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小编: :admin

内容预览:

《短文两篇》之《陋室铭》达标题A卷

一.基础知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

二.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 ) B.忘路之远近( ) C.渔人甚异之( )D.具答之( )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F.君之病在肌肤(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四.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给画线句加上标点。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4.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 的写法

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7.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两篇》之《爱莲说》A卷

本文写了几种花?主要写哪种?

2.哪些句子是直接描写与赞美莲花的?

3.反复诵读描写与赞美莲花的语句,说说作者可能意在赞美怎样的品质?

二.默读,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 2.出淤泥而不染( ) 3.香远益清( )

4.亭亭净植( ) 5.濯清涟而不妖( )( )6.不可亵玩焉( )

7.陶后鲜有闻( ) 8.同予者何人?( ) 9.宜乎众矣( )

三.反复诵读,体会句义。

填入句中省略的词。先用文言词,再在句后横线上解释。

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

指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成动词的词。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说出下列语句的通常语序。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背诵,感受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以及对庸俗世态的感叹。1.快速工整地默写直接描写与赞美莲花的文字。

2.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讽刺当时怎样的世态?

22《短文两篇》达标题B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甚蕃( )

德馨( ) 淤( )泥 洗濯( ) 清涟( )

隐逸( ) 亵( )玩 鲜( )有闻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

斯( )是陋室 鸿( )儒

无案牍之劳形( ) 可爱者甚蕃(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 )清涟

不妖( ) 不蔓不枝( )

亭亭净植( ) 亵玩( )

三、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5分)

1.水陆草木之花 之: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

4.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

5.渔人甚异之。 之:

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

1.《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

2、 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 韵。有 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6.《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元公”是他的 。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6、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六、阅读训练(36分)

㈠课内巩固

(一)(13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1)名: (2)灵:

(3)德馨: (4)鸿儒:

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2分)

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3分)

(1) (2)

(3)

4.请你试着对对联。(2分)

(1)上联:吉羊辞旧岁 (2)上联:银羊摇尾去

下联: 下联:

(二)(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5分)

①妖: ②益: ③植:

④鲜: ⑤宜:

2. :“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 ;“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 。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3分)

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3分)

答:

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3分)

答:

㈡课外拓展

齐人攫金(9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出售)金者之所因攫(jué抢夺)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选自《列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清旦( ) 2、衣冠( )而之市

3、适鬻金者之所( ) 4、徒见金( )

2、选出下列加点 “之”字与其他用法不同的一项:( )(1分)

A、清旦衣冠而之市 B、适鬻金者之所

C、子攫人之金何 D、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译:

4、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5、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启示:

六、写作训练

请以“我爱 花”为题,写一篇300字以上的练笔。

《短文两篇》《陋室铭》达标题C

一、选择题

1.找出各组中注音有错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A.陋室(lòu) B.德馨(xīng) C.调素琴(tiáo) ( )

(2)A.鸿儒(hóng) B.案牍(dú) C.西蜀(shǖ) ( )

(3)A.诸葛亮(gé) B.嗫嚅(rú) C.磐石(pán) ( )

2.加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调素琴(弹)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有仙则名(著名,出名)

B.无案犊之劳形(劳累)山不在高(在于)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孔子云(说)谈笑有鸿儒(大)惟吾德馨(香气)

D.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是陋室(这)阅金经(佛经)

3.下列句中加粗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无案牍之劳形

C.春冬之时 D.观之正浓

二、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佳句默写

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4.____________,西蜀子云亭。

四、阅读《陋室铭》,回答文后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列举你所知道的含文体标志的题目。(不少于两个)

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3.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

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7.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短文两篇》《爱莲说》达标题C

一、默写

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二、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 , 代道州人, 家.

