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前方》教案4(苏教版高一必修)

小编:

《前方》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摄影散文这种新兴传媒手段

2、 体会联想在这篇文章中的具体运用

3、 理解本文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能力目标:

加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和探索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基础字词句

2、 理解本文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3、 理解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1、 自主学习,反复阅读,注意对话栏里的对话,增进交流

2、 品读,体会文中的言外之意

3、 点拨,教师提出思考题,课堂上和学生一同思考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海淀区学院路一家临街书店,将一纸粗笔浓墨写就的“告示”贴于门板上,“告示”上的五个大字似要向凛凛寒冬里的人们传达一种江南的暖意:《草房子》到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草房子》的作者是谁吗?

二、 简介作者

曹文轩,生于1954年,江苏盐城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改写出版的历史,他那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具有“高品位、高效益”的双高境界。他在台湾出版的书累计已达15本,他的创作已成为台湾许多高校中文系研究生的学术论文题目。《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被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30余种。日本先后推出了《草房子》的日文版和电影,继2001年〈〈红瓦〉〉入选韩国〈〈中央日报〉〉网站“十本好书”之后,〈〈红瓦〉〉的第九章又被韩国“语文教师协会”编入“全国高中通用教材”。曹文轩反对文学过多的贴近生活,力图表现生活纯净的美。他创作的倾向就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有没有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探询呢?

三、 关于摄影散文:

“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作品和文字构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把各种传媒手段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摄影散文也是其中一种。这种新的文体兼备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体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散文可以不受影象的限制,展开联想。所以,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该被摄影作品所束缚,不应该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而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和生发,这样才能使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曹文轩先生在观赏了一组以“远行”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后,由作品《前方》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而写了此文。

四、 关于题目

本文是由摄影作品〈〈前方〉〉引发联想而写的“摄影散文”。“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人生就是苦苦寻找心灵家园的旅程。摄影作品〈〈前方〉〉见课本插图。充满画面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最突出印象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五、研习文本:

(一)让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

前方就是前面,在文中体现的就是由一张名为〈〈前方〉〉的摄影作品引出的思考。我们从第一段来看,提出的是什么话题呢?

明确:“无论归家还是远行,都与离家有关”。“离家”即要探讨的问题。

(二)指名让学生朗读第二至四段,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找出第三、第四段的中心句。并且思考:有家以前离家可以理解,那么有家以后又为什么离家呢?本文在提人类的离家行为,而第三段中为什么要写电视上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呢?

明确:立意: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第三段: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以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

第四段: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

写电视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以此类比,给人直观的感觉,目的是为了说明动物和人迁徙的“习性和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由动物及人,人物一理。

(三) 师有感情朗读第五至七段,思考:

1、作者从人类有家以前和有家以后的表现,以及分析人类离家远行的三个原因来体现自己立意的正确,请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围绕自己的立意来叙述的。

明确:人类有家以前,就有许多人类祖先带着大队迁徙的例子,这和动物大迁徙是一样的。人类有家以后,先前的习性和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类离家的四个原因是:外面世界的诱惑(分析外面世界诱惑的原因是“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出自无奈(分两种情况:“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了”),理想的诱惑。

2、“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中的“前方”还是不是单纯的空间概念?

明确:不是,更多的是一种理想的召唤。

3、为了说明“前方”的不确定性,文中用了什么样的修辞?又如何写出了它的作用?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形象的写出了“前方”的不确定性。运用排比描写了“前方”的作用,形象生动,给人具体的感受。

4、在人类的三种离家原因里面,你为什么离家呢?

5、为什么离家不用“离开”,而用“逃离”呢?何以说“他”受“家的压迫”?

明确:因为“逃离”更能体现出家给他的压迫感。离家就是为了寻找自由,幸福的生活。

(四)第八段中作者又从联想回到了摄影作品上来,找出其中能体现作者思路转化的词语。

明确:路、前方、船、马车、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我们上节课讲到了文章中由摄影作品引发的联想以及又回到作品的整个思路,那么,我们再往下看,作者还有什么人生体会呢?

