,《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平话》就是两部“说话”人的底本;后采取经故事被搬到戏剧舞台上,《唐三藏西天取经》、《西游记杂剧》就是流传下来的重要剧本;此外还有敦煌榆林窟.扬州孝先寺玄奘取经的壁画等。这些取经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绚烂多姿,想象力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它们与历史上的玄奘取经已经大不相同了,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四点:首先,政变了玄奘的出身。历史上的玄奘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学者家庭;文学艺术形象的唐僧出身于一个高贵的门第:新科状元陈光蕊的儿子,当朝丞相殷开山的外孙。其次,提高了玄奘的身份。历史上的玄奘是一个平凡的和尚,为了实现取经理想,“冒越宪章,私往西域”,是自动去印度留学求法的;艺术形象的唐僧已变成唐太宗的御弟、钦差,奉旨取经,又是如来佛祖派观音到东土选择的理想取经人。第三,扩充壮大了取经队伍。历史上的玄奘是孑然一身,独身西行;艺术形象的唐僧取经,已变成强大的取经队伍——增加了神通广大的孙行者,喜剧形象猪八戒,小心谨慎、诚心护法的沙和尚和小玉龙变化的龙马。第四,强调了取经的意义。历史上的玄奘取经,仅仅为了探研佛学,想“广求异本”以为参考,翻译和研究佛经;艺术形象的唐僧,取经的目的,不仅为启迪蒙昧,教化众生,而且为使唐朝“皇图水固”、“国泰民安”。

文学艺术作品为什么对玄奘取经作如此重大的改变或改造呢?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玄奘取经回来得到那么高的礼遇,唐太宗对他那么尊重,太子李治对他那么重视,那些王公大臣们,今天这个请他剃度,明天那个请他追荐亡魂,酬谢赠答,极为频仍,讲经说法,更为常事。许多著名法师向他顶礼膜拜,多少达官贵人向他阿谀逢迎。如此喧喧赫赫的玄奘,已经不是一个平凡的和尚,似乎成了佛教和僧侣地主的“祖师爷”了。这样也许作家们认为原来的门第、身份,与他的荣誉已不相称,索性改为状元的儿子、丞相的外孙.太宗的御弟钦差、佛祖的理想取经人。改变后的玄奘,原来的积极、勇敢精神逐步减弱,离开人民越来越远。这时人们对荣高身贵的玄奘已经不感兴趣,而真正喜爱的是自己创造的神话英雄孙悟空。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作品里唐僧已不占主要地位,主角已逐步变为孙悟空的主要原因。如在《唐三藏西天取经》、《西游记杂剧》等作品中,唐僧连一句唱词也没有,仅仅是一个龙套式的人物。与他那些徒弟尤其是孙悟空相比,显得黯然失色。而真正使唐僧形象又重新完整起来的,还是吴承恩的《西游记》。

(三)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

吴承恩是继承、革新的能手,他对唐僧取经作了很好的“推陈出新”。《西游记》中的唐僧,名义上还是取经的领导者,但从整个情节所展现的形象看,真正组织者和领导者已逐步变成孙悟空。在《西游记》里,作者既把唐僧写成一个虔诚的好和尚,肯定他“诚重劳轻”的艰苦奇行,还保持了历史上玄奘取经的积极的一面;但又批判他的无原则的“慈忍”,是一个庸弱无能的“氓僧”。作者把艰苦虔诚取经与人妖颠倒、是非不清两个方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形象完整、个性鲜明的唐僧。

从通行本《西游记》第九回看出生后的江流和尚,长到一十八岁时,知道父仇母难,不顾安危,只身到洪州府衙寻母认亲,千里迢迢赶赴京都找外祖父殷开山,发兵搭救母难,捉拿仇人刘洪,报了父母的血海深仇。可见西天取经以前的玄奘和尚,还是一个积极勇敢、是非能辨,疾恶如仇,遇事不畏缩的青年和尚,还能看出历史上玄奘的某些影子。只是到他声名显赫,成为皇帝的御弟钦差,奉旨西天取经后,原来的积极战斗精神才大大削弱,逐步蜕变为一个胆小怕事、善恶不分的御用僧侣形象了。

《西游记》的主要部分是写虔诚的佛教徒赴西天取经,题材本身就决定了唐僧是一个诚心求法,虔诚悟道,艰苦西行的“圣僧”。他严守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六度”(布施、传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一路上信念坚定,九死未悔。他那种富贵不能移其志,美色不能动其心的高尚精神,不仅神佛妖魔称他是“十世修行的好人”,连孙悟空也赞他是了不起的好和尚。只有这样虔诚的好和尚,才能取信于神佛并得到他们的暗中祐护,只有这样虔诚的好和尚,才能坚定三个桀骜不驯的“顽徒”的取经信心,并带领他们完成西天取经的艰巨任务。从这一方面看,《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始终保持着历史上玄奘取经的某些积极因素,俨然是一个苦行僧的典型。

然而《西游记》中的唐僧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形象。作者在肯定他积极一面的同时,又批判了他性格中的消极成分。如果说历史上的玄奘是经得起烈火锻炼的真金的话,那么《西游记》中的唐僧则是一块混合着很多杂质的矿石。他坚持的是毫无原则的“慈悲为怀”,而这些无原则的“慈悲”又常常被狡猾的妖精所利用。他是非不分,真假莫辨,甚至把妖精误认为好人,把降妖除怪、忠心耿耿的孙悟空骂作“无心向善之辈,有心作恶之人”。并多次念紧箍咒折磨孙悟空,甚至几次要把孙悟空贬逐。应该说对唐僧“愚氓”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佛教的批判。

    相关推荐

    从“玄奘”到“唐僧”:对文化圣徒的美学颠覆 唐玄奘西行取经教案 唐玄奘西行取经 教案教学设计 玄奘简介 《唐玄奘西行取经》五年级语文教案 五年级(s版)唐玄奘西行取经 教案教学设计 《唐僧取经》教学设计 冀教版二上《唐僧取经》教案 僧·寺·塔 从三到万 从三到万 从三到万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唐僧取经》教学设计 从神童到名士 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错不错? 林清玄简介 读林清玄 通过课文我们认识了()的孙悟空;()的白骨精;()的唐僧。 林清玄简介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从张仲景到李时珍 从续写《穷人》想到的 从“问答式”到“练习式” 从张仲景到李时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备教材”到“备学生” 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大锅饭”到“联产承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象形到形声的发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备教材”到“备学生” 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鱼游到了纸上》谈起 从“包身工”到“血汗工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 从“教案”到“学案”如何转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 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 从女儿身上受到的启示 林清玄答记者问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文章中来到写作中去 从“阅读本位”到“表现本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7 从知识填充到智慧储能 从“40亿年前”到文本解读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文本──从解读、建构到超越 从“不论……始终……”中可领悟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 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 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 语文“课本”从“书本”到“生本” 从谈作色变到闻作起舞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 从《唐雎不辱使命》谈新课改创新教学 刘禹锡游玄都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仿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案 试论从自主到互动的飞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试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从第18自然段体会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