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死海不死

小编: :admin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说古道今,运用神话故事、传说和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

教学设想

一、采用“导读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明白事物的发展变化。

二、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出示小黑板):

1解释词语:〔安然无恙〕恙,读yàng,平安无事的样子,没有遭受什么病害或灾祸。〔怙恶不悛〕怙(hù),依靠,凭借;悛(quān),不读(jùn),改过,悔改;一贯作恶,不肯悔改。〔执迷不悟〕执,坚持;迷,迷惑;坚持错误而不觉悟。〔谕告〕告诉,使人知道。

2下列解释是“死”的义项。请在下列句子中选择与之相应的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失生去命B不顾性命、坚决C不活动、不灵活D不通的E指“干涸”F固板G没有生物

①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A、E)

②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G)

③……真是“死海不死。(G、A)

④……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A)

二、导入新课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说明文。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说古道今,举实例,引传说,列数据,通俗地向读者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它的形成过程。“死海不死”这个标题看似矛盾,其实正抓住了死海的奇异特征,这就是既“死”又“不死”。全文写得有条不紊,饶有趣味。

三、分析课文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然后写出这篇文章的结构提纲和大意(抽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订正)。

第一部分(1—4段),说明死海的特征:水的咸度很高。

第二部分(5—6段),说明死海的成因:海水含多种矿物质,长期储存沉积,因而形成“死海”。

第三部分(7—8段),介绍死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结合课文第一部分,说说文章是怎样从形象的描绘到科学的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在第一部分里,文章先介绍死海的地理位置;接着从水中与岸边不存在生命活动推测它“得名的原因”;继而从另一个角度,通过举例和援引传说,把死海浮力之大说得既形象又神奇;最后,综合“死海”与“死海不死”的特征,作为科学的说明,从而揭示了死海区别于其他海的最显著的特征:海水的咸度很高,所以不适于生物的生存;因为海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所以浮力很大,人能自由游弋。这种从形象描绘到科学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方法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3、提问: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文章又是怎样来说明死海的成因?

讨论明确:死海水中含有很多矿物质,水分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而成为今天最咸的咸水湖。人类对大自然奇迹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后依靠科学才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文章先引用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接着从正面对死海的成因进行科学的解说。从神话的说明到科学的说明,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读起来也引人入胜。

4提问:引用神话传说,在说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总结:在知识小品中,往往引用一些神话传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离开了这点,旁征博引,为追求增加文采而随意堆砌材料,滥引趣闻,是不足取的。本文两段传说、神话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着不同作用。引罗马统帅狄杜处死俘虏而未得逞的传说,对说明“死海不死”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虽说是传说,却有史实作基础,更主要是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死海浮力大,人投入海中不会下沉,哪怕是戴上脚镣手铐的人(传说中的俘虏是戴镣铐的)。这种引用不悖事理,反能起到把死海的特征说明得更形象更神奇的作用,增加读者的阅读兴味。同时,也从时间上说明死海存在悠久。

5提问:课文中为什么要引用大量数据?

归纳:知识小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它虽然可以旁征博引,说古道今,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如第4自然段,说明死海海水浮力大是因为咸度很高。高到什么程度?文章引用了科学数据。用具体数字表明海水中所含的盐分(钠盐、钙盐、钾盐)之多,再用一个比例数字指名各种盐类在海水中的比重,这样“咸度很高”就得到了确切的说明。最后,再用其比重与人体的比重作比较,从而得出人在水中不会下沉的结论。这几个数字对于说明死海海水浮力之大都有说明效果。读到这里,真正明白了文章前面所描绘的死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寸草不生人不会被淹死等奇异现象的科学道理。

死海不死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一、了解有关海洋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趣。

二、理解列数据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设想

一、从分析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思路,把握全文内容。

二、讲清列数据的说明方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导入课文,可从讲故事入手,也可做实验比较,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扑朔迷离、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有的谜底至今未曾解开:如安哥拉有条长达六公里的“香河”,香味飘传百里开外。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发展,有的奥秘已经揭开,像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加黑字板书,下同)现在,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思想,看看这“海”为什么冠之以“死”字,既是“死“海,标题又为什么称为“不死”的呢?

