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谈高考改革

小编: :admin

今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近日,就目前高考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接受了记者采访。他指出,恢复高考30年来,高考改革从未停止脚步,尽管争议很多,但应当坚持考试而不是废除高考,高考改革要向着公平公正的方向推进。

关于公平公正

不仅命题要公平公正,招生也应当更加公平公正

针对有人提出废除高考的意见,我认为,高考是一种高效率的选拔机制。西方发达国家都有统一考试。中国发明了科举,后来演变成文官制度,这是科举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尽管目前的高考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革,但是,废除高考是不现实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到目前为止,找不到一种比考试更好的区分人才、选拔人才的方法。所以坚持高考是毫无疑问的,决不能动摇。

今后高考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我认为,应当是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不仅命题要公平公正,招生也应当更加公平公正。比如,部属高校作为全国高校,属地招生名额不宜占得太多。这一点,教育部部属高校已经做了一些调整,相信以后会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迈进。

考试的公平公正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最重要的是机会公平和程序公平。比如考试环境的公平公正也很重要,对考生来说,起跑线要公平。考场的管理、试卷、考试加分等都要做到公平或比较公平。

关于分省命题

分省命题没必要一哄而上,每个省都搞

高考分为招生和考试两个方面,考试改革主要是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分省命题是考试形式的一种变革,先后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推行。分省命题需要省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教育部批准。这些省的考试机构要有命题的能力,要有组织管理能力,要有足够的学科门类齐全的有造诣的命题教师。有的省份由于没有部属重点院校,学科门类不太齐全,自主命题就会有一定难度。

分省命题没必要一哄而上,每个省都搞。从目前全国的情况看,自主命题的已有16个省份,超过一半,考生已超过全国考生数的2/3,应当说达到了一定规模,以后不必扩大太多,自主命题的省份应保持相对稳定。

关于考试评价

社会评价、专家评价和定量分析为命题把脉

命题是科学,应当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目前大部分省份的命题质量不错,但也发现个别地方的个别题目质量不高。命题的质量如何来评判,这要从考试评价说起。

考试评价大体分三个方面:一是社会评价,也就是宏观评价,是社会各界包括考生、教师、家长等对考试的评价。这种评价一般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对考试的科目设置、考题难度、区分度等进行评判、褒贬。这些评价的意见和建议对高考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是专家评价。专家评价一般掌握几个原则。首先是科学性原则。命题要注重科学性和严谨性,试题题干的表述要严谨,避免产生歧义;答案唯一的试题,如选择题,要避免一题多解的现象;要避免学术上没有定论或尚在争论的问题出现在试题中等。

其次是公平性原则。比如,空调问题,北方和一些贫困地区的家庭很多不用空调,考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差异很大,城市考生明显占有优势,对贫困考生不利;又如近年来外语考试中的口语问题,由于城乡差别,对农村考生缺乏公平性。

再次是地域性原则。上海曾出过一道作文题,叫《面向大海》,对上海考生来说,这题目出得不错,在沿海地区考也没问题。但拿到全国来考,拿到西部省份来考,就不太合适,因为许多地方的考生没有见过海,无从下笔。又如考气候问题,某一地区可以考本地气候特征中的问题,但换个地方,考生对这种气候没概念、不了解,考试的科学性就会大大降低。目前教材多样化,考试命题也应当多样化。

最后要体现大学招生与中学教学的有机结合。高考是大学和中学的结合部,既要为高校选拔人才服务,又不能脱离中学教学实际。比如,美国的SAT(I)(大学入学考试)考试中,考题脱离教材,以考察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如果我们照搬这种模式,许多中学在开展教学时可能就不用教材了。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太明显,所以考试中一定要处理好大学与中学的衔接和结合。

三是定量分析。对每年高考我们都要做定量分析,对考题的难度、信度和区分度进行分析。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各省、区、市的录取率也有所不同,所以难度值仅是一个理论参考值,各地在掌握时也会有所不同。在每年命题时,命题教师会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操作起来有时会有偏差,所以,对考试题目做定量分析,对今后的命题是很好的反馈信息,是保证命题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于新课改高考

