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劝学》难句解析

小编: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⑴这是转折复句的紧缩形式,“而”是转折连词。第一分句的“青”应当是主语,“取之于蓝”是偏正词组作谓语(“取之”是正,“于蓝”是偏)。“之”代替“青”使“青”复现,从而产生强调的作用:两个“于”用法不同:前一个要译成“从”;后一个要译成“比”,“于”在形容词后面总是介引比较的对象。第一个“青”跟第二个“青”不同: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形容词。翻译时两个介词结构要移到中心语前面作状语。

⑵前一个“青”,靛青,青蓝色的染料。现在也叫“靛蓝”。“蓝”,不是指颜色,《说文》:“蓝,染青草也。一种可以提炼靛青染料的植物。又,白居易《忆江南》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蓝”也是“染青草”。

译文:“靛青从蓼蓝里取来,却是比蓼蓝更青。”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⑴转折复句。

⑵“能”这里既不是名词,也不是动词,而是形容词。上文“非利足也”,“利”也是形容词。《出师表》:“先帝称之曰能。”“能”也是形容词。“水”,动词,“能”的处所补语,上文“利足”也是“利于足”的省略形式。又,《韩非子·孤坟》:“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能法”也是“能于法”,在法制方面能干。“绝”,横渡,《三峡》有“沿溯阻绝”。

译文:“借助船和桨的,并不是在游泳方面能干,却能横渡江河。”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本句的“利”和“强”词义显豁不晦。原句“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都是主谓词组,加上“之”字使“利”、“强”重读也因而被强调。为什么要强调“利”和“强”这又是由特定的语言环境决定的,下文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都是“利”和“强”在一般条件下应当产生的作用。如果不是这样,就写成“利爪牙”、“强筋骨”,当然用不着有“之”字,也就不能写成“利之爪牙,强之筋骨”了。总之,句式不同,所产生的修辞功能不同。

译文:“蚯蚓没有爪牙的锐利,筋骨的强劲。”或者:“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这样,强调的重点转移到“爪牙”和“筋骨”上了。

    相关推荐

    《劝学》疑难解析 《劝学》疑难词语解析 《马》难句解析 《雪》难句解析 《雪》难句解析 《猫》难句解析 《蜀道难》难句解析 《母鸡》难句解析 《长城》难句解析 《尊严》难句解析 《竹影》难句解析 《竹影》难句解析 《蜡烛》难句解析 《雨说》难句解析 《心声》难句解析 《论语》难句解析 《白鹅》难句解析 《口技》难句解析 《掌声》难句解析 《乌塔》难句解析 《山雨》难句解析 《社戏》难句解析 《马说》难句解析 《故乡》难句解析 《祝福》难句解析 《师说》难句解析 《草原》难句解析 《搭石》难句解析 《麦哨》难句解析 《自序》难句解析 《草原》难句解析 《草原》难句解析 《白杨》难句解析 《口技》难句解析 《口技》难句解析 《海燕》难句解析 《海燕》难句解析 《诗两首》难句解析 《琵琶行》难句解析 《珍珠泉》难句解析 《香菱学诗》难句解析 《珍珠泉》难句解析 《白公鹅》难句解析 《颐和园》难句解析 《丑小鸭》难句解析 《诗两首》难句解析 《雷电颂》难句解析 《过秦论》难句解析 《火烧云》难句解析 《卡罗纳》难句解析 《观舞记》难句解析 《囚绿记》难句解析 《观舞记》难句解析 《自序》难句解析2 《给予树》难句解析 《万年牢》难句解析 《观舞记》难句解析 《观舞记》难句解析 《珍珠鸟》难句解析 《观舞记》难句解析 《乌塔》词句积累、难句解析 《鸟的天堂》难句解析 《好汉查理》难句解析 《再塑生命》难句解析 《〈孟子〉两章》难句解析 《藤野先生》难句解析 《去年的树》难句解析 《牧场之国》难句解析 《全神贯注》难句解析 《最后一课》难句解析 《安塞腰鼓》难句解析 《藤野先生》难句解析 《范进中举》难句解析 《沁园春·雪》难句解析 《孤独之旅》难句解析 《敬畏自然》难句解析 《大雁归来》难句解析 《秦兵马俑》难句解析 《电脑住宅》难句解析 《乡下人家》难句解析 《我的母亲》难句解析 《敬畏自然》难句解析 《大雁归来》难句解析 《陈涉世家》难句解析 《再塑生命》难句解析 《新闻两则》难句解析 《幸福是什么》难句解析 《星星变奏曲》难句解析 《蟋蟀的住宅》难句解析 《普罗米修斯》难句解析 《外国诗两首》难句解析 《外国诗两首》难句解析 《古诗词三首》难句解析 《永生的眼睛》难句解析 《伟大的悲剧》难句解析 《与朱元思书》难句解析 《父亲的菜园》难句解析 《土地的誓言》难句解析 《敬业与乐业》难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