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离骚》备课参考

小编:

屈原,名平,字原。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主要史料,另外《史记·楚世家》和刘向《新序·节士》篇也有所记述。他的生卒年代,由于记载不详,很难确定。出生的时间各家均根据《离骚》的说法推算,因算法不同,有的推算为楚宣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343年,郭沫若推算为楚宣工三十年,即公元前340年。死的时间根据其作品《哀郢》和《怀沙》的写作时间,推断为于楚顷襄王二十一或二十二年,即公元前278或公元前277年。

教材据王泗原校释本。节选的是《离骚》原诗的第1节至11节,共44句。最后两句历来被认为后人添加。

一、积累·整合

1.补充注释

①初度:褚斌杰《楚辞选评》解释为初生的情况,似比较贴切。

②辟芷:辟,幽辟。

③不抚壮而弃秽兮:不,何不的省文。

④路幽昧以险隘:教材注释“路”为他们(小人)的路。这里似解释为国家的路更为确切。

2.结构主旨

关于长诗《离骚》全文的章旨段落,历代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法。但比较一致的是,全诗分为前后两大层次。前一部分,从开头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矛盾和不公正的待遇,充分表现了诗人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后一部分,从“女嬃之婵媛兮”一直至结束,写诗人继续求索的精神和内心的冲突,以及最后的选择。

教材节选部分的结构。1—2节为第—段,即从“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字余曰灵均”。自叙高贵的出身,奇异的生日,以及由于父亲对自己的莫大期望而赐予的美名。3—6节为第二段,即从“纷吾既有此内美兮”至“来吾道夫先路也”。再叙自己的美好修养,高洁品格,以及时不我待、亟图改革的政治主张。7—11节为第3段,即从“昔三后之纯粹兮”至“夫唯灵修之故也”。列举古之兴亡以作借鉴,反复申述效忠不得、忧虑国事的满腔忠贞之情。

节选文字的主旨,集中表现在—个“名字”和三个“恐”字上。诗人开头以十分庄重的口吻,讲自己的出身、生日和美名,感情肃穆,意蕴深邃。诗人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同祖,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强调奇异的生辰和美好的名字,意在表现自己的尊贵不凡和崇高的理想。这些为下文申述自己的政治抱负、满腹冤情乃至至死不能去国都作了铺垫。三个“恐”字是诗歌主旨的集中体现。“恐年岁之不吾与”,担心时光飞驰,自己为国家做不成事业,尽不了忠心;“恐美人之迟暮”,担心楚王因循守旧,不能革故鼎新,耽误了楚国的前途;“恐皇舆之败绩”,担心如此奸佞当道,国家将亡。三个“恐”字,充分表达了诗人为祖国前途殚精竭虑、忧心如焚的急迫心情。

二、感受·鉴赏

1.性格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用自身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去熔铸作品,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性格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让作品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阅读《离骚》,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诗人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和献身于国家民族的澎湃激情。文学评论家黄药眠说:“屈原这样诗人的出现,乃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他结束了‘诗经’的时代。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他的多彩的性格投进诗篇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唱出了他对于统治者不满,发为幽怨的哀歌的有名诗人。从‘诗经’到‘楚辞’,我们在文学史上跃进了一步。”

2.雍容华贵的抒情风格。《离骚》无疑是政治抒情诗。但在《离骚》中,严正肃穆抽象枯涩的政治抒情找到了新鲜活泼情深意长的抒情风格。其表现首先是所谓“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这在课文节选文字中就有很多。用“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来比喻自己追求的美德,用“美人”、“荃”比喻国君,用“申椒”、“菌桂”、“蕙”、“茝”比喻贤臣,用行路艰难比喻国事前途。这样的比喻在全诗中俯拾即是,用“鸷鸟”比喻卓尔不群的节操,用行路艰难比喻进退仕隐的思想矛盾,用“芰荷”、“芙蓉”比喻出淤泥而不染,用长剑高冠比喻超然脱俗等。其次是大量运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神话人物,甚至是楚地风俗传说中的人物,都纷纷上场,任凭驱遣,为作者的情感服务。再次是丰富的想象。作者上天入地,神游四海,浮想联翩,潇洒飘逸地展开了一幅幅宏伟画面,为表达诗歌主题服务。《离骚》的这些抒情方法,成为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源头。

3.精练形象的语言,和谐上口的音调。诗歌语言必须形象鲜明,这在《离骚》有许多典型例证。“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简短的27个字.把那班贵族当权派的苟且偷安,贪图享乐的生活情况,愚昧无知、鼠目寸光的小人,嘴脸,以及作者和他们做坚决斗争的精神气概,都鲜明地表现出来。再如音调。“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仅音节整齐上口,而且于整齐中有错综变化,不单调呆板,更为可贵的是,这一个“忽”字,除了形式上的功用外,还与思想感情的表达息息相关,突出了时序变化之迅速,准确地表达了时不我待的急迫心情。学者称之有“声情之美”。两个“兮”字的运用,一唱三叹,极富抒情意味。

三、思考·领悟

1.如何看待屈原对家乡故国的眷恋?

