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肥水之战》教案

小编:

《肥水之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多角度描写人物的技巧;

2、领会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二、教学步骤:

1、诵读课文;

2、复习旧知;

3、疏通课文;

4、梳理内容。

三、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课文

(二)复习旧知

1、《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负责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历史上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之媲美。《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要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它已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教科书,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上宝典。古往今来,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他对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给予了极高评价。

2、 司马光:

司马光,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熙宁三年(1070年),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专事著史15年。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政,召司马光入主国事,任命为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身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家世代为宦,父亲司马池为宋仁宗宝元庆历间名臣,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生以清直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受家庭熏陶,笃诚好学,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15岁时所写文章,时人称许之“文辞纯浑,有西汉风”,20岁时中进士甲第,可谓功名早成。但他并不以此“矜夸满志,昆明于物,如谓天下莫己若也”,而是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这些话反映了青年司马光的胸怀与器识,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不求虚名。因此,步入仕途后的司马光,继续广泛深入地学习,达到了博学无所不通,音乐、律历、天文、术数皆极其妙的渊博程度,其中最用心力的是对经学与史学的研究,尤其,是对古籍阅读极广,考察极细,可谓通习知晓,烂熟于胸。他随读随作札记,仅26岁一年所写读史札记,便多达30来篇,就中萌发了删削卷帙浩繁的古史成一部编年体通史的著史想法,以方便阅读,而更为深沉的动力,则是封建政治的需要。

当时,北宋建国近百年,已出现种种危机,具有浓厚儒家思想的司马光,以积极用世的态度,连连上疏,陈述自己一整套的治国主张,大致是以人才、礼治、仁政、信义作为安邦治国的根本措施,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除上疏陈述主张外,在他本人的从政活动中,亦能坚持原则,积极贯彻执行有利于国家的决策方略,尤其在荐贤斥佞的斗争中,他犯颜直谏,面折廷争,从不顾及个人安危,被称为社稷之臣,神宗也感慨地说:“如光者,常在左右,自可无过。”

在熙宁变法中,司马光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发生严重分歧。就其竭诚为国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向。王安石主要是围绕着当时财政、军事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来解决燃眉之急。司马光则认为在守成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来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原有制度的制约之内,即使改革,也定要稳妥,认为“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因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司马光的主张虽然偏于保守;但实际上是一种在“守常”基础上的改革方略。从王安石变法中所出现的偏差和用人不当来看,证明了司马光在政治上的老练和稳健,除了魄力不及王安石外,政治上是成熟的。

在政见不同、难于合作的情况下,司马光退居洛阳,通过编纂史著,从历史的成败兴亡中,提取治国的借鉴,“使观者自责善恶得失”。应该说,司马光著史,是其从政治国的另一方式。早在宋仁宗嘉佑年间(1056——1063年),他曾与刘恕商量说:“余欲托始于周威烈王命韩赵魏为诸侯,下讫五代,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之文,网罗旧说,成一家之言。”这说明他30多岁时,已酝酿出《通鉴》的规模。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首呈《历年图》25卷,二年后又呈《通志》八卷,说明他在政事活动之余,已进行撰写。他的著史得到宋英宗、宋神宗的称赞、支持,宋英宗同意他设立书局,自择官属,神宗以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为《资治通鉴》,并亲制序文,以示重视。除了允许其借阅国家所有的图书资料外,神宗还将颖邸旧书3400卷,赏赐给司马光参考。修书所需笔、墨、绢、帛,以及果饵金钱之费,尽由国家供给,为他提供了优厚的著书条件。

司马光著史,还选取了刘恕、刘(分文)、范祖禹等人做为助手,他们既是当时第一流的史学家,又与司马光在政治、史学上观点一致,故能在编书中各显其才,通力合作。《通鉴》的成功,与他们的努力分不开,但最终使《通鉴》达到光辉顶点的,还决定于主编司马光的精心著述。正如刘恕之子刘羲仲所说:“先人在书局,只类事迹,勒成长编,其是非予夺之际,一出君实笔削。”