导入课文也可以实验开始,一杯白水,一杯浓盐水,分别放入鸡蛋进行比较。

二、范读课文。

一)借助工具书给加黑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1游弋2安然无恙3氯化钠4告诫5干涸6执迷不悟

(1)yì,(兵船)巡逻。文中指游来游去。(2)yàng,无恙,没有灾祸、疾病之类优愁的事。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3)nà,食盐的化学名称。(4)jiè警告、规劝的意思。(5)hé,水干,枯竭。(6)wù,执,固执;迷,迷惑,对事物分辨不清。形容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二)运用下列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1安然无恙2告诫3大惊失色4猜测

三)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概括大意。

四)数字,一般分为确数和约数两种。认真阅读课文,划出表确数和约数的语句,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五、讨论作者思路。

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怎样划分,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成。本文共8小节,有几种划分层次的方法,请同学们各抒已见。

第一段:1节,写死海得名的由来。

第二段:2 ̄4节,说明死海不死的缘由。

第三段:5 ̄6节,写死海的成因。

第四段:7 ̄8节,写死海的现状和未来的情景。

六、新课

1、提问:关于死海的知识,大家在地理上已接触过,请大家回忆一下,举手回答。

2、指名朗读课文1-3自然段。

提问:作者说是死海,又称之为“不死“,是不是自相矛盾?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证明“死海不死”呢?

小结:死海寸草不生,没有任何生物存在,因此称之为“死海“。但人浮于水面,不会淹死,因此说“死海不死“。作者运用举例说明的方法,叙说了历史传说,证实了第二节论断的正确。

3、齐读第4自然段。

提问:1公斤棉花和1公斤铁,谁重?

补充:从数量上看是一至的,但质量上就不相同了。这里有个比重问题。比重是物理学名词,是物体的重量和它的体积的比值。显然铁的比重比棉花要大。课文第4节谈到“死海”海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人一到海里就漂起来,就不足为怪了。据有关资料介绍,死海的海水比一般大海水咸7倍,氯化钠储量够40亿人吃两千年。有不少人家用浓盐水腌咸鸭蛋,鸭蛋为什么不下沉?就是盐水的比重大于一般的白水比重的缘故。

4、要求学生自读5、6自然段,简要说出死海的成因。

七、指名讲述课文插图内容。

学习第四部分;讲析说明方法;布置作业。

1、提问:人们是怎样开发死海海水资源的?为什么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概括:人们在“死海”边修建工厂、游乐场所,利用海水治病。资源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追问:除了课本上谈到的作用外,“死海”海水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有哪些作用?此问题意在开拓学生的思维,教师可随机点评。)说“真的要死了”,指的是海水的逐渐消失,干涸。

2集体朗读7—8自然段。

四、讲析说明方法。

1、提问:本文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主要有两种:举事例、列数字。

2、提问:假如把举例的两个神话、传说删掉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如去掉两段事例,读者也可从中了解到有关“死海“的知识,但可读性就减弱了。写文章总是要给人看的,特别是说明文,仅注意科学性是不够的,还应该注意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

3、运用列数字说明是本文的一个特点,请大家划出有关表确数和约数的句子,思考数字说明的好处。指名学生朗读、回答问题。

小结:说明海水的浮力用的是确数,这是经科学测算而定的;死海的地理位置、面积也是确数。运用约数的:“最深的地方大约有四百米”,“每年死海水面下降四十到五十厘米”。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可使被说明的事物具体可信,去掉有关数字。或都运用约数,就会使文章的可读性、可信性大大下降。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文后揣摩、运用五,理解“死”的不同含义。

2给课文插图写一段说明文字,不少于200个字。

死海,原来在希伯来语中被称为“盐海”,湖面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最宽18公里,平均深146米,最大深度395米,面积1049平方公里。死海含盐量极高,表层为千分之二百三十一,底层为千分之三百三十二,比一般海水含盐量高5—8倍。死海湖水比重为1172—1227,而人体比重只有1021—1097,比死海湖水比重小,因此人们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样仰卧在死海水面上,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

死海不死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说古道今,运用神话故事、传说和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

教学设想

一、采用“导读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明白事物的发展变化。

二、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出示小黑板):

1解释词语:〔安然无恙〕恙,读yàng,平安无事的样子,没有遭受什么病害或灾祸。〔怙恶不悛〕怙(hù),依靠,凭借;悛(quān),不读(jùn),改过,悔改;一贯作恶,不肯悔改。〔执迷不悟〕执,坚持;迷,迷惑;坚持错误而不觉悟。〔谕告〕告诉,使人知道。

2下列解释是“死”的义项。请在下列句子中选择与之相应的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失生去命B不顾性命、坚决C不活动、不灵活D不通的E指“干涸”F固板G没有生物

①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A、E)

②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G)

③……真是“死海不死。(G、A)

④……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A)

二、导入新课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说明文。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说古道今,举实例,引传说,列数据,通俗地向读者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它的形成过程。“死海不死”这个标题看似矛盾,其实正抓住了死海的奇异特征,这就是既“死”又“不死”。全文写得有条不紊,饶有趣味。

三、分析课文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然后写出这篇文章的结构提纲和大意(抽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订正)。