考试方案应当多样,但并非越多越好

今年,实行新课程改革的4个省份――山东、广东、宁夏和海南首次进行新课改后的高考。明年是江苏。这五个省区的考试方案已经出台。2009年,还将有浙江、安徽、福建、天津和辽宁5个省市。明、后年新课改省份的高考方案各不相同。以后是不是每个省都要搞一个方案呢?大家认为没必要,方案不宜搞得太多。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去年已经制定出来。教育部提出要拿出几个方案,供其它各省选择,而不是每省搞一个方案。考试方案应当多样,但并非越多越好。

在新课改省份制定高考方案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比如,在命题时,必修课的内容容易操作,但选修课的内容不易涵盖,选修课里有许多内容模块,考什么、怎么考,操作难度比较大。高考是统一考试,不论是全国统一考试,还是全省统一考试,它的特点是,适合考共性,对个性顾及不足。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目前的思路是,在命题时题量尽可能多一些,让考生的选择余地大一些;既要考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水平,又要考出考生的创新能力。考试方案虽然已经出台,但今后还要根据考试实际不断修改,使之更加科学和完善。

    相关推荐

    教育部部长周济:中高考都将改革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从高考标准答案谈教育改革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分省命题适合国情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高考改革在稳定中求创新 江西高考改革:对考生实行考前教育 “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言摘要 高考解析:专家称高考改革改变考试形式不如改变考试内容 中考语文改革,中考应该如何学习语文? 课程改革误了高考,还是高考误了课程改革 语文高考试卷改革问题 高考改革课程改革殊途同归 趣谈语文教育改革 浅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教师中心稿) 高考作文改革需要教育体制的支持 关于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改革高考:语文教育的出路_语文论文 以高考为例谈谈素质教育与应试之间的关系 高考改革的若干设想 课程改革与语文高考 考试改革与语文素质教育_语文论文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让新课程高考成为高考改革“领头羊” 1977-2007,高考改革焦点回眸 中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深化课程改革与更新教育观念 考题都没标准答案 高招改革试水 关于语文中考改革的两点思考 高考改革可否借鉴美国SAT 关于高考改革的一些看法 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下) 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上) 台湾的教育改革 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考察 班主任的心境与教育效果 新课程高考制度改革应妥善处理的若干矛盾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考制度是课程改革的瓶颈 制度创新是高考改革的关键 顾之川:对新课程语文高考改革的思考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新增内容 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2010中考语文作文应试技巧:扩续缩改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试论吕叔湘语文教育改革观 [高中语文]浅谈文学教育与文学应试之矛盾 关于中考增强信心的有效方法 国外及港台地区高考改革新趋势 高考应用文写作考查谈略_语文论文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谈2007年《考试说明》 教育改革的全新思路 以务实的态度来进行高考的改革 从科举看今天的高考与课程改革 09高考作文预测:改革开放30周年 高考作文的应试策略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部分试题 改革作文教学的新思考 心心相应的真教育 香港的语文教育改革 积极审慎推进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 解析:社会舆论真的不支持高考改革 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家庭教育配合 关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重庆:高考自助命题改革的破冰之履 改革语文教材和考试 加强诵读教学 积极审慎推进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 责任心改变学生 中考作文应试十八法 香港的语文教育改革(上) 语文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 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两难问题”浅析 香港的语文教育改革(下) 中考备考: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精华试题一 中考备考: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精华试题四 高考语文临场应试技艺 2017年高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总结 中考备考: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精华试题二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中) 面对新课程改革,高段教师应做些什么 中考备考指导:中考语文作文应该如何应对 知识转型与基础教育改革 中考:谈谈正确修改作文的几个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学语文教学 高中政治的主要考点 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模式的理论思考 中考语文应试方法大全 2010年中考语文应试技巧 浙江师范大学校长梅新林谈教师教育改革 高考增分全攻略:“高三一模”之后 老河口市200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题 21世纪高中教育的理想──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 浅谈作文中的心理教育 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思考 天津市教育考试院:高考命题的实践和思考 四省新课改高考试卷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