《通鉴》的编写,大致分三个步骤:一、排列丛目;二、编写长编;三、删改定稿。一二两步,在主编指导下由助手完成,第三步则完全由主编一人完成。全书的发凡起例由主编拿出后,编写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原则,司马光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格的选材。丛目、长编的取材尽量广泛,提出“宁失于繁,毋失于略”,所选史料内容则着重在国家兴亡、政策得失、君臣道德等方面,目的在提供治国借鉴,反映生民休戚的情况。这样,所收史料除正史之外,诸如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总集别集、传状碑志等总数不下300多种。长编长达650O多卷,3000多万字。

二、精心的考异。只有真实才有价值,只有有价值才能具备借鉴作用。任何史家著史都要对史料进行考异,而司马光除将考异所选史料收入正文之外,又将各种不同的说法和鉴别理由加以逐条说明,著成《通鉴考异》30卷,与《通鉴》一起奉上。由于考异中“抉择幽隐,校计毫厘”的严谨态度,大大增强了史著的可靠性、真实性,《通鉴》以信史著称,离不开《考异》的辅翼作用。而这种著史方式,为后世史家沿用,清代以考证史实见长的乾嘉学派,正是沿着这条路子发展起来的。

三、编制目录。《通鉴》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史实,是一部总计294卷的长篇巨著,为翻检方便,于修史同时编写《通鉴目录》30卷,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按年纪事,故没有篇目,不作目录,只是以年检索。司马光突破这种旧例,分三部分将年表、帝纪、历法、天象、目录、举要、索引集于一块,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使《通鉴》体更臻于完善,将我国的历史编纂学推进到了新的水平上。

四、完善史体。编年体记事简明扼要,但受时间限制使史事拖沓割裂,不易反映全貌。司马光注意吸收纪传体的优点,为交待前因后果,大量采用连载、主载、附叙、追叙、补叙等写法,带有以事件为线索组织材料的性质,表现出突破编年体,酝酿纪事本末体的趋势,对南宋袁枢编纂《通鉴纪事本末》一书,有启迪先导之功。这一改造,使古老的编年体例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后世仿作接踵以起,形成了一个从古至今的编年史书系统。这一系统中,《通鉴》以通史成书,便干“探明变化之由,寻求演变之迹”,与唐宋以来社会上“主通明变”的思潮相吻合,也与“资治通鉴”的目的相一致。

五、加工贯通。集体写书,由于手笔不同,风格各异,容易产生割裂驳杂的现象,但《通鉴》的语言风格如出一人之手,浑然一体,毫无雕琢弥缝的痕迹,这正是司马光精心改编和加工的结果。有着深厚文字功底的司马光,尤长于叙事,款款写来,原委了然,文字优美而质朴,格调古雅浑厚而又简洁晓畅,真可谓别具匠心,自成一体。有许多场面和人物描写,已成文学史上的名篇,而大型战争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叙述,更是胜炙人口,引人入胜,超越了所有其他史书的记载,成为历史散文的上乘。

六、撰写附论。我国史家借论赞以寓褒贬劝戒之意,已成传统。司马光在《通鉴》一书中附论,不仅数量多,而且篇幅长。全书附有180多篇,80多篇援引他人之论,其余全为亲手撰写。所论多为治乱之因,君臣之道,是在以往所写史论与奏疏基础上,因史事而发挥,就时事而议论。字里行间,充满着匡辅的诚意和情感,寓褒贬臧否于其中,体现出因事劝谏的良苦用心,无论是民族问题还是用人原则,都针对现状提出了革除弊政的历史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更具匠心的是,这么多的附论,与《通鉴》的内容取舍编排,竟是这样的浑然一体而不可分割,成为贯彻“资治”这一著史目的的点睛之笔。详实、体例精善、叙事生动、议论深刻、文风质朴的史学巨著终于完成了。主编司马光所耗费的心血是难以估量的。在《进通鉴表》中,他说:“研精极虑,穷竭所有,目力不足,继之以夜。”有人见其残稿堆积有两屋之多,皆蝇头小字,字字端谨,无一字潦草。书成之后,66岁的司马光,已是“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了。所以倾毕生精力于此书,还在于寄托其治国的热望,他恳切地希望皇帝通过观览此书,能够“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是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这样,他也就“虽委骨九泉,志愿永毕了”。这不正说明了他著史是从政治国的另一方式吗?

