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河中石兽》练习题

小编:

1、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字 , (朝代)_____家。

2、给下列字注音:

棹( ) 曳( ) 湮( ) 啮( ) 溯( ) 臆(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临河干( )(2)二石兽并沉焉 ( )( )(3)阅十余岁( )( )

(4)竟不可得( )(5)棹数小舟,曳铁钯( )( )(6)设帐( )

(7)不能究物理( )(8)是非木杮( )(9)湮于沙上( )

(10)沿河求之( )(11)不亦颠乎?( )(12)众服为确论( )

(13)闻之笑曰( )(14)盖石性坚重( )(15)啮沙为坎穴( )( )

(16)转转不已( )(17)遂反溯流逆上矣( )( )(18)固颠( )

(19)如其言( )(20)然则天下之事( )(21)可据理臆断与( )

4、指出下面加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并沉焉

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_

(2)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 ;今义:__________

(3)但知其一

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

(4)盖石性坚重

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

(5)是非木杮

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

(6)阅十余岁

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

(7)转转不已

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

(8)固颠

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

5、一词多义

为:(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2)众服为确论( )

(3)啮沙为坎穴( )

之:(1)一老河兵闻之( )

(2)其反激之力( )

(3)沿河求之( )

7、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讲学家判断其在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老水兵则判断其在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

9、 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本文节选自《礼记·学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二、读音

嘉肴(yá o) 弗食(fú ) 旨(zhǐ) 自强(qiǎng) 教学相长(zh?ng) 兑命(yuè ) 学学半(xiào)

三、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 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 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四、词语解释

①虽有佳肴 虽:即使。佳: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

②弗食 弗:不。食:吃,品尝。

③不知其旨也 旨:甘美。

④虽有至道 至道:最好的道理。

⑤不知其善也 善:好处。

⑥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因此,所以。

⑦教然后知困 困:不通,理解不了。

⑧然后能自反也 反:反省。

⑨然后能自强也 强:勉励。

⑩教学相长也 长:促进。

⑾兑命 兑:通“说” ,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yuè) 。

⑿学学半 学:教。

⒀其此之谓乎 其:表推测,恐怕,大概。

五、句子翻译

①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佳肴,如果不去品尝,就不能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能知道它好在哪里。

③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了之后,就能知道自己知识上的不足;教别人之后,就能知道自己 知识上有迷惑不解的地方。

④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自己知识上的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

⑤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知识上有迷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加强学习。

⑥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相互促进。”

⑦《兑命》曰:“学学半。” ——《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⑧其此之谓乎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六、内容理解

1、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 写起?

答: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作类比,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 系的论述,使论证浅显易懂。这种论证方法叫做“类比论证”。

2、作者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这一论点的?

答: 首先,由“嘉肴” “至道”从反面类比,强调要注重学习,注重实践。接着,

从正面 推论出“学”和“教”的实践作用(可以知不足和知困) ,再进一步论证其效果(能 自反和自强) ,最后得出论点“教学相长” ,并且引用《兑命》中的话,印证“教学 相长”论点的正确性。

3、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答: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教和学的实践中都能够增长 自己的学问。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 己,这样才能教别人知识。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 我勉励,加强学习。

4、结合学习的经验,谈谈你对“教学相长”的看法。

答: “教学相长”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教和学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在教别 人的同时,也会让自己的学识得到提高,自己也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在 学习中,会慢慢发现自己一些不足,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这样才能教给别人 知识。 资料 《礼记》中的名言: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择师不可不慎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学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尚往来也。

    相关推荐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 《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 河中石兽练习答案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1 《河中石兽》教案及练习 河中石兽 25河中石兽 《河中石兽》教案 河中石兽练习题(七年级下册语文版) 《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河中石兽》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河中石兽》练习题 《河中石兽》复习知识点 河中石兽教案 《河中石兽》中考题(常德市) 《河中石兽》说课稿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练习《河中石兽》 《河中石兽》教案9 《河中石兽》说课稿 《河中石兽》教案6 《河中石兽》教案2 《河中石兽》教案7 《河中石兽》教案8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 河中石兽教案设计 《河中石兽》教学实录 《河中石兽》教学反思 河中石兽教案设计 《河中石兽》课堂实录 《河中石兽》教学实录 《河中石兽》中考题(青海省西宁卷) 《河中石兽》说课稿2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2 《河中石兽》读后感(3篇) 《河中石兽》表格式教案 《河中石兽》原文和译文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5 河中石兽原文及翻译 《河中石兽》两课时教案 《河中石兽》知识点整理 《25 河中石兽》教学反思 七年级《河中石兽》教案 第25课《河中石兽》教案2 《河中石兽》第一课时教案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案 河中石兽语文作业答案 《河中石兽》表格式教案12 《河中石兽》精细化阅读及复习要点 七年级 语文《河中石兽》学案 《河中石兽》中考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卷) 七年级 语文 《河中石兽》教案 《河中石兽》原文注释及翻译译文 长春版七下《河中石兽》推荐教案 七年级上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一上语文《河中石兽》知识点 教学参考:河中石兽究竟到哪里去了?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河中石兽》知识点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语文版) 初一上册语文同步训练之《河中石兽》(有答案鄂教版) 小马过河练习题 黄河的主人课后练习题 《中国石拱桥》作业练习 《七颗钻石》同步练习题 《中国石拱桥》阅读练习 《大堰河——我的保姆》练习题 《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 《黄山奇石》同步练习题 又临黄河岸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1 河北省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分析及练习 《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2) 中考文言文《小石潭记》课外练习题精选 沪教版《水中石兽真会向上游吗》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评估测试练习 《奇怪的大石头》精选练习题 《中国石拱桥》提高作业练习 《中国石拱桥》课后练习答案 《问银河》练习设计 《问银河》练习设计 《问银河》练习设计 《问银河》练习设计 《黄河象》练习设计 《黄河颂》(拓展练习) 中考语文练习题(专题) 《问银河》练习设计 2016中考复习试题练习(曲专项练习) 《搭石》同步练习 人教版《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 《石头书》习题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精选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王安石待客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王安石辞妾 2017年中考语文一轮练习题(练习) 中考语文一模试题练习2017(练习) 2017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题练习 少年中国说练习题 《黄河颂》习题精选 《黄河颂》习题精选 2017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