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庖丁解牛》练习

小编: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

A.膝之所踦() 新发于硎()

B.奏刀騞()然 砉()然向()然

C.批大卻() 导大窾()

D.中()音 肯綮()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①A.良疱岁更刀 随:每年,名词活用作状语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名词动用

C.援玉抱兮击鸣鼓 鸣:响,形容词

D.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德:恩德,名词

②A.以燕乐乐嘉宾之心 燕:使动用法,使嘉宾的心情愉快

B.黎民不机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以仁德统治天下,名词动用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善、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

E.以无后入有间 厚:有厚度的刀刃,形容词用作名词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3—10题。

越俎代庖

《庄子》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余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3.对文中人物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尧: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明君主B.尧时的隐者

C.庖人:厨师,掌厨的人D.尸祝:火化尸体的人

4.“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意思是:()

A.尧让许由责备天下的人B.尧把许由让给天下

C.尧要把整个天下让给许由D.许由对尧责备天下的人

5.“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一句中的“不亦难乎”的意思是:()

A.做到“不息”太难了

B.爝火和日月比光亮太难了

C.分辨日月和爝火不是很难的

D.让“爝火”和“日月”不发光太难了吗?

6.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雨降矣(及时雨) B.其于泽也(润泽禾苗)

C.而我犹尸之(占着君主的地位) D.吾自视缺然(缺憾的样子)

7.“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句中的两个“而”字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两个都是顺接连词

B.两个都是转折连词

C.前者是顺接连词,后者是转折连词

D.前者是转折连词,后者是顺接连词

8.对“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一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这句话中庖是用来比尧的,尸祝是许由自比。

B.这句话中庖是用来比话由的,尸祝是尧的自比。

C.这句话本意是:即使尧不管理天下,我许由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位置去代替他管理天下。

D.语法角度看,这是个假设复句。

9.对“归,休乎,君!余无所用天下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回去吧,算了吧,君啊!在我看来天下是没在什么用的。

B.你回去休息吧,君主!我对天下来说是没有用的处的。

C.回去休息吧,君啊!剩下的对天下来说都没有什么用了。

D.你回去吧,算了吧,君主!剩余的对天下来说都没有什么用了。

10.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中鹪鹩和偃鼠的比喻,反映出庄子没落,悲观的意识形态,他主张什么事情都不做,正是从极端个人主义出发的。

B.庄子在表露消极的政治态度的同时,也对当时的阶级和某些丑恶世态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抨击。如文中鹪鹩和偃鼠的比喻,就是他从个人出发认识问题,对那些贪欲之徒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C.“越俎代庖”现在常用来批评超越自己的工作范围一干涉别人该做的工作。

D.本文的哲学观点是运用类比的方法阐述的;日月与爝火,时雨与浸灌的类比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拓展性训练】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í)、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极。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漫,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薄州学正,霍、薄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末学鲜或及之。古去‘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1.比较“其”字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 其学务躬行实践 ②其公廉乎③亦讲学于其乡

④至其知古今⑤端亦高其行谊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④⑤句相同。

B.①句和④句相同,③句和⑤句相同,②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

C.①句和③句相同,④句和⑤句相同,②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

D.③句和⑤句相同,①②④句相同。

2.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注音和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笃志研究 ②坐下著足处 ③一切浮屠……时日之说屏不用 ④毁淫祠百余

A.笃:坚定 著:zhù附着 屏:píng摒弃 淫:惑乱的

B.笃:忠诚 著:zhuó附着屏:píng摒弃 淫:滥设的

C.笃:坚定 著:zhuó踏屏:bǐng除去 淫:滥设的

D.笃:忠诚 著:zhù踏 屏:bǐng除去 淫:惑乱的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年荒劝振 劝振:指勉励赈灾

B.就墓次受学 墓次:指服丧人的临时住处

C.端亦高其行谊 高其行谊:指赞扬他的行为和情谊

D.命诸生延致之 延致:指去请……回来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4.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A.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找了《夜行烛》一书送给父亲。

B.父亲当初极信道教,曹端找了《夜行烛》一书送给父亲。

C.父亲当初极信道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亲。

D.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亲。

5.既葬,庐墓六年。()

A.安葬(父母)以后,修庐冢守墓六年。

B.已经安葬了(父母),守墓达六年之久。

C.安葬(父母)以后,守墓达六年之久。

D.已经安葬了(父母),修庐冢守墓六年。

6.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论。()

