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小编: :admin

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的得与失 陈子昂诗歌的昂扬情调 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

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唐高宗显庆四年(659),他出生于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一个富有的庶族地主家庭,从小养成了豪家子弟任侠使气的性格。青年时期,他折节读书,21岁时入长安游太学,次年赴洛阳应试,落第西归,在家乡过了一段学仙隐居的生活。永淳元年(682),他再次赴洛阳应试,得中进士,释褐将仕郎。由于两次上谏疏直陈政事,受到武则天的赏识,他被擢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拾遗。他曾慷慨从军,随乔知之北征同罗、仆固,跃马大漠南;后又随武攸宜军出击契丹,因言事被降职,愤而解职还乡。回乡后,他被县令段简诬陷之狱,于久视元年(700)去世,年仅42岁。

作为在武后时期才登上诗坛而崭露头角的诗人,陈子昂与沈、宋等人同属于受重视的新进庶族士人,有着相同的被起用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然而,当馆阁诗人醉心于应制咏物、寻求诗律的新变时,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却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这使他的诗呈现出与当时朝中流行的馆阁体完全不同的精神风貌。

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为他创作的38首《感遇》诗。这些诗非一时一地之作,但基本上都作于诗人入仕之后,其中有很多首与作者的政治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强烈政治倾向。如武后时期重用酷吏,大开告密之门,朝臣中往往有因一言失慎而被杀害者,以至人人自危。陈子昂在《谏刑书》和《谏用刑书》里对此加以劝谏,认为滥杀无辜将酿成祸乱。他的《感遇》其四:“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就是指斥这种现象的。《感遇》其十二:“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则是用讽喻手法,表达对酷吏用诱鹿方式罗织冤狱的愤慨和忧虑。当然,他是从“达则匡救于国”的忠义立场进行创作的,被杜甫称之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陈子昂是个具有很浓政治色彩的诗人,借《感遇》来恢复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使诗歌创作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这是其所得。其失则在于,这种复古易重蹈古诗以比兴手法论理寄慨的构思方式,简单地将抽象思辩附著于感性形象之上,以诗言理而缺乏艺术感染力。

在《感遇》诗里,有一部分是表现作者侠肝义胆的述怀言志之作,将匡时济世的人生抱负化为慷慨悲歌的情思,具有昂扬壮大的感情气势。如《感遇》其三十五: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此诗作于诗人第一次随军北征期间,亲临沙场,有感于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种兴寄方式,已突破了古诗美刺比兴的传统局限,直接建安诗人的梗慨多气,虽在表现形式上带有受阮籍《咏怀》诗影响的痕迹,但没有兴寄无端的苦闷,而是蕴藏着壮伟情怀,展现出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从“四杰”开始的那种渴望建功立业的昂扬情调,在陈子昂的这类兴寄之作里更显激越,带有壮怀激烈、拔剑而起的豪侠之气。

为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陈子昂再次从军。神功元年(697),他随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军次渔阳。由于建议未被采纳而钳默下列,因登蓟北城楼,他有感于从前此地曾有过的君臣际遇的往事,写了题为《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的组诗,慨叹时光流逝,古人的不朽功业已成陈迹,而往时的种种际遇难见于今世,有种抱负无法实现的悲愤。在写这组诗的同时,他写下了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前人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中,回荡着目空一切的孤傲之气,形成反差强烈的情感跌宕。自悠悠天地而言,将与英雄业绩同其长久;而自己人生有限,一旦抱负落空,只能空留遗恨而已,于是产生了怆然涕下的巨大悲哀。这种一己的悲哀里,蕴含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陈子昂较早地在创作中体认到这一点,并有十分明确的理论表述。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里说: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在这篇诗序里,陈子昂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这样,复归风雅的目的就不只是美刺比兴,而是要追踪多悲凉慷慨之气的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地划清了界限。其次,他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有唐一代。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为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所证实,成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

    相关推荐

    陈子昂摔琴传诗 唐诗鉴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陈子昂《晚次乐乡县》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诗歌鉴赏 南朝小乐府与盛唐诗风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杜牧与晚唐诗 初唐诗坛与“四杰”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唐诗三首 唐代的诗 唐诗简介 《陈太丘与友期》改写成诗 唐诗概说 李白与唐代诗歌精神特质 走进唐诗 唐代送别诗 《密西西比河风光》作者夏多布里昂简介 与“风筝”有关的古诗词 解读唐诗中的情诗 杯盘上的唐诗 曹雪芹的人格和风骨 《唐诗宋词元散曲》提纲式梳理:唐诗部分 唐诗鉴赏:《滕王阁诗》诗歌鉴赏 摩西:唐诗的江山 唐代的边塞诗派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唐诗鉴赏:《山中》诗歌鉴赏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唐宋诗中的物候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复习教案 唐诗宋词之王安石 唐诗鉴赏:《别薛华》诗歌鉴赏 周汝昌:鉴赏唐宋诗 最经典五十首唐诗 唐代诗人王湾简介 《唐雎不辱使命》《陈涉世家》同步练习 唐诗鉴赏:张九龄《归燕诗》诗歌鉴赏 陈太丘与友期2 唐诗概说教学教案 专家出手(一):唐诗总论 用唐诗解读《岳阳楼记》 唐代几位诗人的誉称 唐代几位诗人的誉称 建安诗(曹操三父子与建安七子) 读林庚先生《唐诗综论》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唐太宗 唐诗鉴赏:张敬忠《边词》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李適之《罢相》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王之涣《宴词》诗歌鉴赏 《陈太丘与友期》学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 《陈太丘与友期》学案 专家出手(二):唐诗概说 李白诗风 曹操诗风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唐诗鉴赏:《送别杜审言》诗歌鉴赏 《陈太丘与友期》《郁离子·僰人舞猴》阅读答案 唐人诗作中的兴象浅析 风筝与风歌词分享 唐诗鉴赏:苏颋《汾上惊秋》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王之涣《凉州词》诗歌鉴赏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6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7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3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唐诗鉴赏:张说《蜀道后期》诗歌鉴赏 纸船与风筝 《诗经卫风氓》 荒唐的《劝学》,无辜的荀子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陈与义《登岳阳楼》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中国两个顶尖诗人的气质与诗歌风格之比较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与陈伯之书阅读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1 风筝诗拾趣 历代风筝诗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5 《陈太丘与友期》的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陈与义《登岳阳楼》赏析 《陈太丘与友期》评课稿 唐诗鉴赏:孟浩然《过故人庄》诗歌鉴赏 风筝诗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