实际上,《通鉴》的著述意义,已远远超过作者的本意,它不仅为统治者提供“资治”的借鉴,也给全社会提供了借鉴,为之作注的胡三省深谙此理。他说:“《通鉴》不特记治乱之迹而已,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读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清代王鸣盛也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近千年的历史证明:《通鉴》已与《史记》一样,被人们并称为史学瑰宝,广为流传,教益大众。而研究者代不乏人,使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即“通鉴学”。如今,对《通鉴》的研究正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它将更多地为人类的进步提供借鉴。这一发展趋势,是司马光始料不及的,也是其卓绝贡献的必然结果。

司马光一生著述甚多,在《通鉴》系列著作中,还有《通鉴举要历》80卷、《历年图》七卷、《稽古录》20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另外,尚有其他著作20种,200余卷,是他对我国史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诗词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和著述的成果,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孝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话》、《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

司马光虽热心于治国,但由于政见不同而未能有更多直接参与政事的机会。直到宋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后,67岁高龄的司马光,随着要求废除新法的浪潮被迎回宫中,担任了相职,开始“元佑更化”,尽罢新法。他执政一年半,竭尽全力日夜操劳,耗尽了毕生心血之后与世长辞了。噩耗传出,“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在灵柩送往夏县时,送葬之“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至于画像祭奠的“天下皆是,家家挂象,饭食必祝”。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宰相,能得到民众这样广泛真诚的悼念,实属罕见,也是历史的必然。

(三)疏通课文,梳理内容:

1、阅读1——3自然段:

秦:指氐族人苻坚建立的秦国,都长安,史称“前秦”。

①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

前秦王苻坚下令大规模地出兵入侵晋朝,百姓每十个成年男子里面征召一个当兵;将那些勇敢有才能,并且年龄在二十岁以下

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

家世清白的子弟,都任命为羽林郎(皇帝的禁卫军军官)。又说:“我要任命司马昌明(晋孝武帝)担任尚书左仆射,

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

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做侍中;依情势看起来,我们一定很快就会胜利,因而这些人也必定被俘和我们一起回来,可以先帮他们盖好住宅。”

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主簿金城赵盛之为少年都统。

家世清白的子弟们来报到的总共有三万多人,任命秦州主簿金城赵盛之做他们的都統。

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

这个时候,朝中的大臣们都不愿意苻坚出兵,只有慕仪垂、姚苌和那些家世清白的子弟们支持他这样做。

苻融,苻坚之弟,封阳平公

阳平公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

阳公公苻融劝苻坚说:“鲜卑族的慕仪垂和羌族的姚苌,都是我们的仇敌,经常想借着变乱的时机,

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

以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所献的计谋,怎么可以听从呢?那些富贵饶裕的子弟不懂得军队的法规,

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

只不过随便的说些谄媚奉承的话,以迎合陛下(臣子对皇帝的称呼)的心意。如今今陛下听信他们的话并且任用的,轻率地发动这样重大的战争,

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我担心不但不能成功,而且还有后患,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苻坚又没有接受他的意见。

②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

八月,戊午,苻坚派遣阳平公苻融率领张蚝、慕仪容垂等部下的步骑兵共二十五万人

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

担任前锋;派兖州刺史姚苌作龙骧将军,统率益州、梁州的军事。

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

苻坚对姚苌说:“过去我就是由做龙骧将军建立帝业的,这个职衔从来没有轻易的给过别人,如今给了你,希望你好好鼓励自己!”