A.所有学生都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教诲,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无理争辩当作耻辱的事。

B.所有学生都听从他的教导,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无理争辩当作耻辱的事。

C.所有学生都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教诲,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法作可耻的事。

D. 所有学生都听从他的教导,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法作可耻的事。

7.选出完全表现曹端至孝、清廉品德的一组内容:()

①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②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③既葬、庐墓六年。

④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⑤年荒劝振,存活甚众。

⑥遭艰归,……服阕,改薄州学正。

⑦贫不能归,遂留葬霍。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⑦ D.②③⑥⑦

8.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曹端读谢应芳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他开始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B.曹端为百姓设里社、里谷坛,让百姓好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与曹端同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

D.曹端去世,诸生服心丧三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

参考答案:

1.A.yǐ支撑,接触;xíng磨刀石B.huò象声词;huā象声词xiǎng通“响”C.xì通“隙”,空隙;kuǒn空D.zhòng合乎音律;qìng结合处

2.①D②D

3.D4.C5.C6.C7.C8.B9.C10.A

拓展性训练:

1.B解释:考查虚词“其”的用法。因为①④句“其”字直接充当主语或小主语,译作“他”;③⑤句“其”字都作定语,译作“他的”;②句“其”字表委婉判断,译作“也许”“大概”之类,属副词。

2.C解释:考查实词。①句“笃”修饰“志”,应解为志向坚定;②句“著”读zhuó时可作“附着”讲,但此句解释时变通为“踏”更好;③句“屏”读bǐng时可作“除去”讲,“摒”是“屏”的后起字;④句“淫”是“过度、过甚”义,“淫祠”是滥设的祠堂。

3.C解释:考查实词。“高其行谊”中的“行”指品行,解释为“行为”是错的。

4.D解释:考查阅读句子。“释氏”,指释迦牟尼,句中义是以佛教创始人代替佛教。《夜行烛》是曹端写给年迈父亲的一封信,文言中“书”大多当“书信”讲。

5.A解释:考查阅读句子“既”作副词可解释为“已经”或“……以后”,“庐墓六年”中“六年”作为“庐墓”的补语出现,可见“庐墓”应活用作动词。

6.C解释:考查阅读句子。“服从”是两个词,“服”在句子中解释为“心悦诚服”是贴切的,而“从”解释为“听从”是恰当的。“争讼”文言文“争”与“讼”可以是同义词,但在这个语境中仅作“争辩”讲显然有含混不清的地方:不合语境义。

7.D解释:考查阅读理解文章内容。①②③⑥句表现曹端至孝;⑦句“贫不能归”可见为官时的清廉。而④⑤句属教化和公德。

8.B解释:考查阅读分析文章内容。A项提到的“佛教道教”与原文“浮屠”不合,“浮屠”指“佛”或“佛教”。C项李德“离开时”应为“离去后”,“对曹端的学生”应改为“对自己的学生”。D项,原因除为政公廉外,更主要作为人师他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为霍州做了许多好事。

【参考译文】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何图》《洛书》,就摹画在地上问他父亲。等到长大,专心于研究大道理。他在学习大道理时,努力从自身做起,而且把所学的道理静心存留于心作为最主要的。(他)读宋代儒学著作《太极图》《通书》《西铭》,感慨道:“大道理就在这里面了。”于是专心致志地研究,坐位下踏脚的地方,两块砖都磨穿了。(他)对待父母极孝顺,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信中说道:“佛教把空作为要义,这不是人类社会规律的要义。道教把虚作为理论,这不是依从本性的理论。”他父亲愉快地依从了他所说的道理。后来经历了父母双亡的痛苦,(他)各种有滋味的东西都吃不进去。安葬了父母以后,筑庐冢守墓六年。

曹端刚开始读谢应芳的《辨惑编》时,极信其中所讲的道理,所有关于佛教的、巫术的、阴阳风水、时日吉凶的理论都除去不用。写信给县令,毁掉滥设的祠堂百余座,给百姓修土地庙,建谷坛,让他们祈报年成。遇到荒年,鼓励(富户)救济灾民,救活了许多人。做霍州学正时,研究整理儒学,学生们都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教诲,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知府郭晟请教他治理政事的方法,曹端说:“也许是公和廉吧。 做到公了那么百姓就不敢不敬了,做到廉了那么百姓就不敢欺瞒了。”郭晟拜谢欣然接受。曹端遇父母的丧事回故里,渑池、霍州的众多学生到曹端守墓的地方来听从他教诲。服丧期满,改任薄州学正。霍州、薄州、蒲州两地各自上奏章争着要曹端,霍州的奏章先得到批准。

