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感悟

小编:

大自然的语言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篇传统篇目,本人从教二十多次教过本文,今年在再次教这篇课文时,又有了新的感悟,仅记述如下,与各位语文界同仁共同探讨.本文仅以课文第一 二节为例,谈谈本课的教学尝试与感悟.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这#者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文章第一节就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四季风光画卷。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既抓住了各季节不同的特征又力求写法上变化,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开笔用“沉睡”“苏醒”等词将“大地”拟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概说三种:“冰雪融化,草木前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词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用“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让人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写秋风落叶,用“簇簇”一词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

在教授本段时,我反复让学生品读体味,然后让学生与看云识天气的第一节作比较: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问题1. 两文在语言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问题2.两文在结构上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以下结论:两文的语言都是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词语丰富,句式多样,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在结构上, 大自然的语言先描述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在这一段末总结了一句“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这句话点明四季变化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是带有规律性的,这就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看云识天气的第一节第一句话“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总领下文,紧接着对天上的云作了形象的描绘“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最后一句“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既对上文作了总结又自然引出下文。同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这两篇课文的比较学习,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小品的认识,增强了学习科学小品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又 进一步引导品味语段中的关键字词,同时把朱自清的《春》中的语句与之比较,进一步来体会科学小品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比如: “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苏醒过来。”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两文都用拟人化的写法写出了春天来临时的景象。但大自然的语言显然不如《春》写的更加形象具体。在这儿就要向学生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说明性的科学小品中的描写与散文中的描写还是有较大的区别,说明性的科学小品中的描写用词精炼,散文中的描写则极力渲染铺陈,尽可能地把所写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

再如:大自然的语言的写到“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文中的“次第”意为“一个挨一个”用词精炼准确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而《春》中的描写则更加生动形象“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赶趟儿”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与大自然的语言中“各种花次第开放”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里也可以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古诗句加以引深,让学生在学习现代小品文的同时有可以受到古代优美诗句熏陶。由此进一步拓展开来,

还可以让学生写出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名句或写出一段你眼中的春夏秋冬的景色。

《大自然的语言感悟颇多,总认为传统课文中需要挖掘的东西很多,不管是“旧瓶装新酒”还是“新瓶装陈酒”我总觉得只有充分挖掘课文的内涵,注意知识点的内引外联,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方法,这才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我就用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一段话给本文作结:“我觉得语文老师不应该像食品厂的推销员,把食品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语文老师应当像保育员,以考虑孩子的胃口、体质的需要,性格心理的接受能力为己任。……讲读课上育人,必须考虑到语文学科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可能使用感染、熏陶的方法,使学生因动情而明理;使学生感受到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大都是自己需要的精神营养,认真吸取,自己获得精神上的解放,成为精神上的 、人格上的强者。” ① 注:〈〈 魏书生 语文教学〉〉

    相关推荐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2 14《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2 11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加强语言感悟注重情感熏陶——《大自然的语言》教学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点评《大自然的语言》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导读 《大自然的语言》简评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大自然的语言》简析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2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5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4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8 9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7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3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16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札记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杂谈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