左将军窦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左将军窦冲说:“君王不说开玩笑的话,这是不祥的征兆啊!”苻坚沉默着没有说话。

③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

慕容楷、慕容绍向慕容垂说:“苻坚骄傲自大已经到了极限,叔父

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谁与成之!”

建立中兴燕国的大业,就在这一次了。”慕容垂说:“是的,但是除了你们,谁能和我共同完成这种大业呢?”

(1) 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写前秦出兵前的准备,以及不同背景的人物对出兵的不同态度)

(2) 对于苻坚的出兵,不同背景的人物的态度是什么?(主要分析苻融、慕容垂、姚苌三个人物的态度)

(3) 这一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苻坚这个人物的?他表现出哪些特征?

明确:语言描写:“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礼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人物特征:狂妄自大,自命不凡;动作描写:“坚不听”、“坚默然”。人物特征:刚愎自用。

(4)在表现苻坚这个人物时,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明确:在是否对东晋进攻的问题上,作者用苻坚对待两种人的不同态度作对比。在“朝臣皆不欲行”的情况下,苻坚的态度是“不听”,而“独”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

2、阅读4——6自然段:

④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馀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

甲子日(初八),苻坚从长安出发,带领着兵车和步兵六十多万,骑兵二十七万,旌旗战鼓遥遥相望,

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

前后连起来,总共有一千里路长。九月,苻坚到达了河南项城,甘肃凉州的军队才抵达咸阳,四川、汉水地区的军队

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

正沿着长江向东而行,幽州、冀州的军队已经到达了彭城,从东到西全长有一万多里,水陆两路并进,

运漕万艘。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运粮的船只总共也有一万多艘。阳平公苻融等带领的三十多万军队,首先来到了安徽的颍口。

⑤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

晋朝任命尚书仆射谢石担任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派徐、兖二州

谢玄:字幼度,谢安之侄,当时是东晋的兖州刺史。

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

刺史谢玄充当前锋都督,和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共同

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琰,安之子也。

率领八万人,迎击苻坚;命令龙骧将军胡彬率水军五千人,去援助寿阳。谢琰是谢安的儿子。

⑥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

这个时候,秦兵声势浩大,京城里人人都很害怕。谢玄进去向谢安请示应敌的方案,谢安毫不惊慌地回答说:

“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

“朝廷已经另外有命令。”说完后就一言不发了。谢玄不敢在问,于是就派遣张玄再去请示。

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

谢安于是就吩咐准备车子,要到山林的别墅里游玩,亲戚朋友们也全都跟着聚集在这儿,谢安就拿别墅作赌注,和谢玄不比赛下围棋。平时,谢安的棋艺比谢玄差,

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

但是这一天,谢玄心里恐惧,只是成为能力相当的敌手,并且还胜不了。下过棋,谢安就游山玩水到深夜才回来。桓冲深深

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

担心着京城的安危,就派三千名精锐的兵士返回保卫京师;谢安坚决不要,他说:“朝廷已经安排好了,

已定,兵甲无阙,西籓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右有

兵器和军队都不缺少,你应当留着这一部分兵力,以加强西边的防御力量。”桓冲感叹地对手下的人说:“谢安石有

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

宰相的宽大肚量,但却不熟悉将帅的韬略。现在强大的敌人即将到了,自己却一天到晚忙着游山玩水和朋友们清谈,只派那些没有经验的

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小伙子去迎击敌人,而且兵士又少又弱,天下大事的成败已经可以分晓了,我们将要被苻坚这些夷狄捉去,跟着他们穿左衽的衣服了!”

…………

(1)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主要写了前秦百万兵力的部署和东晋八万兵力的部署以及宰相谢安的神色自若)

(2)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谢安的性格特征?