第一部分(1—4段),说明死海的特征:水的咸度很高。

第二部分(5—6段),说明死海的成因:海水含多种矿物质,长期储存沉积,因而形成“死海”。

第三部分(7—8段),介绍死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结合课文第一部分,说说文章是怎样从形象的描绘到科学的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在第一部分里,文章先介绍死海的地理位置;接着从水中与岸边不存在生命活动推测它“得名的原因”;继而从另一个角度,通过举例和援引传说,把死海浮力之大说得既形象又神奇;最后,综合“死海”与“死海不死”的特征,作为科学的说明,从而揭示了死海区别于其他海的最显著的特征:海水的咸度很高,所以不适于生物的生存;因为海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所以浮力很大,人能自由游弋。这种从形象描绘到科学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方法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3、提问: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文章又是怎样来说明死海的成因?

讨论明确:死海水中含有很多矿物质,水分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而成为今天最咸的咸水湖。人类对大自然奇迹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后依靠科学才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文章先引用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接着从正面对死海的成因进行科学的解说。从神话的说明到科学的说明,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读起来也引人入胜。

4提问:引用神话传说,在说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总结:在知识小品中,往往引用一些神话传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离开了这点,旁征博引,为追求增加文采而随意堆砌材料,滥引趣闻,是不足取的。本文两段传说、神话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着不同作用。引罗马统帅狄杜处死俘虏而未得逞的传说,对说明“死海不死”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虽说是传说,却有史实作基础,更主要是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死海浮力大,人投入海中不会下沉,哪怕是戴上脚镣手铐的人(传说中的俘虏是戴镣铐的)。这种引用不悖事理,反能起到把死海的特征说明得更形象更神奇的作用,增加读者的阅读兴味。同时,也从时间上说明死海存在悠久。

5提问:课文中为什么要引用大量数据?

归纳:知识小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它虽然可以旁征博引,说古道今,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如第4自然段,说明死海海水浮力大是因为咸度很高。高到什么程度?文章引用了科学数据。用具体数字表明海水中所含的盐分(钠盐、钙盐、钾盐)之多,再用一个比例数字指名各种盐类在海水中的比重,这样“咸度很高”就得到了确切的说明。最后,再用其比重与人体的比重作比较,从而得出人在水中不会下沉的结论。这几个数字对于说明死海海水浮力之大都有说明效果。读到这里,真正明白了文章前面所描绘的死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寸草不生人不会被淹死等奇异现象的科学道理。

死海不死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一、了解有关海洋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趣。

二、理解列数据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设想

一、从分析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思路,把握全文内容。

二、讲清列数据的说明方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导入课文,可从讲故事入手,也可做实验比较,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扑朔迷离、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有的谜底至今未曾解开:如安哥拉有条长达六公里的“香河”,香味飘传百里开外。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发展,有的奥秘已经揭开,像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加黑字板书,下同)现在,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思想,看看这“海”为什么冠之以“死”字,既是“死“海,标题又为什么称为“不死”的呢?

导入课文也可以实验开始,一杯白水,一杯浓盐水,分别放入鸡蛋进行比较。

二、范读课文。

一)借助工具书给加黑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1游弋2安然无恙3氯化钠4告诫5干涸6执迷不悟

(1)yì,(兵船)巡逻。文中指游来游去。(2)yàng,无恙,没有灾祸、疾病之类优愁的事。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3)nà,食盐的化学名称。(4)jiè警告、规劝的意思。(5)hé,水干,枯竭。(6)wù,执,固执;迷,迷惑,对事物分辨不清。形容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二)运用下列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1安然无恙2告诫3大惊失色4猜测

三)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概括大意。

四)数字,一般分为确数和约数两种。认真阅读课文,划出表确数和约数的语句,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五、讨论作者思路。

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怎样划分,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成。本文共8小节,有几种划分层次的方法,请同学们各抒已见。

第一段:1节,写死海得名的由来。

第二段:2 ̄4节,说明死海不死的缘由。

第三段:5 ̄6节,写死海的成因。

第四段:7 ̄8节,写死海的现状和未来的情景。

六、新课

1、提问:关于死海的知识,大家在地理上已接触过,请大家回忆一下,举手回答。

2、指名朗读课文1-3自然段。

提问:作者说是死海,又称之为“不死“,是不是自相矛盾?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证明“死海不死”呢?

小结:死海寸草不生,没有任何生物存在,因此称之为“死海“。但人浮于水面,不会淹死,因此说“死海不死“。作者运用举例说明的方法,叙说了历史传说,证实了第二节论断的正确。

3、齐读第4自然段。

提问:1公斤棉花和1公斤铁,谁重?

