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考前练习

《我与地坛(节选)》学习指导与训练及答案

小编:

《我与地坛(节选)》学习指导与训练及答案

重点难点提示

1.谁曾说“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史铁生就是一个错过了太阳的人,而且这一错就是十五年,是什么让他抬眼去看看天上的群星?

2.面对生命的残缺,史铁生坚定地去追寻生存的答案,他坦然地将全部生命哲学的答案归结为过程——或幸福或哀伤然而美丽的过程,文中有许多片断都在展示着生命的过程,找到这些地方,体会自然界的生命过程是怎样的?

3.明白理解也意味着尊重他人不同于自己的选择吗?如果你还不懂这一道理,就去仔细读读文中母亲的故事,看看她是怎样理解自己的孩子的。

4.母亲,史铁生有许多遗憾和追悔,却永远也无法弥补了,你会同他一样犯这些错吗?

5.了解的重点:史铁生和他的作品风格。

6.掌握的重点:(1)作者如何用恳切、诚挚的语言将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生命意义传达给读者?

(2)一位遭遇不幸承受苦难的母亲怎样给与儿子生存上的启发?

7.应用的重点:体验在从容冷静的文字里蕴含丰富人生体验和哲理的叙述方式。

8.了解史铁生和他的作品风格。

a 标志着九十年代中国作家现代精神的确立的作品是哪一部?作者的创作风格如何?

b 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史铁生是一位残疾作家,他的作品大多数与他的生命状态有关。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是完全合二为一的。他说:“写作不是为了反映生活,而是以寻找以创造去实现人生,生命是一个寻找和创造的过程,人以此过程而为人。”因此,他的作品是对生存意义的探求,能清醒地正视生命存在本身的矛盾、困境。史铁生又堪称中国当代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洁澈清雅直透心灵,是当代任何一位别的作家难以与之相比的。

9.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一节,体味史铁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究。

(1) 最初作者怀着怎样的心情闯入地坛?为什么他会在地坛中驻留?

(2) 两条腿残废后,由于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作者带着逃避的心情,想从喧闹的城市中找到一片宁静,找寻另一个世界,地坛便是他找到的另一世界。

作者驻留在地坛是因为: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却失去双腿,而地坛也是一个曾经有过炫耀和浮夸的人文风景,如今却落得“荒芜冷落的如同一片野地”。相同的命运轨迹,使作者遇到地坛后便一见如故。但是地坛的生命历程显然更长,四百年的风雨剥蚀,让地坛“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欲见苍幽,到处的野草黄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这种不动声色的渲染让作者停留思考。

(1) 作者再来地坛,看到风儿、蚂蚁、瓢虫、露珠时,感到“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为什么?

(2) 这是地坛对他心灵的启发,使他了解了每个卑微的个体,无论怎样的纤细、渺小、脆弱,无论怎样被忽略、被抛弃、被轻视,他们都会忠实地完成着自己生命的轨迹。而且一旦生命发芽,那么生机就会涌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的地坛,实际上亦有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流淌。这种难以言说的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静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给作者心灵以强烈的震动。

(3) 作者在地坛中,对于死的理解是怎样的?

(4) 作者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就已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一个人出生了,也意味着另一个事实的存在,那就是走向死亡;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5) 这一小节的最后一段,作者的视野有了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而言是什么?

(6) 有了对死亡的理解后,作者的视野转向怎样获得生的问题。他仍在地坛中感受夕阳西下时断壁残垣的历史沧桑,浩瀚宇宙中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命运无常时个人无缘无故遭遇到生存的困境。但他也开始把目光投向有情的生命,投向那历经坎坷后的一曲曲稳健又激昂的生命之歌:寂静的光辉把坎坷照映得灿烂;雨燕的高歌能把天地叫喊得苍凉;冬天雪地上的脚印会让人们的思绪飞扬;苍黑的古柏会把忧郁与欣喜同样承担;暴风骤雨会将草木和泥土叫醒;秋风霜至会让落叶轻舞飞扬。此刻,作者已从自己的不幸中走出,变得平和而宁静,带着欣赏自己的眼光,去关爱生命中的苦难与不幸。

10.理解母爱无言这一真理。

(1) 母亲了解自己的儿子因残疾而苦闷,在明知儿子有可能选择轻生的情况下,却让儿子独自去地坛,这是为什么?

(2) 母亲明白,孩子的痛苦只有自己想通透了才会消逝,而要想通透需要一段独处的过程。她宁愿自己的儿子为解脱痛苦而无目的无方向地追寻,也不愿自己的孩子为逃避痛苦而消沉。因此,每当孩子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他准备,每当孩子离去时,她就坚强地忍受这或许会失去儿子的痛苦。每当孩子长时间不回时,她又主动去找寻。她从来都不对自己的孩子说一句“你为我想想”。

(3) 作者写道: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那么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找到的路是什么?

(4) 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找到一条幸福的路,能在苦难面前不屈地生存,坚强地活着,并且找寻到自己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母亲并不企求儿子成名成家但活得并不幸福。

(5) 作者对母亲的理解与关爱表现在什么地方?

(6) ①作者反思自己过去没有为母亲着想过,只一心想着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却不知道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会加倍的。

②作者后悔当年也许是出于倔强或羞涩,没有叫住前来寻找并从自己身边走过的母亲,并且永远没有机会弥补。

    相关推荐

    我与地坛(节选)1 《我与地坛》课后练习答案 《我与地坛》(节选)备课札记 《我与地坛》第一节 《我与地坛》导学学案 《我与地坛》导学案3 《我与地坛》导学案2 《我与地坛》导学案5 《我与地坛》课堂练习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学案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学习要点 《我与地坛》教案 高一语文2016—2017学年粤教版《我与地坛(节选)》课时练习及答案和思路解析 高一语文2017—2017学年粤教版《我与地坛(节选)》课时练习及答案和思路解析 《我与地坛》学案4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第一节) 复习与测试中考作文指导与训练 《我与地坛》教案6 《我与地坛》教案8 《我与地坛》教案11 《我与地坛》教案19 《我与地坛》教案23 《我与地坛》教案2 《我与地坛》教案4 《我与地坛》教案12 《我与地坛》教案3 《我与地坛》教案17 《我与地坛》教案24 《我与地坛》教案5 《我与地坛》教案7 《我与地坛》教案9 《我与地坛》教学案例 《我与地坛》教案10 《我与地坛》教案27 高一语文教案:《我与地坛》(节选)自读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我与地坛教学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案例 重读《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赏析 痛苦让它如此美丽———《我与地坛》(节选)的赏析 《我与地坛》教案设计 《最后一课》学习指导与同步训练 《我与地坛》教案设计 《我与地坛》教学案例26 大傻教《我与地坛》 生命的原生与本能的力量——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 《我与地坛》的风格 《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教学实录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教学实录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30 《我与地坛》教学片断 《我与地坛》教学实录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 《我与地坛》(教学案•学生版)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与练习答案 《我与地坛》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精选 《我与地坛》课堂实录 《我与地坛》说课稿2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5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8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0 《我与地坛》听课心得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4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6 《我与地坛》课堂实录 《我与地坛》备课参考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7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2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3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