明确:肥水之战前,“秦兵既盛,都下震恐”之际,谢安却在下围棋,“游陟,至夜乃还”。同时,担忧朝廷安危的桓冲,认为“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用桓冲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做亡国奴了,谢安却还在“游谈不暇”。作者用众人的“震恐”和桓冲的担忧来反衬谢安的镇定自若。

3、阅读7、8段:

⑦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癸酉,克之,执平虏将军

冬,十月,秦阳平公苻融等进攻寿阳;癸酉(十八日),攻占了寿阳城,抓住了平虏将军

徐元喜等。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慕容垂拔郧城。

徐元喜等。苻融派他的参军河南人郭褒担任淮南太守。慕容垂也攻下了郧城。

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融进攻之。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

胡彬听见寿阳失守,于是退守硖石,苻融又向他进攻。秦的卫将军梁成等率领军队五万人

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

驻扎在洛涧,在淮河边上用木头竖着编成栅栏,以防备晋军从东面来进攻。谢石、谢玄等的军队开到距离洛涧二十五里的地方就守在那里,

惮成不敢进。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

害怕梁成,不敢前进。这时,胡彬军队的粮食已经吃完了,悄悄地派遣使者告诉谢石他们说:“现在贼人的气势很盛,我军队里的粮食又吃完了,

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阳平公融。融驰使白秦王坚曰:

恐怕无法再看到你们了!”没有想到胡彬的使者被秦人抓住了,送到阳平公符融那里去。符融立即派使者骑快马去报告秦王符坚说:

“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

“敌人的兵士少,容易消灭,恐怕他们会逃走,应当赶快进攻!”符坚接到了这个消息,就把大军留在项城,

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

亲自带领八千轻装的骑兵,加倍赶路,到寿阳和符融在一起。派遣尚书朱序到晋的军营里,

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

以“双方强弱的形势相差很远,不如立刻投降”为理由,劝说谢石等人。朱序却私自告诉谢石他们说:“如果秦国的百万大军都到了,

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

实在是很难和他们相战。现在乘着各路军队还没有到齐,应当立刻去攻击他们;假如打败了他们的前锋部队,那么他们的锐气就丧失了,

可遂破也。”

就可以趁机把他们完全击溃。”

⑧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以老秦师。谢琰劝石从序言。

谢石听说苻坚在寿阳,非常害怕,想要不打仗,来使前秦的军队疲惫。谢琰劝谢石听从朱序的话。

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人趣洛涧,未至十里,

十一月,谢玄派遣广陵相刘牢之率领的精锐士兵五千人到洛涧去,距离洛涧还有十里,

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

(发现)梁成阻挡在洛涧那里,摆开阵势等待着他们。刘牢之勇往直前,渡过水去,攻击梁成,大破梁成的军阵,斩杀了梁成

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

和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切断了他们回去的渡口。秦国的步兵、骑兵都崩溃了,争着赶赴淮水,

士卒死者万五千人。执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尽收其器械军实。

士兵死了一万五千人。俘虏了秦扬州刺史王显等人,全部收缴了他们的武器和军用物资。

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

在这种情况下,谢石等各路军队在水上和陆上继续前进。秦王苻坚和阳平苻融登上寿阳城观看他们,

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

看见晋兵部阵的阵势严密整齐,又看到八公山上的草木,都认为是晋兵,回头对苻融说:

“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这也是强劲的敌人!怎么说是衰弱呢!”苻坚露出失意的样子,开始有了惧怕的神色。

(1)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洛涧之战被东晋打败,损兵折将,以至于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

(2)从文章来看,洛涧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一是由于苻坚的轻敌:“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二是由于用人不当,用了东晋降臣朱序,朱序向东晋泄露了苻坚的内情。

(3)这一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苻坚的?

明确:语言描写:“此亦勍敌,何谓弱也!”