(二)1、“路”与“家”“前方”是什么关系?作者仅仅在讲具体的“家”和“路”吗?如果不是,那又是在讲什么呢?

明确:“路连接着家与前方”。由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2、 人类的命运是什么?人生苦旅苦在何处?作者是怎么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生就是一场苦旅”。人生苦旅苦在“皮肉之苦”和“精神之苦;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引了《围城》和丰子恺先生的散文。

(三)1、人有痛苦该向何方去呢?怎样来理解人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

明确:要回家。家是心灵的港湾。刘亮程说中国人没有宗教,家园就是宗教,就是精神上的归宿。正是因为人们要寻找精神归宿,因此思乡才成了中国诗歌的永恒主题。真可谓魂牵梦绕、肝肠寸断。

在这些思乡的诗歌里,有些诗人并不是回不了家。如崔颢:有人说他离家千里,也有人说他离家十几里,可是他为什么回不了家呢?因为那不是他要找寻的家。因为不单纯是在追求物质,更是在追求一种精神上得以慰藉家园,由于这是抽象的感觉,所以它是飘渺的,人们不得不继续往前走。人们的心灵也需要有慰藉的地方,这个心灵的家园只是一种抽象的感觉,这种情形与生活现实造成的反差让人们永远都有一种无家可归的感觉。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道路和人生的前方都是漫无尽头的,因此,他们也在这条路上,永远寻找着精神家园。

2、第11段中提到了人的精神状况的三重悲剧,请找出来,并试着来理解。

明确:因为人要离家,向前,于是,便有了“路”。如果说此前,作者基本上还是在讨论人的具体生活状况的话,那么,从这一部分开始,作者更多的是在关注人的精神状况,思辨的色彩也越来越浓。“家”“路”“流浪”“旅途”等等,都是一些双关的语词,有时就纯粹是在哲学的层面上使用它们的。作者试图揭示并描述人的种种悲剧命运,不管你的生活境遇如何,不管你是坐在如摄影作品或《围城》里所描绘的破烂不堪的汽车上,还是坐在舒适的交通工具上,人生都是一场苦旅,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苦旅者”。家园之思的人文内涵在作者这里得到了新的发掘: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近似宗教上的归依感。所以,《前方》表面上虽然在写离家,实际上仍着眼于归家。因此,作者才能揭示出人类精神状况的三重悲剧:人在“走向远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二、“人已无法还家”;三、“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显然,这里的“家”,并不是“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

3、最后一段和第一段的关系如何?这里的“家”和“旷野”做何理解?

明确:第一段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掘。

这里的“家”有两种含义,可以理解为实际的“家”和“旷野”,深层次的“家”指心灵家园,不一定与实际的“家”相符,也可能在远行的前方找到这个“家”。反之,回到实际的家,也可能处于“心灵的旷野”之中。

(四) 小结

作者由一幅摄影作品《前方》引发了独特深刻的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行文结构独特,思绪由摄影放出再收回,几经反复,从“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到心中想念的家“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层层深入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人生就是苦苦寻找心灵家园的旅程。

(五) 理解文中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这些词语在文中,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有特殊含义。简言之,凡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

(六) 鉴赏艺术特点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反弹琵琶、立意新颖。

《前方》是一篇含义隽永、意味深刻的哲理散文。作者一改前人“恋家”“归家”的思绪和呐喊,非常理性的分析了人类远行的原因和出走与乡愁的关系,使作品主旨多元化。

一般的反映乡愁的作品,无非是借游子之口写漂泊在外的寂寞与艰辛,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与向往心情,本文却另辟蹊径,从摄影作品谈起,对摄影作品中的人物趋向进行的推断,转入“远行,则是离家而去”的推论;最后作者用“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过渡,分析了人离家的三个原因,指出人“远行”的积极意义------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这比以往的任何一部凄凄哀哀的乡愁作品在主旨上显的更加高远与旷达。当然,离家远行并非易事,因为“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个中滋味只有远行者才能体会到。

