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

小编:

伤仲永

教学目标

1、知识:学习并掌握常见文言词的意思。

2、能力: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3、德育: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设想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定了“伤仲永”的教学方案。我的整体思路是: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合作学习——归纳总结。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采用了诵读法、情境教学法、竞赛法及分组讨论法。这些方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新课标:“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依据“三有利”原则确定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讨论法——让学生积极参与。

3、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故事导入

卡尔•威特1800年7月出生于哈勒洛赫小村,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的父亲教育有方。卡尔•威特与本文中的仲永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二、 了解作者

提示学生从名、时、地、评、作五个方面掌握,准备作一分钟的抢答练习。

这一环节便于学生掌握文学常识,锻炼速读速记能力,抢答练习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三、 感知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教师纠正其错误的读音和不准确的断句,例如: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③余闻之也|久。

最后再读一遍,并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其中有: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四、理解课文

让同学准备5分钟,标出不懂的或不理解的词句,然后分别请同学起来大致翻译第一段和第二段。然后教师再在同学们翻译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说明。再指出文中的重点词句,并进行详细讲解。

五、 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并尝试背诵全文。

2、 找出文中所有的“之”和“与”,并进行归类。

3、 翻译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 感知课文

抽三个同学起来分别朗读三个自然段。

三、理解课文

1、抽同学起来翻译第三自然段,然后请其他同学说出与前面的同学不一致的地方,最后教师讲解。

2、教师讲解“与”和“之”的分类,同学们把昨天做的关于这部分的作业与同桌交叉改正。

3、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回答, 课文写了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那几个阶段。然后教师讲解(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4、同学们思考并回答,这三个发展变化阶段的详略安排有何好处(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利其然”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5、让同学们自主合作讨论,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讲述仲永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 归纳总结

先请几位同学起来回答文中的主旨是什么,然后教师再总结。本文借事说理,通过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文章叙述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是“其受于人者不至”,通过生动的事例得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五、 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理解并记住文中的重点文言词句。

3、 写一篇关于仲永故事的读后感,字数不限,感情真挚。

4、 预习下一篇课文。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下教参:伤仲永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说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伤仲永》设计 伤仲永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伤仲永》教案 伤仲永 伤仲永 伤仲永 《伤仲永》 伤仲永 伤仲永 伤仲永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伤仲永》学案 伤仲永 伤仲永 《伤仲永》教案 伤仲永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5 伤仲永》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同步练习及答案 《伤仲永》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伤仲永 《伤仲永》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精品学案 《伤仲永》主旨 《伤仲永》教案1 5伤仲永 24伤仲永 《伤仲永》教案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导学案 伤仲永教案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七年级文言文:伤仲永阅读题及答案 《伤仲永》文学常识 伤仲永翻译 译文 《伤仲永》导学案 《伤仲永》评点 《伤仲永》教案推荐 《伤仲永》教案设计 《伤仲永》翻译 《伤仲永》课文原文 《伤仲永》习题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伤仲永》学案 《伤仲永》习题 《伤仲永》全析 我读《伤仲永》 《伤仲永》优秀教案 《伤仲永》精品教案 《伤仲永》文言知识 《伤仲永》中的七个对比 《伤仲永》教学设计 我读《伤仲永》 《伤仲永》赏析 《伤仲永》课文原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学反思 伤仲永阅读答案 《伤仲永》文学常识 《伤仲永》文学常识 《伤仲永》文学常识 《伤仲永》说课稿 《伤仲永》文体知识 《伤仲永》类文阅读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 1.5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3课《伤仲永》教学设计 七年级《伤仲永》《孙权劝学》复习课教学案 伤仲永课件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伤仲永》学习目标 《伤仲永》学法指导 《伤仲永》写作技巧 《伤仲永》整体把握 七年级上册《伤仲永》课时练习与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伤仲永》课文全解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建议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伤仲永》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教学设计2021 《伤仲永》教学杂谈 《伤仲永》教学反思 《伤仲永》教学反思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 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实录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反思 《伤仲永》教学后记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实录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