神态描写:怃然始有惧色

心理描写: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

动作描写: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

4、阅读9、10段:

⑨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

秦国军队逼近淝水并摆开阵势,晋国的军队不能渡河。谢玄派遣使臣对平阳公苻融说:

深入敌境的孤军

“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

“您率领孤军深入我方,而且布置阵势又逼近水边,这是准备持久作战的打算,不是想要速战的作法。

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

如果移动阵势稍稍后退一点儿,让晋国军队能够渡河。以此来决定胜负,不也是很好吗!”秦国的众将都说:

“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

“我们兵多,他们兵少,不如阻止他们,使他们不能攻上来,可以凭此做到万分安全。”苻坚说:

铁骑:披铁甲的战马

“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

逼迫 蔑:没有

“只是率领军队稍稍后退,让他们渡过一半,我们用骑着披铁甲的战马骑兵紧逼上去杀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

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

苻融也认为可以这样,于是指挥军队让他们撤退,秦国军队就撤退,但是一退就不能再止得住。谢玄、谢琰、

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

桓伊等人率领军队渡过淝水进击秦军。苻融驰骋战马巡视阵地,想要制止后退的士兵,战马倒了,

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

被晋兵杀死,秦兵于是溃败。谢玄等人乘胜追击,到达青冈。秦兵大败,

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

自己互相践踏而死的,遮蔽了田野,堵塞了河道。那些逃跑的秦兵只见风声鹤唳,都认为晋兵将要追到,

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

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地上行走,在露天里住宿,接连着挨饿受冻,死去的人有十分之七八。起初,秦兵稍稍后退,

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

朱序在阵地后方喊道:“秦兵败了!”众兵就狂奔。朱序乘机和张天锡、

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及仪服、器械、军资珍宝、

徐元喜一齐来投降。晋兵缴获了秦王苻坚所乘坐的云母车以及仪服仪服 、 器械、军资珍宝

畜产不可胜计。

畜产,多的都能不能数清楚。

…………

⑩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

谢安接到了军报,知道秦国的军队已经失败,那时他正和客人下围棋,把军报收起来放在坐床上,

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

脸上却没有露出一点欢喜的颜色,依旧下围棋。客人问他军报里写的是什么,他慢慢地回答说:“小孩子们最终打败了贼人。”

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下完了棋。走回内室,过门槛的时候,心理高兴的不觉把木屐底上的木齿都碰断了。

(1)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写肥水之战苻坚大败,东晋大胜

(2)这一部分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谢安?(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四)分析肥水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

(1)东晋方面:一是苻坚的决策失误;二是苻坚用人失误;三是前秦统治阶级内部潜伏着严重的危机。

(2)东晋方面:首先是谢安沉着应战;其次是东晋团结一致抗敌;再次是东晋士气高昂。

    相关推荐

    淝水之战教案 淝水之战教案设计 苏教版必修二语文读本:《肥水之战》(节选)译文 《淝水之战》赏析 《淝水之战》同步测试题 《〈殽之战〉“蹇叔论战”》教案 赤壁之战教案 赤壁之战教案 《赤壁之战》教案 《赤壁之战》教案 《赤壁之战》教案 赤壁之战教案 肥皂泡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教案 《语文教案-赤壁之战》 《水》教案之二 《水》教案之一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大江保卫战》教案之四 《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 《大江保卫战》教案之六 《大江保卫战》教案之一 《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 五年级教案: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大江保卫战》教案之五 五年级教案:赤壁之战 《大江保卫战》教案之二 《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 六年级教案: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大江保卫战》教案之三 《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 五年级教案: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肥皂泡》教案范例 赤壁之战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 教案教学设计 应对水危机──中国城市的跨世纪之战 19《赤壁之战》 17、赤壁之战 赤 壁 之 战 2 赤 壁 之 战 2 赤 壁 之 战 2 赤 壁 之 战 2 合肥市2011年中考语文预测试题及答案 《赤壁之战》之开放篇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教学案例及反思 《水乡歌》教案之一 《水乡歌》教案之五 《数水果》教案之一 《水乡歌》教案之三 《水乡歌》教案之二 《赤壁之战》之开放篇 赤壁之战教学案例及反思 《水乡歌》教案之五 《水乡歌》教案之四 《种水珠》教案之一 《水乡歌》教案之三 《永远的白衣战士》教案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