作者并没有否定乡愁,因为这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东方文化形态的一形式,而且肯定了旅行者与乡愁那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但这种肯定又并非为具有“乡愁”的人助威呐喊,而是为了阐述“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这一观点,这样使作品主旨深刻,内蕴更加丰厚。而且,突出了人苦苦追寻的“家园”是“精神家园”。

(七) 作业

第二课堂上的相关题目

    相关推荐

    《前方》教案7(苏教版必修一) 《前方》学案2(苏教版必修1) 必修一:《前方》教案2 《前方》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前方》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1教案设计) 《前赤壁赋》教案3[苏教版必修一] 《前方》课堂教学实录2(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我心归去》《前方》 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我心归去》《前方》.. 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苏教版高一必修) 高一语文《前方》教案10(苏教版) 《高松年与方鸿渐》教案[苏教版必修五]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苏教版高一必修) 赤壁赋(苏教版高一必修) 赤壁赋(苏教版高一必修) 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我心归去》《前方》教学教案 《赤壁赋》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教材梳理 《秋声赋》教案11(苏教版必修4) 必修一:《前方》课堂实录3 相信未来·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一] 《渔父》导学案4(苏教版必修5) 《北方》说课稿[苏教版必修三]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教材梳理 《想北平》说课稿4(苏教版必修一) 高一语文《祝福》教案 苏教版必修2 《登高》学案3(苏教版必修四)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雨霖铃》导学案4(苏教版必修4教案设计)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3[苏教版必修三]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7(苏教版必修三)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词汇表 《前方》导学案4(教师版) 高一语文教案《落日》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北方》教案教学设计5(苏教版必修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起始课·教案 《雨霖铃》《声声慢》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致青年公民》教案4(苏教版必修1) 《长江三峡》学案4(苏教版必修三教案) 《我有一个梦想》(苏教版高二必修) 《呱……呱……》课堂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 《劝学》教案20(苏教版必修一) 森林写意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师说》教案19(苏教版必修一) 想北平·教案(苏教版必修一) 高一语文《图片两组》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消息二则》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氓(人教版高一必修) 省重点中学《赤壁赋》集体备课教案4(苏教版高一必修) 《师说》教案21(苏教版必修一) 氓(粤教版高一必修) 《赤壁赋》教案[苏教版必修一] 兰亭集序(苏教版高二必修)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预测题 故都的秋(苏教版高二必修) 《师说》学案11(苏教版必修一) 《雨霖铃》说课稿3(苏教版必修4) 2016苏教版高一语文前方同步练习题 2017苏教版高一语文前方同步练习题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六国论 复习教案(一)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人教版高一必修) 《说书人》教案教学设计4(苏教版必修2) 苏教版必修一语文教案合集 《劝学》学案8(苏教版必修一)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人教版高一必修) 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苏教版必修4教案设计 《离骚》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 《蜀道难》教学设计4(苏教版必修四) 《想北平》教案14(苏教版必修一)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人教版高一必修)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人教版高一必修) 相信未来教案(苏教版必修一) 苏教版必修5《物种起源》绪论·学案4 高一语文资料:苏教版必修一前三单元二次过关测试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例(苏教版高一必修) 我的四季教案(苏教版必修一) 离骚(粤教版高一必修) 语文版高一必修雨巷教案 语文版高一必修《铸剑》教案 高一语文《听听那冷雨》教案 苏教版必修2 《离骚》(人教版高一必修) 苏教版必修一读本《回答》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教学设计6(苏教版必修3) 自然界与人类·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景泰蓝的制作·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我的四季》学案(苏教版必修一)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老王 教案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教案《金岳霖先生》教案 苏教版必修2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检测(附解析) 苏教版必修5《论厄运》表格式导学案4 渔父教案(苏教版必修五) 直面苦难·教案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我心归去》教案6(苏教版必修一)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