屈原生活的时代,楚国既有昏君,又有靳尚子兰等佞臣,政治极为腐败。而屈原孜孜以求的,是如何努力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他最痛恨的正是那些出卖国家的佞臣,如《离骚》中所说:“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面对这些奸佞小人,屈原并没有像当时的商鞅、苏秦等知识分子那样,朝秦暮楚,寻找自己的政治知己,而是忠心耿耿,直至以身殉国。因此,屈原对家乡故国的眷恋,是一种十分崇高的感情,《离骚》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颂歌。

2.班固认为屈原《离骚》中表现的感情是一种“露才扬己”,你怎么评价屈原的人格?

班固虽然称赞过屈原的作品,却不能理解屈原的人格,他批评屈原“露才扬己”,不能明哲保身;“责数怀王”,“怨恶椒兰”的态度是过于洁癖和偏激;《离骚》中的不少故事又是“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显然,班固是站在维护统治者立场上,批评屈原的行为有伤统治者的尊严。班固宣扬的乃是“明哲保身”、“全命避害”,所以,班固对屈原不满,对屈原的人格作出非议。恰恰相反,同样是这些事实,司马迁的评语是“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见,品评人物,关键是立场。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就会充分肯定屈原的高洁人格。两千多年来,屈原的伟大人格,如日月高悬,滋养着千千万万正直善良人的心灵,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中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四、应用·拓展

1.阅读屈原《橘颂》(节选),试比较其内容、手法和《离骚》的内在联系。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嗟尔幼志,有志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廊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橘颐》是屈原的早期作品,但其思想内涵却和《离骚》血脉相通。它以拟人化的手法,对橘树斑斓的外表和坚定不移的美质作了热情歌颂,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高尚人格的肯定和对人生理想的抒写。“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优秀品质在后来的《离骚》中体现得更加充分浓郁,淋漓尽致。此时,年轻时的人生理想巳变成了正在躬行着的实践。《橘颂》中的拟人象征也和《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手法一脉相承。“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葬。”香花美草,在《离骚》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性,诗人赋予香花美草以丰富的道德内涵。从《橘颂》到《离骚》,清晰地画出了屈原的思想脉络和人生轨迹。

五、发现·创新(资料提供)

1.对《离骚》的评价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班固《离骚赞序》:“然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效法)其从容。”

班固《离骚序》:“故《大雅》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旬,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洁狂狷景行之士。”

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固知楚辞者,体慢于三代,而风雅于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辞赋之英杰也。观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逸响伟辞,卓绝—世。……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2.《离骚》对后世的影响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词,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叶嘉莹《诗馨篇》把《离骚》对后代的影响概括为:①“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感情;②“上下求索”的顽强追求精神;③“比兴寄托”的美人香草传统;④“唯草木之凋零兮,恐日月之迟暮’的悲秋伤逝传统。这些构成了后代诗歌经久不息的永恒母题,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屈原的家世和出身

詹安泰(《屈原》):原自述远祖是高阳。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说楚的先祖也是高阳。因此,楚的远祖和屈原的远祖是同源的。”“春秋时代,屈氏人物在楚国非常显赫。屈氏的开创者屈瑕就做了楚国的‘尊官’。”“屈原担任的三闾大夫是一个相当高贵(不等于显赫)的官职。——是一个负责管教同姓宗亲(昭、屈、景)、贵族于弟的官职。”“我们从屈原的作品中看他特别愤恨那班排斥异己、包围楚王和勾搭间谍的贵族当权派,特别关心楚怀王,特别关心楚国的人民和楚国的前途,这和昭、景、屈三氏消长的客观现实,和屈原出身阶级的主观优越感,都是有相当密切的关系的。”

    相关推荐

    《离骚》参考 《别离》备课参考 离骚教学参考 《离骚》备课资料 《离骚》备课资料 (粤教版)《离骚》备课资料 释离、离离、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说课稿 《离骚》说课稿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读《离骚》 离骚2 离骚教案一课时 屈原离骚教案 《离骚》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 《离骚》课文简析 《离骚》课堂实录 《离骚》课堂实录 《离骚》课堂实录 《边城》备课参考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设计一课时 背影备课参考 《离骚》导读 《离骚》练习 离骚(节选) 离骚(节选) 离骚教案 《离骚》课堂实录1 《离骚》教案 《离骚》教学 离骚译文 《离骚》的“离”应通“罹” 《离骚》题解 离骚(节选) 离骚教案 《离骚》译文 《离骚》教案 《离骚》赏析 《离骚》教案 《离骚》译文 《琵琶行》备课参考 《离骚》鉴赏 《离骚》赏析 离骚(节选) 离骚教案 《离骚》欣赏 《箭与歌》备课参考 《离骚》赏析 离骚教案 《离骚》教案 离骚(节选) 《离骚》译文 《离骚》赏析 感读《离骚》 《离骚》课堂实录3 《囚绿记》备课参考 《离骚》教案3 《离骚》(节选)课文原文 《离骚》教案16 《离骚》教案1 《离骚》教案5 《离骚》教案(第二课时) 《离骚》导学案 《离骚》读后感 “短文两篇”备课参考 《我与地坛》备课参考 《项脊轩志》备课参考 “短文两篇”备课参考 《阿房宫赋》备课参考 离骚课文教案范例 《离骚》课后练习答案 《离骚》教案13 《七律·长征》备课参考 高中语文离骚教案 必修二离骚教案 《离骚》与《楚辞》 第三册离骚 《离骚》教案11 《离骚》教案 2 《离骚》词类活用 《离骚》中心意思 《离骚》能力检测 《离骚》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