补充:从数量上看是一至的,但质量上就不相同了。这里有个比重问题。比重是物理学名词,是物体的重量和它的体积的比值。显然铁的比重比棉花要大。课文第4节谈到“死海”海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人一到海里就漂起来,就不足为怪了。据有关资料介绍,死海的海水比一般大海水咸7倍,氯化钠储量够40亿人吃两千年。有不少人家用浓盐水腌咸鸭蛋,鸭蛋为什么不下沉?就是盐水的比重大于一般的白水比重的缘故。

4、要求学生自读5、6自然段,简要说出死海的成因。

七、指名讲述课文插图内容。

学习第四部分;讲析说明方法;布置作业。

1、提问:人们是怎样开发死海海水资源的?为什么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概括:人们在“死海”边修建工厂、游乐场所,利用海水治病。资源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追问:除了课本上谈到的作用外,“死海”海水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有哪些作用?此问题意在开拓学生的思维,教师可随机点评。)说“真的要死了”,指的是海水的逐渐消失,干涸。

2集体朗读7—8自然段。

四、讲析说明方法。

1、提问:本文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主要有两种:举事例、列数字。

2、提问:假如把举例的两个神话、传说删掉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如去掉两段事例,读者也可从中了解到有关“死海“的知识,但可读性就减弱了。写文章总是要给人看的,特别是说明文,仅注意科学性是不够的,还应该注意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

3、运用列数字说明是本文的一个特点,请大家划出有关表确数和约数的句子,思考数字说明的好处。指名学生朗读、回答问题。

小结:说明海水的浮力用的是确数,这是经科学测算而定的;死海的地理位置、面积也是确数。运用约数的:“最深的地方大约有四百米”,“每年死海水面下降四十到五十厘米”。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可使被说明的事物具体可信,去掉有关数字。或都运用约数,就会使文章的可读性、可信性大大下降。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文后揣摩、运用五,理解“死”的不同含义。

2给课文插图写一段说明文字,不少于200个字。

死海,原来在希伯来语中被称为“盐海”,湖面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最宽18公里,平均深146米,最大深度395米,面积1049平方公里。死海含盐量极高,表层为千分之二百三十一,底层为千分之三百三十二,比一般海水含盐量高5—8倍。死海湖水比重为1172—1227,而人体比重只有1021—1097,比死海湖水比重小,因此人们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样仰卧在死海水面上,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

    相关推荐

    《死海不死》教学简案 中考语文阅读同步训练:死海不死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死海不死家庭作业题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死海不死》教案 《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 考而不死是为神 《不自由,毋宁死》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死海不死》同步练习及答案 《死水》 死水 《死也不倒下》教学设计 《不自由,毋宁死》教案4 《不自由,毋宁死》教案6 《不自由,毋宁死》教案2 生与死 《不自由,毋宁死》课堂实录 《不自由,毋宁死》导学案2 死之印象 杨修之死 秃鹰之死 〈死水〉教案 秃鹰之死 《不自由,毋宁死》学案及答案 傅雷之死 秃鹰之死 杨修之死 陆蠡之死 《项羽之死》 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 老舍之死 《不自由,毋宁死》表格式教案7 紫罗兰之死 谈谈《老人与海》中的死亡变形 18杨修之死 伏尔泰之死 伏尔泰之死 叶赛宁之死 该死的杨修 “语不惊人死不休——锤炼词语”公开课教案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案示例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学资料 《不自由,毋宁死》教案及学案练习 生死相随的海鸥 教案教学设计 罗布泊的死亡 关于项燕之死 记词义,别死背 关于项燕之死 记词义,别死背 小公务员之死 杨修之死学案 项羽之死教案 〈死水〉教学教案 记词义,别死背 《楼兰之死》课文 也说杨修之死 《死水》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教案 杨修之死翻译 死水教案设计2021 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 不自由,毋宁死教案(苏教版必修四) 救命的“死亡之药” 神秘的死亡之湖 生死攸关的烛光 闻一多《死水》赏析 《杨修之死》教案7 视死如归的斑羚 印度洋上生死夜 壮士一笑轻生死 《螳螂捕蝉》中两个“死”表示的不同意思 小学语文二年级片段教案:“不如死了!” 傅雷的内心之死 读《杨修之死》有感 壮士一笑轻生死 《浑沌之死》教案1 春蚕到死丝方尽 生死攸关的烛光 是谁害死了晴雯 《杨修之死》教案2 《杨修之死》教案3 《杨修之死》说课稿 杨修之死的原因 救命的“死亡之药” 读《杨修之死》有感 《杨修之死》的线索 “死生亦大矣”──解读 关于祥林嫂的死 印度洋上生死夜 生死攸关的烛光 一个老教师的死 《杨修之死》教案1 许国丹心,至死不渝——陆游爱国诗句赏析 许国丹心,至死不渝——陆游爱国诗句赏析 《杨修之死》研读赏析 《杨修之死》说课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