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二

小编: :admin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点地梅的生长习性以及青藏铁路的有关资料、CAI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青藏高原恶劣环境和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青藏高原》,导入新课。

2.你们也搜集了有关青藏高原的资料。那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所知道的青藏高原是怎样的?

3.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却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植物——点地梅。(出示课件一大片点地梅的图,)这,就是点地梅。它主要分布在北极高寒地区和西藏海拔4200米以上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青藏高原,走进这一丛丛——读课题《烂漫的点地梅》。

4.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那谁能说一说“烂漫”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从题目看这是一篇写物的文章,课文仅仅是写点地梅这种花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浏览,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课文哪些段写了点地梅?哪些段写了筑路兵呢?

3.文章中的哪一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点地梅和筑路兵的感情?

4.读了这句话,你最想知道什么?

三、精读课文,体会点地梅的顽强和美丽。

1.默读课文1到13段,想想点地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一)精读1—13段,感悟点地梅的顽强。

1.重点体会“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

(1)齐读。

(2)从这句话的哪些词语体会到点地梅的顽强?

(3)这个“扎”字有三个读音,你觉得在这里应该怎么读?为什么?既然是钻进去,为什么作者不用“钻”而用“扎”呢?

(4)联系一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点地梅要把根扎得很深?要紧紧地贴着地皮生长,还要一团团的拥抱着土地呢?

(5)把我们体会到的顽强不屈的点地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抽读。

(6)生齐读。师引读。

2.体会“啊!那棵植物居然活了,长出了一片片泛绿带黄的叶子。”

(1)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想象一下,当他见到这草袋下的幼苗,除了惊讶还会有怎样的心情?

(3)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出点地梅的顽强!

(二)精读第15自然段,体会点地梅的美丽。

1.(课件出示第15自然段)生齐读15自然段。

2. 师范读。体会儿化音的妙处。

3.生练习读。

4. 抽读。

5.齐读。

6.引读: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

(三)总结学法

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通过哪些方法学习了点地梅的顽强和美丽这一部分?

四、精读课文,体会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

同学们,请大家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来学习15自然段。听要求:首先快速默读课文第15段,然后同桌交流:这一段主要写了几件事?哪件事最让你们感动?为什么?

1.第一件事:“一个战友曾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豪言壮语:.....”

(1)指导生读第一件事的句子。

(2)生齐读。

2.第二件事:“一位战友的妈妈去世了......”

还有哪件事让你感动?为什么?

3.第三件事:“一名年轻战友的妻子,在老家分娩时......”

(1)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这段话,看看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理解“心急如焚”。

(3)这位战士为什么会“心急如焚”?

(4)此时此刻,“心急如焚”的他又在做些什么呢?.

(5)从这心急如焚的等待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6)谁来读一读这种心急如焚的感受?抽生读。

(7)引读“我送你一束美丽的点地梅。”

(8)理解战士送点地梅给妻子的深刻含义。

(9)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来体会体会。

(播放天路视频)

(10)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坐在这列开往拉萨的列车上,你最想对高原筑路兵说点什么?请拿起笔,写下来吧!

五、回归整体,深化主题。

(一)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1.引读:“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生读)

2.回到课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到底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3.这篇文章主要是歌颂赞美高原筑路兵的可亲可敬,但是,作者为什么要用《烂漫的点地梅》作为题目?而且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点地梅,这是为什么呢?

(二)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在我们学过的课文当中有没有类似的文章?以后我们还会在学习中接触更多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几篇,同学们下去以后可以找来读一读。

(三)回扣课题,总结全文

1.理解课题中“烂漫”的深刻含义

2.再读课题。

板书设计:

9 烂漫的点地梅

点地梅 借物喻人 高原筑路兵

顽强、美丽

    相关推荐

    烂漫的点地梅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 烂漫的点地梅教案设计 烂漫的点地梅 教案教学设计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建议 《烂漫的点地梅》教材分析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反思 《烂漫的点地梅》教案之一 《烂漫的点地梅》教材理解 《烂漫的点地梅》探究感悟 《烂漫的点地梅》相关知识 《烂漫的点地梅》课外拓展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随堂检测题:《烂漫的点地梅》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同步练习题:《烂漫的点地梅》 《烂漫的点地》同步练习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后检测题:《烂漫的点地梅》 西师大版二年级《小雨点》教学设计 小品文的四次烂漫 《一只梅花鹿》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第五册) 西师大版《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西师版《热闹的菜地》教学设计 西师版《小雨点》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西藏高原》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画虾》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回家》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看海》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山雾》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二)》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十二册《天窗》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看浪花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第二册《换一换》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二)》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二上《川江夜航》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天地二》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花孩子》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美丽的祖国》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厨师小山羊》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借镜子》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诗两首》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鸡毛信》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游漓江》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找秋天》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值日生》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革命烈士诗二首》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天地二》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有意思的名字》教学设计 西师版《小雨点》教案 西师大版《农谚两则》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网上呼救》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10、《写给云》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音乐家》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提灯女神》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森林,你好》教学设计 西师大《z zh》教学设计 西师大:春的消息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三上《小读者》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神奇的玻璃家族》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一只梅花鹿》教学设计 《漫画天地》教学设计 西师版《热闹的菜地》教学反思 西师版《草》教案设计之二 西师大版《小小发明家》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词语知识点(西师大版) 西师大版《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六册《语文天地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天地二》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成语知识点 西师大版十二册《寻找幸运花瓣》教学设计 《漫画天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天地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天地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荒地》教案汇总 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天地一》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试题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荒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八)》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热闹的菜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八)》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第一册《减一减》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采蘑菇》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