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感悟联想质疑──《孤独之旅》的师生对话

小编:

感悟·联想·质疑──《孤独之旅》的师生对话

初中语文新教材发下来后,师生进行了预读。下面是教师在课下与几位学生对《孤独之旅》的对话交流,愿以此与同仁共同探讨该文及语文教学。

师:同学们读了此文,读出了什么?有哪些感悟呢?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吧。

生1:我读出了小说节选的主旨:它通过对杜小康因家道中落失学而不得不跟父亲到野外放鸭经过的记叙,表现了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体现了人的力量: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生2:我认为该文告诉我们: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

生3:启迪我们: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最终赢得了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师:此文也启迪我们:人由幼稚到成熟,这是生命中的一种渴望与追求。好,你们的理解很到位,很透彻,祝贺你们。

生3:我认识了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难中成长、越来越坚强的孩子。

生4:我认为他还是一个能理解父母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孩子。

生5:我认为他还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的孩子。

生4:我还认为他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孩子。

生6:我理解了标题的含义:在孤独的漫长的放鸭旅程中,杜小康从一个幼稚的少年,经历了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后,变得坚强了。

师:对,这个标题意在揭示人物战胜自然与战胜自我的心理历程。此外,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生2:第二部分的第一自然段,“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还有该部分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这些语句让我感动不已。我觉得:要在自然环境中生存,须克服的最大困难就是自身的情感──孤独。杜小康战胜了这一情感。对此,我有亲身体验。那是去年暑假的一天,我骑车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午饭后,爷爷奶奶说,不住下,早点儿回城吧。我便往回走,见途中一个村庄里有出殡的,就看起热闹来。后来,听到雷声,我抄近路走土道往家赶。骑到半路上,雨就下大了: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四处是密密的庄稼地,一个人影也没有,自行车不转轴了,天也越来越黑。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恐惧、孤独、悔恨一股脑涌上了心头。我在风雨中挣扎,推两步车子,挥一下脸上的雨水、汗水和泪水,掏一下盖瓦中的淤泥。过了好长时间雨渐渐停了。我只好扛起自行车,一步一步地往公路上“跋涉”。晚上八点多才到家。从此,我再遇到什么困难也不怕了。

师:真感动人,这是你的成长经历呀。同学们,读书贵在感悟,也贵在联想,而作品贵在引起读者的共鸣。哪位同学还有类似的体验呀?

生1:今年六月份,我也经历了一次人生考验:爸爸去南方考察了,妈妈去外地检查医疗工作,需要我自己在家半个月。白天还好点儿,一到夜深人静,尤其是刮风的时候,我就把家中的灯都打开给自己壮胆,可有一次偏偏停电了,差一点儿没把我吓死。这半个月,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恐惧,什么叫孤单,父母在家的时候是多么幸福。不过,这已标志着我长大了。

生3:我上六年级时,腿不幸骨折了,在医院和家里躺了三个月,晚上有大人做伴,白天差不多是跟电视、录音机、书籍度过的,那病痛、凄苦、寂寞的滋味至今不愿回味呀。但这是我的一笔个人成长的财富。

师:好。以上三位同学的发言,使我们感到作者在运用一种写法──“人生经验通感”。所谓“人生经验通感”,就是利用作者常会遇到的相似的人生经历,诱发读者一种“联想”,当这种“联想”引起读者“共鸣”时,在不知不觉中,读者就参与了一种创作活动,这种创作活动就是用人生经历去补充和证实作家作品的可信性。作家愈能调动读者积极参与作品的创作,就愈说明作家的作品已在更高层次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注:人生经验通感是一种接受美学,它能使作者和读者的感情熔为一炉,迸射出耀眼的火花。)显然已搅动了我们读者心灵的深层积淀,点燃了读者追忆过去的情感之火,调动了读者的联想和参与创造。请大家再从文中找一找引起我们“心弦共振”的语句。

生6:我找的是第二部分里的一段文字:“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这些写出了风雨中、暮色里,与父亲和鸭群走散后,杜小康的极度恐慌、孤独、凄惨,能引起读者的同情、相怜与共鸣。

生5:我觉得第一部分里“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第二部分里杜小康“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我要回家……’”这些语句让人十分感动,仿佛让我们看到杜小康对家的依依不舍,对母亲和上学的魂牵梦绕,对芦苇滩这一孤地的急切逃弃。

师:你们找得准,理解得也深刻,真为大家的进步而高兴。古人说:“读书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你们有哪些疑问呢?