霍州的李德跟曹端是同时的人,也在霍州讲学,等到他见过曹端,回来对他的众弟子说:“学而不厌,教而不倦,这是曹先生的高尚品德了。至于他懂得古今,通晓社会变化,没涉及的学问很少。古语说:‘得到一位讲经的老师容易,而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难。’你拉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了。”于是(李德)不再讲学要离开霍州。曹端也称赞李德的品行与情谊,让众弟子请他回来,一起讲课教学。

曹端先后在霍州十六年,宣德九年辞世于任上,时年五十九岁。他的众多弟子服心丧之年,霍州百姓(听到曹端去世)连买卖都不做了,街巷中充满哭声,孩子们都痛哭流涕。(曹端)因清贫而不能安葬在故乡,于是留葬在霍州。

    相关推荐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教案 《庖丁解牛》教案 《庖丁解牛》教案 《庖丁解牛》导学案6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庖丁解牛》导学案4 《庖丁解牛》教案2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庖丁解牛》备课资料 《庖丁解牛》教学反思 《庖丁解牛》导学案5 《庖丁解牛》课文全析 《庖丁解牛》备课资料2 《庖丁解牛》备课资料3 公开课《庖丁解牛》导学案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_语文论文 必修三读本《庖丁解牛》译文 高二语文《庖丁解牛》教案设计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庖丁解牛”的多重解读 “‘庖丁解牛’的多重解读”学生研究成果 鸿门宴、左忠毅公逸事、庖丁解牛、琵琶行 鸿门宴、左忠毅公逸事、庖丁解牛、琵琶行 鸿门宴、左忠毅公逸事、庖丁解牛、琵琶行(教师中心稿) 《庖丁解牛》文言知识归纳(通假字、古今异义、重点实词) 丁丁和牵牛花 《丁丁和牵牛花》课文 丁丁和牵牛花教案 电教手段是解决科学教学难题的"庖丁之刀" 《丁丁和牵牛花》教案之二 丁丁和牵牛花 教学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课文原文 《丁丁和牵牛花》课文原文 《丁丁和牵牛花》教案之三 《丁丁和牵牛花》教案之二 《丁丁和牵牛花》教案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教案之一 《丁丁和牵牛花》教学反思 《丁丁和牵牛花》教案之三 《丁丁和牵牛花》片断赏析 《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教案之一 《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之三 《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之二 《一株紫丁香》练习 《过零丁洋》练习题 《捞铁牛》练习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 教案教学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之一 《丁丁和牵牛花》一课教学反思 《丁丁和牵牛花》教学片断与反思 语文教学中的越俎代庖正解 过零丁洋课后练习 《蜗牛的奖杯》同步练习 过零丁洋练习及答案 解读牛汉的诗 5 牛牛上学(听说训练) 《一株紫丁香》练习及答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丁丁和牵牛花》教案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丁丁和牵牛花》教学反思 《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 《丁丁和牵牛花》教学片断与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丁丁和牵牛花教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之一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丁丁和牵牛花》教学设计资料 《过零丁洋》全诗解析 《牛郎织女》教材解读二 《牛郎织女》教材解读一 《一株紫丁香》教材解读一 《打捞铁牛》阅读理解答案 解读《牛郎织女》的爱情观 《蜗牛的奖杯》教材解读2 《蜗牛的奖杯》教材解读1 捞铁牛习题设计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材理解 自读——讲解——练习_语文论文 四年级语文《牛郎织女》练习题(第一学期) 丁丁和玲玲 (沪教牛津版)二年级英语下册 Unit2口语练习 必备的三年级上册语文《一杯牛奶》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安恩和奶牛》练习题2017年 都江堰同步练习解题指导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一株紫丁香》随堂练习题 5、牛牛上学 2016年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捞铁牛练习题 必备的二年级语文《小鸟和牵牛花》练习题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一株紫丁香》练习题:上册 从文学的视角解读《安恩和奶牛》 《郑子产相国(节选)》解说及练习 《绿色蝈蝈》课后练习解题指导 丁丁冬冬学识字 小升初语文古诗详解及练习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竹》 高一语文寒假练习题(附解析) 七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丁香 《丁丁学写字》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