2、本文运用 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 ,所言的的志是

3、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作用是 ,本文写“莲”的品质,用 作正面映衬,用 作反面映衬。

4、“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是指 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

一篇文是

5、写出你喜欢的一种花,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花名是: 喜欢的原因是: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陶后鲜有闻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课文阅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自李唐来( ) ②不蔓不枝( )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④可爱者甚蕃( ) ⑤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⑥宜乎众矣( )

2.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3.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

4.简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6.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一个突出特点是:

参考答案

A卷

《陋室铭》

一.1.刘禹锡,梦得,唐朝人2.用韵3.对偶

二. 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3.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4.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E A B B A A A

四.1.,。,。,。:2.D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 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借物抒情

5.C

6. 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7.略

《爱莲说》

一.略

二.1.多

2.不被沾染

3.更加清芬

4.洁净地立着

5.洗涤 妖艳

6.玩弄

7.少

8.我

9.应当,当然。

三.1.于 于 从 在

2.蔓:生出枝蔓;枝:长出枝节

3.爱菊 爱莲 爱牡丹

四.1.略2.只要结合莲的特点,言之有理就可,不求统一答案。如高洁自重、谦虚正直 不趋炎附势等

3.鄙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之风。

B卷

一、xīn tái rú dú

二、蕃 淤 濯 涟 逸 鲜 亵

三、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我只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4、(莲梗)中间空,外面直,不生藤蔓,不长旁枝。

四、1、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有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作用。

2、之:宾语提前的标志,有强调作用。

五、1、《全唐文》 唐代 刘禹锡

2、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周元公集》 周敦颐 北宋 哲学 谥号

7、爱莲 草木之花 菊花 牡丹 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

8、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六、(一)1、(1)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 (2)灵异

(3)品德高尚 (4)博学的人

2、(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1)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3)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5、(1)金猴迎新春 (2)金猴驾云来

(二)1、(1)多 (2)洗涤 (3)沾染(污秽) (4)美丽而不端庄

(5)更加 (6)立 (7)很少 (8)应当

2、(1)的 (2)它,指明桃花林的奇景 (3)这件事 (4)到,动词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1)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对于莲花的喜爱,跟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说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大名远扬;“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廉行,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说明:映衬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物点。在课文中,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描写莲是时,浓圈墨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另外,本文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C卷

《陋室铭》

一、1.(1)B (2)C (3)A 2.A 3.B

二、略

三、略

四、1.捕蛇者说 西游记 五柳先生传 “友邦惊诧”论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因人生辉。

4.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

5.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

6.前句从正面说,是实写,表现室主人的从容雅静;后句从反面写,是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7.用它们作类比,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

8.作者讲究择友交往,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作者的这种交友之道多少反映了他孤芳自赏、清高孤傲的思想倾向,这一点又是不足取的。

《爱莲说》

一.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 莲,花之君子者也

6. 莲,花之君子者也

二.1.周敦颐 北宋 哲学家

2.托物言志 莲 既不消极避世,又决不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3.衬托 突出莲的高洁品质 菊花 牡丹

四.1、从 ②枝蔓 ③亲近而不庄重 ④多 ⑤认为 ⑥应当

2.D

3.C

4. 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香远益清

5.莲,花之君子者也

6.托物言志

......

    相关推荐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莫西夫短文两篇》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同步达标训练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说屏》同步达标训练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信客》同步达标训练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老王》同步达标训练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台阶》同步达标训练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同步达标训练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同步达标训练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同步达标训练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同步达标训练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生物入侵者》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湖心亭看雪》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精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大行之道也》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同步达标训练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被压扁的沙子》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同步达标训练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同步达标训练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你一定会听见的》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同步达标训练及答案(ABC卷)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语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 泰安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达标试题及答案 《短文两篇》同步达纲练习 《短文两篇》同步达纲练习 《短文两篇》同步达纲练习 《短文两篇》同步达纲练习 高二语文《短新闻两篇》同步练习达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同步达标训练及答案(ABC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7)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2)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9)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6)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5)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10)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8)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4)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3)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第八课《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2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1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5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达纲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短文两篇》同步大纲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高三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练习及答案 短文两篇•同步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2短文两篇》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陋室铭、爱莲说》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短文两篇》练习题及答案 鄂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谈语言》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一语文《短文两篇2》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课文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白杨礼赞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短文两篇》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课文教学研讨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旅鼠之谜》同步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 泰安市2012年中考语文样卷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信客》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周庄水韵》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说屏》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台阶》同步练习及答案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走进纽约》同步练习及答案 22短文两篇 22短文两篇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