生6: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多,也很精彩,可以说是的一大特色,请问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生4:我认为第一部分里草滩、河面上的炊烟与热气,一望无际的绿色芦荡,所有这些景物描写为了渲染一种茫然而恐惧、寂寞而孤单、空旷而陌生的氛围,烘托杜小康凄苦、孤单的心情,交代杜小康成长的环境。

生1:我认为第一部分里描写船头和船四周的鸭群,是在用这些景物衬托杜小康面对的环境。

生2:我认为第二部分对芦荡里那个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的描写,目的是为杜小康找鸭群、与父亲走失、经历磨难作铺垫。

生3:“雨过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烘托了杜小康找到鸭群的兴奋和感受自己突然长大后的欣慰。

生5:我认为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景物描写,推动了有关杜小康成长的故事情节的发展。

生6:第一部分的尾部对芦荡里空气的清香和水边芦叶里无数萤火虫的描写是十分欢快的,这与所渲染的气氛不协调,这是为什么?

生1:这是为了表现杜小康对周围新事物的好奇心。

师:对。这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

生3:对鸭群的成长描写得很生动,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生4:我这样理解:结尾写“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下蛋了”,这是写鸭群同主人一起经历风风雨雨成长起来。尤其语句中的“也”字承接了上文杜小康所经受的磨练、坚强和成熟。因此,这里不仅是写鸭群,而且暗示人“长大了”。

师:很有见地。我认为作用有二:其一,这是写主人的辛苦得到回报,有了收获。其二,这是借物写人,托物寓人。这也是一种拟人的手法。这样写,人、物合一,相得益彰,生动形象。

生5:小说尾部写道:“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这是什么描写?删掉好不好?

师:这是细节描写,写得非常巧妙,它照应了上文杜小康风雨寻鸭中“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同时再现了杜小康的坚强、成长与收获。那带血的父亲的脚印,那带血的群鸭的羽毛,栩栩如生,余味无穷,让读者浮想联翩。

    相关推荐

    《孤独之旅》鉴赏感悟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读后感(五) 独孤之旅教师用 《孤独之旅》中心思想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主题思想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读后感(二) 师生对话关系的感悟 孤独之旅读后感(一) 孤独之旅读后感(三) 孤独之旅读后感(四)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 孤独与蚕的联想 14.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1 孤独之旅6 孤独之旅7 孤独之旅8 10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2 孤独之旅3 10.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教案 孤独之旅教案一等奖 孤独之旅5 孤独之旅9 孤独之旅(教案) 孤独之旅 教案 《孤独之旅》教案 《孤独之旅》教案 《孤独之旅》说课稿 孤独之旅读后感 五篇汇总 孤独之旅10(学案) 《孤独之旅》教案19 曹文轩《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说课稿 《孤独之旅》导学案 《孤独之旅》导学案 孤独之旅(教学案) 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老师) 《孤独之旅》环境描写 《孤独之旅》心理描写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杂谈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的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写作特色 《孤独之旅》问题探究 《孤独之旅》难句解析 《孤独之旅》课文题解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自学评估 《孤独之旅》结构分析 《孤独之旅》学习指导 《孤独之旅》同步练习 《孤独之旅》习题精选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内容简介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学生) 《孤独之旅》有关资料 《孤独之旅》强化练习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 《孤独之旅》环境描写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同步训练