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离骚课文教案范例

小编:

一、作家作品

1.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尊崇。《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为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2.《离骚》是“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王逸《楚辞章句》题作《离骚经》,也有人称之为《离骚赋》,或简称《骚》。自汉迄南北朝,《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离骚》作为长篇巨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离骚》的创作,既根植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陈描述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二、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楚怀王死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是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

三、重点字词

1.通假字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锡”(cí)通“赐”,赐给。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辟”通“僻”,偏僻。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道”通“导”,引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正”通“证”,佐证。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维”通“唯”,只。茞(zhǐ)同“芷”,香草名,即白芷。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名:取名。字:取表字。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纫:贯串联缀的意思。

(2)动词、形容词作名词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佩:佩带在身上的饰物。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秽:污秽的行为。

一、文脉梳理

课文节选自《离骚》的1~19节,从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和抱负写起,回溯了自己辅佐楚王所进行的改革弊政的斗争及受谄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己初衷不改的政治态度和对楚怀王反复无常的痛惜。诗人发挥想象,多用比兴,用奇花异草来装饰自己,表现自己美好的精神世界,这些意象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形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意境,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二、技巧鉴赏

1.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屈原的浪漫主义在《离骚》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诗中塑造了一个高大纯洁的主人公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峻洁、感情的强烈,这个形象远远超出了现实之上。诗中贯穿着诗人改造现实的斗争精神,当残酷的现实终于使理想破灭时,他便表现出以身殉国的坚决意志。

二是运用奇特的幻想、新奇的意象来表现个人生活和政治理想,感情充沛、强烈,语言华丽。《离骚》中的感情或炽热、激越、昂扬,或缠绵、细腻、深沉,同时诗中有“我”,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有个性,诗中充满了内质与魅力,给我们带来感动、眼泪、欢喜、惆怅。屈原的笔有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他将充满原始意味的神巫故事、寓言神话引来,他将楚人的俗语鄙语、淫祀巫风引来,它们化作神秘的气氛、浪漫的情调、幽雅的韵致、绮丽的色彩、迷狂的激情;他又引来天地万物驱遣比兴,他用兰花香草、荷衣蓉裳来象征自己品格之纯洁高尚,他将群小党人比作萧艾臭草、恶禽秽物。这一切都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2.大量运用比喻和象征

《离骚》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香草、美人喻追求高尚节操的自己,以恶鸟喻邪恶小人,以女喻党人、奸臣,以天地诸神比喻历史,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上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等,将“兮”字去掉,对仗十分工整。

三、疑难探究

疑难问题:怎样看待屈原的忠君爱国与政治的不得志?

探究思路:屈原与楚怀王同宗同族,对君王和楚国一片忠心,又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按理说应该得到楚君的重用,但是他郁郁而不得志,最后被放逐,沉汨罗江而死。除了怀王的昏庸、小人的陷害,必然也有他自身的原因。

参考答案:屈原是当时楚国文化上最具开放态度、最博学的人。他与怀王有特殊的关系,他在政治上抱负远大,但就屈原一生的表现看,他绝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缺乏现实感,不懂得政治需要忍耐和等待。他心理上有严重弱点,不仅有洁癖而且有过深的自恋情结,因此他孤独少友。这种弱点导致他在政治上最终难以成功。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但绝不是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活动史是由失败走向失败的历史。这种失败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君王或政治环境的不利,同时也兼有作为政治家的屈原自身素质和性格的原因。人们可以热爱他的诗歌但是不能接受他的政策,这种失败也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政治环境的不利。先求适应再求发展,是任何政治家追求实现其抱负的第一要义。

[课后习题研讨]

一、点拨提示:《离骚》借香草作喻,抒发了诗人的政治理想。要了解诗人的品格、理想和追求,关键是理解这些香草的比喻义,理解了这些比喻义,也就能理解作者的品格、理想和追求。

参考答案:诗人发挥想象,塑造自我形象,用“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来表明自己高洁和远大理想。其中的“辟芷”“秋兰”“木兰”“宿莽”都是香草,用这些异花香草来比喻自己,表现了诗人自己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品行。

二、点拨提示:此题要结合全文进行探讨。

首先要把握全诗的主旨,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语句体现出来,这些语句有哪些特点,有哪些表现方法。

参考答案:“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充分展示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被谗言所害,被罢官放逐荒野时,置生命于不顾,仍然心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面对那些贵族群要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之后,他仍然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诤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确是“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谗言献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而且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三、点拨提示:翻译题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的倾向性。详知句子上下文的含义。诸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的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

参考答案:1.我的内部既有了这样的美质,我的外部又加以美好的装扮。

2.我驾着骏马正要打算去奔驰,你来吧,我要为你在前面引路。

3.有一批糊涂的人会苟且偷安,他们的道路既黑暗而又危险。

4.我诚然知道耿直是不能讨好,但却忍耐着痛苦不肯抛弃。

四、点拨提示:要特别注重识记重点的名句。

    相关推荐

    离骚教案一课时 屈原离骚教案 高中语文:《离骚》教学案例 离骚教案 《离骚》教学案例五意识 《离骚》教案 释离、离离、离骚 离骚教案 《离骚》教案 《离骚》教案 《离骚》课文简析 高中语文离骚教案 必修二离骚教案 语文教案-《离骚》 《离骚》 离骚教案 离骚教案 《离骚》教案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语文教案 《离骚》教案3 《离骚》说课稿 离骚译文 《离骚》译文 《离骚》译文 《离骚》教案16 《离骚》教案1 《离骚》教案5 《离骚》说课稿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教案(第二课时) 《离骚》译文 《离骚》(节选)课文原文 《离骚》教案13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设计一课时 《离骚》教案11 《离骚》教案 2 读《离骚》 离骚2 《离骚》教案设计 《离骚》导学案 高二语文离骚教案 《离骚》教学 《离骚》课堂实录 《离骚》课堂实录 《离骚》备课参考 《离骚》课堂实录 《离骚》教案设计 《离骚》微型教案 高二语文离骚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离骚 《离骚》教学教案 《离骚》备课资料 《离骚》备课资料 《离骚》课后练习答案 离骚教案设计 语文教案-离骚(节选) 《离骚》导读 《离骚》练习 离骚(节选) 离骚(节选) 《离骚》探究学案 屈原《离骚》——三级吟诵美读课例 《离骚》课堂实录1 《离骚》参考 《离骚》的“离”应通“罹” 《离骚》题解 离骚(节选) 《离骚》赏析 离骚全文注释 离骚阅读答案 《离骚》预习学案 (苏教版)《离骚》教案 《离骚》鉴赏 《离骚》赏析 离骚(节选) 《离骚》欣赏 《离骚》导学案4 《离骚》训练学案 《离骚》导学案3 《离骚》导学案4 《离骚》选段译文 离骚全文朗诵 《离骚》节选译文 《离骚》节选(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