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高考基础知识:古文翻译八法

小编: :admin

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观题,体现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 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

一、 加。即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 单音节变双音节。如: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

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绕着院子砌上围墙”)。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二) 同形异义词取古义。如:(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4)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上述四例中,(!)“妻子”,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人(女方);古义为妻子和儿女。(2)“绝境”,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3)“宣言”,今义是表示政见的公告或声明;古义指公开扬言。(4)“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古义是不超过的意思。

二、 减。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如:

(1)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3)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4) 备盗之出入也。(《鸿门宴》)

(5)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6)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

(1)“利害”只有“害”的意思,没有“罚”的意思;(2)“异同”只有“异”的意思;(3)“作息”只有“作”的意思;(4)“出入”在课文中只有“入”的意思;(5)“饥穰”只有“饥”的意思;(6)

“深浅”只有“深”的意思。

此外,有些词语只有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如一些语气词、发语词、助词以及表敬称或谦称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无法译出,可删去不译。

三、 乘。古汉语中,倍数表达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倍”字,如果是一倍则单用“倍”表示,“一”省略。如“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其中,“十”“五”后省“倍”字;“倍”,表示“一倍”。

古汉语中,如果还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数了。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同样,“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岁的花季年龄。

四、 除。古汉语分数表达形式,绝大多数出现在表比较的语境中,结合语境来概括,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 完型式。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三分之一”的分数形式,从古代延续至今,已保留下来了。

(二) 简略式。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十”为分母,“一”为分子,“十一”即十分之一。

(三) 嵌入式。(1)分母+“分”+“之”+分子。如“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即不足吴楚的十分之一。(2)分母+名词+“之”+分子。如“大都不过三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三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3)分母+“之”+分子。如“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治平篇》)“十之一

二”,即“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二”。

五、 留。古代汉语中的各类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朝代、官名、年号、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等不必翻译,直接保留,只有不译不明白时才翻译出来;古今词义一致的,也无须翻译。如:

(1)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战国策。齐策》)(人名)

(2)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地名)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朝代)

(4)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官名)

(5)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起义》)(年号。秦朝的第二代皇帝胡亥)

(6)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三国志·魏书﹒武帝传》(量具名)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2)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1) 语法基础知识——复句 高考备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九) 2017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突破题 高考语文语言基础知识巩固练习题(八) 2017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方法(备考) 高考语文考场答题技巧——基础知识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方法指导 2012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方法 高考语文阅读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方法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劝学》知识全梳理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2017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三大方法 语法基础知识——句子成分 语法基础知识——词的分类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2017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三大方法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记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师说》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项字音训练 高考语文学习: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答案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 备战2017中考:中考语文基础知识记忆法宝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陈情表》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过秦论》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赤壁赋》知识点全梳理 冲刺2017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方法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鸿门宴》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苏武传》知识点全梳理 2017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方法汇总 演讲基础知识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精编23套练习题 2016中考语文复习:基础知识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卷标点符号题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学常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兰亭集序》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滕王阁序》知识点全梳理 2017高考语文复习指导:文言文基础知识点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练习 备战2017中考: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三大方法 《春》基础知识训练 《说“屏”》基础知识题 2016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 2012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学案 《古代诗歌五首》基础知识训练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复习题:语文基础知识滚动训练(三)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汉字 语文高考复习资料-基础知识分类汇编 2013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游褒禅山记》2 知识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游褒禅山记》 1 知识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全梳理 《信客》基础知识题 《观潮》基础知识题 关于中考语文必备复习知识(基础知识点) 语文毕业版基础知识练习题(八) 《背影》基础知识题 《三峡》基础知识题 高二语文暑假基础知识练习题 《短文两篇》基础知识题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览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归纳 2017高考语文复习建议:语言基础知识攻略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正确使用熟语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全梳理 2016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与背诵默写专练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攻略:基础知识专题 看云识天气基础知识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攻略:语言基础知识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语文基础知识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技巧(2017) 中考语文复习基础知识讲解(一) 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练习题 2016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模拟题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练习题 2017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基础知识板块备考策略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文基础知识真题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基础知识讲解(三) 《山市》基础知识训练 《散步》基础知识训练 《安塞腰鼓》基础知识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古诗词默写 中考语文复习基础知识讲解(四) 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 《童趣》基础知识训练 《桥之美》基础知识题 《诗四首》基础知识题 2017中考语文名师指点:基础知识六大记忆法宝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全梳理 2016中考语文名师指点:基础知识六大记忆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